“图解法”在《货币银行学》课程导学中的思考.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4766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解法”在《货币银行学》课程导学中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图解法”在《货币银行学》课程导学中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图解法”在《货币银行学》课程导学中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图解法”在《货币银行学》课程导学中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解法”在《货币银行学》课程导学中的思考.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图解法”在货币银行学课程导学中的思考一、图解法概述 图解法是运用一定的几何图形将复杂的、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概括、归纳为相对简单的、具体的图形。它的应用能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在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用图形把抽象理论形象的表示出来,以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学会分析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结合开放教育学生成人的特点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理解能力较强,对知识实用性有着较高要求,记忆能力明显不足。在结合本课程的特点知识内容多,理论要求高,联系实践紧和知识更新快四大特点。如何提高导学课程的效果是当前教师积极探索问题之一。笔者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就“图解法”在货币银行学课程导学中的应用作

2、以分析。 二、图解法在导学中的应用 导学是引导开放学成人学生进行有效开展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导学包括宏观导学、微观导学和方法导学。图解法主要侧重本课程的宏观导学和微观导学。宏观导学主要针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以及相关课程的内容衔接。章节导学主要是结合教学要求对于每章节教学内容的引导。 1、宏观导学 (1)货币银行学课程知识结构的导学 (说明:线条表示家庭向企业提供劳务后获得货币资金的流行,形成家庭的收入、企业的支出。线条表示家庭购买企业的商品或服务,形成企业的收入,家庭的支出。线条表示企业、家庭在收支过程中,将盈余资金交付金融机构;线条表示企业、家庭在收不抵支的情况下向金融机构筹集资金。

3、线条表示政府向家庭、金融机构、政府征税,是政府资金的重要来源渠道。) 正如图一所示,通过总体导学,让学生了解金融知识的构架,理解货币在社会经济各部门的流动流程以及货币在流通过程中实现货币的收支。货币流通过程中形成的现代信用形式。以家庭为中心形成货币的借贷的家庭信用,以企业为中心形成的货币借贷的企业信用,以金融机构为中心形成的银行信用,以政府中心形成的政府信用。货币流通一方面促进资源的流通,另一方面也形成了金融工具的流通,这就形成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以金融机构为核心展开金融运行分析。在国际经济发展中,国际之间的货币资金往来对一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就形成了国际金融的学习内容。为了实现相应的政策

4、目标,不断将加大宏观金融管理,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这就形成宏观金融调控的内容。如图二所示, 即形成了“三大支柱,一个空间,外有拓展,上有调控”的内容体系:三大支柱即货币、信用、金融机构;一个空间即金融市场,外有扩展,即国际金融知识,上有调控,即宏观金容知识。这样的分析,以方便引导学生从总体上理清思路,把握要点;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货币银行学和经济学的知识衔接 如图三所示,市场供给(S)决定了市场需要多少货币来媒介,从而引出货币需求(Md),货币需求能否满足则取决于货币供给(Ms),而货币供给就会产生市场的购买力,从而形成市场需求(D)。图中的箭头反映了一种主导性的关系。市

5、场均衡是经济学研究的领域,主要通过价格机制实现。货币均衡是金融学研究的范畴,是通过利率机制实现。结合图表分析,可以直观的表示货币均衡是市场均衡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货币均衡的理解。 2、微观导学 (1)图解法在概念理解中的应用。对于初次接受金融知识的学生来说,如何准确把握货币的范畴以及货币个范畴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货币的分层,掌握货币各层次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掌握现钞、狭义货币、广义货币、活期存款以及准货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图四所示:M0(现钞)表示最小椭圆的面积。M1代表中间椭圆的面积,最大椭圆面积就表示M2(广义货币)的

6、范畴。M1与M0面积之差就表示活期存款的规模。M2与M1面积之差为准货币的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从以下三方面理解:第一,货币包含范围愈小,流动性愈强(用椭圆面积表示);第二,随着金融的逐步发展货币层次将会愈来愈多(用椭圆数量来表示);第三,货币各层次之间的界定日益模糊,货币计量难度加大(用虚线表示)。 (2)图解法在理论掌握中的应用。货币政策是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把握货币政策的框架是全面准确理解货币政策的起点。货币政策的框架在教材的第二十章主要是围绕这一内容展开,货币政策内容包括政策工具、操作指标、中介指标和政策等目标四个方面。中央银行运用政策工具直接作用于操作指标,操作指标

7、的变动会引起中介指标的变化;通过中介指标的变化实现政策的最终目标。通过图解示意图,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思路,引导学生从货币政策的内容去把握;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掌握工具、指标、目标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效果 网上教学活动有了明显提高,本课程论坛主题帖子数量有了明显增加,2007年全年主题帖子数量为170多条;2008年主题帖子数为580条;2009年主题帖子数为780多条。帖子内容也有了明显变化:问候的帖子少了,涉及社会金融热点话题、涉及教学内容的帖子多了,2009年以来通过邮件跟学生交流情况如下,2009年,跟学生交流达231次;2009年邮件交流168次,截至2010年10月底,通过

8、邮件交流达360多次。教师博客点击2007年点击量8300次,2008年底点击量为24000余次,截至10年10月底,点击量接近55000次。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断提高。 考核成绩也出现了明显变化:2008年7月、2009年1月、2009年7月、2010年1月的及格率依次为50%、63.5%、87.9%、75.7%、95.2%和90.2%。这说明学习效果也在逐步提升。 四、结论 图解法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对于解决货币银行学课程的理清理论关系、把握重点概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图解法一方面可以将纷杂的理论体系、抽象的重点概念形象的表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深化学习印象,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金融知识的理论把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