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壮丁”的历史探析.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5969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抓壮丁”的历史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抓壮丁”的历史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抓壮丁”的历史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抓壮丁”的历史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壮丁”的历史探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抓壮丁”的历史探析 自从四川方言喜剧抓壮丁上演以来,相关故事与人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抓壮丁的主题思想是揭露和讽刺国民党政府的,因而对“抓壮丁”的印象基本上是负面的。那么,“抓壮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应当如何看待与评价呢? 一、征召壮丁的历史背景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我军兵员损失巨大,面临严峻的兵员形势。从华北抗战开始,29军主力在北平地区仅战斗一天即遭到重创,副军长佟麟阁和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捐躯,伤亡官兵5000余人。忻口战役敌我相持20日,中国方面参战人数18万多人,阵亡20700多人(包括第9军军长郝梦龄中将等众多将官),伤35000人。娘子关会战,中国方面参战95000多

2、人,阵亡1万人,伤11000人。在华东战场的淞沪抗战中,中国军队伤亡惨重。仅8月14日阵地战中,第14师第42旅,原有8000余人,只剩下2000多人,而且多是伤员和后勤人员。当时,一个师最多能守六七天,即已伤亡过半,又另换一个师再守六七天。淞沪会战历时三个多月,中国军队伤亡30余万人。全面抗战开始后,川军即有十几个师开赴前线,20军杨森部最早出川,直接参加上海战役,七天之内伤亡团长20多名,连长200余名,士兵7000多人。邓锡侯第22集团军在山西与日军作战40余天,伤亡过半,已无一个完整建制单位。由于兵员损失巨大,补充兵员已成为关系抗战前途的重大问题。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

3、西迁重庆,四川开始成为抗战大后方。蒋介石十分重视四川战略地位,说“(四川)人口之众多,土地之广大,特产之丰富,文化之普及,可谓各省之冠。因此四川同胞对于国家民族兴旺成灭的责任非常重大。”1作为抗战基地,四川亦是兵员大省,在兵员补充上,则必须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和义务。鉴于前线急需兵员补充,为适应战时非常时期需要,国民政府军委会重庆行营当时急电四川省政府,紧急征募壮丁,补充前线。于是征召壮丁,成为抗战时期兵员动员的一种重要形式。 二、抗战时期四川壮丁征集概况 抗战时期,四川壮丁征集经历了从初期无序征集到统一有序征集的过程。过去我国主要采用募兵制。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以国难日亟,开始规划建立现代兵役

4、制度,1933年6月17日颁布兵役法,1934年8月又颁布兵役法施行条例,作为战时兵员动员的主要法规。兵役法规定,兵役包括常备兵役和国民兵役两种,凡中华民国男子年满18岁至45岁,都有服兵役义务。随着全面抗战爆发,国民政府于1937年8月30日明令征集国民兵,同年9月发布战时国民兵义勇壮丁常备队编成办法,令各县市依照规定,编成义勇壮丁常备队,以备前线兵员补充。四川亦随之实行,但由于正值四川兵役机构草创,因而在抗战初期,出现了多部门、无定额征兵的无序状况。 1938年7月15日,川省颁布四川省统一兵员征募办法,规定以三个月为一期,将每一期应征壮丁名额配赋予各市县,由新成立的省军管区统一办理全省兵

5、役。同时,开办兵役人员训练班,毕业学员分派各县,承办各县兵役业务。当年10月,还开办特别训练班,培训军官分发各县任大、中队长,训练壮丁,将兵员征集与训练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了以往征者自征、征者自训的分割和无序状态。 根据新的征募办法,四川壮丁征集按身家调查、抽签、征调、交拨四步进行。第一步壮丁身家调查,即调查年满18岁至45岁兵役适龄男子姓名、年龄、出生年月、原籍地、现住地、教育程度、体格等,一一登记在册,作为国民兵组训、管理、服役,常备兵征集、缓役、退伍及征属优待的根据。1942年,国民政府军政部公布战时征补兵员实施办法,对壮丁身家调查作了详细规定。川省据此于同年4月至6月开展全省大规模

6、壮丁身家调查,由中央直接督导。第二步是壮丁抽签,根据身家调查情况,抽签决定谁应该服役。为此,军政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法规,最有名的是1940年非常时期征集国民兵及抽签办法和1942年战时征补兵员实施办法,对抽签作出了具体规定。四川亦于1938年制定四川省非常时期征集兵员第一次抽签实施办法,规定每年10月以乡为单位举行抽签仪式,由县长主持。1939年9月,四川发布四川省第二次抽签办法,规定了由保抽户、由户出丁的抽签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壮丁逃役。第三步壮丁征调。从1938年起,四川省府发布了多项征送壮丁办法,主要是保证如期输送足额合格壮丁,消除乱拉乱抽现象。第四步壮丁交拨。抗战初期一般由接收

7、部队到县市接收。1938年四川省军管区成立后,兵员拨补由师管区派员送到前方,交其指定部队接收;前线部队不再派员到后方收领。 三、抗战时期四川壮丁征集成效评价 长期以来,由于抓壮丁等话剧、电影的影响,人们对“抓壮丁”的评价大都与贪腐、民怨联系在一起。那么如何客观地评价抗战时期四川壮丁征集的历史成效呢? 首先,壮丁征集在全民抗战的历史条件下,是战时兵员动员的一种必然举措。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根据兵役法迅即发布征兵令:“东邻肆虐,侵我疆土,自非全民奋起,合力抵抗,不足以保卫国家之独立,维持民族之生存。在此非常时期,凡属兵役适龄男子,均有应征入营服行兵役之义务。兹特依兵役法第三条之规定,

8、由行政院转饬各兵役主管机关,得随时征集国民兵,裨资服役,而固国防。”2尤其是在前线兵员损失巨大的严峻形势下,征集国民兵即征集壮丁以补充前线兵员,是合法的,也是战时非常时期征兵的必然需要。 从实际成效来看,抗战时期四川壮丁征集取得了巨大的成绩。1945年9月3日,川省主席张群在胜利日感言中称:“就八年以来,川人对于抗战之重大贡献言之,如征兵,则应征赴敌之壮丁,达三百万人以上。”3根据档案材料统计,抗战八年四川历年实征壮丁数分别为:1937年,103837人;1938年,17145人;1939年,296341人;1940年,266373人;1941年,344610人;1942年,366625人;1

9、943年,352681人;1944年,391112人;1945年,283086人;合计2578810人。加上西康省30938人,那么抗战期间,四川壮丁实征数为2609748人,居全国壮丁额第一位。4如果再加上40万出川部队及5万余名知识青年从军人数,则四川的总征兵额远远超出300万之数。八年抗战,全国征兵总数1400多万,四川就占五分之一强;而当时四川总人口不过4000多万。这就是说,在全国抗日军人中,每5人就有1个四川兵。四川子弟分布在前线各个部队中,以至有“无川不成军”之说。抗战胜利后,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感谢四川人民称:“在八年抗战中,这个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民族战争之大后方的主要基地,就是四川

10、。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是尽了最大最重要的责任的,直到抗战终止,四川的征兵额达到三百万零二万五千人仅从此就可知道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送出了多少血肉、多少血汗、多少血泪!”5 为什么抗战时期四川在兵员动员方面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呢?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建立了一整套与战时兵员动员相适应的兵役法规体系和征兵制度。抗战前夕颁布的兵役法,在1943年又根据战争实际需要修正,成为抗战时期兵员动员的主要法律。根据兵役法,国民政府和四川省政府又颁布了大量单行法规,其中不少涉及壮丁征集。在此基础上,随着前方兵力形势的变化,四川省不断完善兵员动员体制,从混乱到有序,从而保证了最大程度地动员广大国民参战,征集到最大量

11、的兵员。第二,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兵员动员方式和手段。全面抗战爆发后,四川建立了省、县市、乡镇各级兵役宣传机构,组织宣传队,举办讲习会,利用报刊、书画、标语等多种形式,深入乡村,加强兵役宣传,广泛发动民众参军。为加强宣传,1939年1月,四川省军管区司令部制定全川初中以上学校学生寒假回籍宣传兵役实施纲要,发动学生,利用寒假回乡进行兵役宣传。抗战以来,四川省府还多次整编保甲和清查户口,以加强基层动员。为强化壮丁征集效果,从1938年10月起,四川省政府相继出台出征将士及义勇壮丁优待条例、优待出征抗敌军人家属办法等法规,通过发钱、发粮、建立征属合作社等形式,优待征属。此举既利于出征壮丁安心上前线,对

12、于后方待征壮丁,亦可产生示范和引导作用。 我们在肯定抗战时期四川壮丁征集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兵役办理人员营私舞弊、强拉壮丁、顶替买卖、贪污敲诈等丑陋现象大量存在。壮丁征集本是抗战非常时期合法的必要举措,但人们却对“抓壮丁”赋予贬义,主要是因为当时强拉壮丁等弊端相当严重。1943年4月,四川省军管区司令部兵役视察员甘焘考察彭县役政后写道:“彭县征送壮丁皆由雇买估拉而来,以前数年买丁占十分之八,拉丁占十分之二,及至去年(1942年),则拉丁占十分之八,买丁占十分之二。乡镇保甲视役政为利薮,或买或拉无不有弊,如派款买丁浮支滥报,钱归中饱;拉丁或借机敲诈,得钱到手,拉获之丁亦

13、可放纵,政府掩耳盗铃,不敢过问。地方人士恐贻后患,亦不敢举发,而乡镇保甲以无人监视之故,遂得肆其所为,而民间遂不胜其苛扰矣。”6二是壮丁逃役现象严重,以致兵员欠额较大。尽管有兵役法规严格规定,但仍然有不少应征壮丁逃避兵役,或往他方规避,或雇人顶替,甚至有不少地方出现壮丁断指避役及集体抗丁事件,如1944年,仁寿县就有三个乡10名壮丁断指抗丁。7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央配额任务未能如期完成。抗战八年尽管四川壮丁实征额居全国第一(具体数见前),但离中央配额3193808人,尚欠60余万。8尽管如此,但问题与成绩相比,成绩仍是主要的。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看待这一点。 注释: 1周开庆:民国川事纪要(民国前一

14、年至二十五年),台北四川文献出版社,民国63年(1974年)版,第573页。 2国家总动员,四川省档案馆藏,1031号卷,第95页。 3张群:胜利日感言,见张岳军先生在川言论集,台北四川同乡会印行,第211页。 4参见抗战期间各省历年实征壮丁人数统计表,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抗战档案史料选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第598599页。 5感谢四川人民,新华日报,1945年10月8日,第三版。 6甘焘:彭县役政考察情形,四川省档案馆藏,民413902号卷,第3页。 7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四川省志?军事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49页。 8参见抗战期间各省历年实征壮丁人数统计表,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抗战档案史料选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第59859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