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音乐教育”的实践探索.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6399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音乐教育”的实践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音乐教育”的实践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音乐教育”的实践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音乐教育”的实践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音乐教育”的实践探索.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音乐教育”的实践探索 从2009年9月开始,我校借丰台区教委在方庄地区建立地区性教育集群发展实验区之机,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密切合作,将他们的“音乐教育新体系建设”(以下简称“新音乐教育”)引入教学实践,共同打造北京十八中的音乐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在全市率先开始“探索普通中学与专业艺术院校合作教学的有效模式”,走出了一条学校音乐教育的成功之路。 “新音乐教育”内涵的基本特点 “新音乐教育”是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老师们的带领下,立足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优良传统,借鉴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流行最广的先进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体系、柯达伊体系、达克罗兹体系的成功经验,探索出的一

2、条融中国本土音乐文化与国际先进音乐教育理念、方法的中国特色学校音乐教育之路。与传统的学校音乐教育相比,“新音乐教育”内涵有如下特点。 1.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少师生长期以来都被两个问题所困惑:一是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难以维持长久;一是一些优秀的学生仍然缺乏对音乐的真正理解。造成这样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音乐教学方法出了问题。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是按照音乐学科的知识结构来进行教学,重视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这样的教学,学生学习音乐时就变得被动,时间长了就会丧失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对音乐的真正理解了。 针对这种现象,中央音乐学院音教系的老师们根据初中学生生理、心

3、理以及对音乐认知的特点,结合北京十八中“新音乐教育”实验班学生的实际,借鉴匈牙利著名音乐家柯达伊提出的“儿童的自然发展法”的教学原则,提出了“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的音乐教学原则,并编写出了适合北京十八中“新音乐教育”实验班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因此,音乐课成了“新音乐教育”实验班同学最喜欢的课,实验班的郑雨萱同学说:“和以前的音乐课完全不一样,老师不是在讲音乐知识,而是培养我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每节课都有一个主题,春天、下雨、悲伤等等,围绕这个主题,老师让我们自己去感觉,并找来各种音乐唱片让我们体验。” 2.我唱我歌 在教学过程中,“新音乐教育”始终坚持以歌唱为教学主线,以合唱为最重要的教

4、学方式和手段。通过集体的共同努力唱出优美音乐而产生的快乐,可以造就有纪律性的、品质高尚的人。并且优美的歌唱能够培养学生的爱乐和爱美之情,学生们在长期科学、有效的音乐教育学习中,将更有能力去理解和鉴赏音乐之美,从而更热爱祖国、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而唱什么歌则是歌唱教学中的决定因素,同时也体现了歌唱教学的理念和直接影响歌唱教学的方式方法,甚至关系到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所以,在明确歌唱的目的后,需要选用高质量、高水平的歌唱教材来达到音乐教育的教化作用。我们认为,我国音乐文化的丰富宝藏民歌是最好的音乐母语。民歌是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千百年来凝聚下来的艺术精华,它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体现着中华

5、民族的精神、心灵与声音。学习音乐就像婴儿呀呀学语,首先要学会母语,也就是本民族的民歌,只有掌握好了自己的母语的民歌,才能更快更好地接受其它的语言的音乐。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选用了大量的北京民歌在课堂上传唱,如“东直门坐像钟,旁边儿就是雍和宫;雍和宫有大殿,旁边儿就是国子监” 在课堂上唱歌的过程中,我们把手势(柯尔文手势)和简单的肢体动作当作教学辅助工具,不但能给学生视觉上的音高感觉的直接提示,而且能让学生学会聆听自己和他人的声音,并随时调整自己的歌唱。采用首调唱名、听旋律、做手势、唱节奏等多重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现场拍、唱、做手势、各种走步和动作的结合等,对学生进行听觉训练、同音转换、音乐

6、记忆、读写分析等思维训练。 在有了一定的歌唱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老师们循序渐进地、系统地选用中外经典艺术歌曲作为歌唱教材。通过歌唱这样的经典作品,不仅使学生可以感受各时期音乐语言、风格特点、审美观念等等,还可以学习一部活生生的变革和发展中的音乐历史,更可大大提高歌唱的能力、修养和水准。 3.告别智育的音乐才是美的音乐 音乐不但能使人深刻体验审美的愉悦,在陶冶情感的同时,培养完美的人格,还对人道德的完善、智力的开发、身心的健康,以及创新意识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令人尴尬的是,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音乐的辅德、益智、强体等功能却没有明显地发挥出来。一些音乐特长生的日常行为表现较差,甚至成了违

7、纪学生的代名词;不少音乐特长生的文化课成绩很糟糕,每年高等音乐院校招生考试时,总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因文化课成绩不合格而不能如愿。 上述现象的出现显然不是音乐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音乐教育出了问题。我们认为,音乐的辅德、益智、强体等功能的发挥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就是,音乐教育必须是独立存在的、审美的、艺术化的音乐教育,而不是智育化的音乐教育,音乐必须是作为一个与科学相对应的领域而不是仅仅作为智育范畴里的一门知识而发挥作用。只有坚持了音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本质,也就是说,只有当音乐教育真正是作为审美教育而不是作为智育来实施的时候,音乐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出辅德、益智、强体等功能。 在“新音乐教育

8、”实验的过程中,始终把审美教育放在“新音乐教育”的核心地位,并把审美和双基融合到了一起,充分利用学生的“五觉”,即“视觉、听觉、动觉、感觉、知觉”,并把“五觉”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进行贯穿、融合,形成“联觉”,使学生渐进地将内心的音乐变成可视的乐谱。并且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还能够不断增强对音乐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感到音乐是自己有能力掌握并可以运用的一门艺术。这样,音乐的辅德、益智、强体等功能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新音乐教育”实验的阶段性成果 两年以来,在中央音乐学院音教系的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投入到“新音乐教育”实验中,以高超的教学技艺、高尚的审美情趣感染着每一个参与实验的

9、学生;听、唱、读、写相结合的新颖教学方式,不断地激发着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动作、思考有机融合的歌唱学习,不但提高了同学们的音乐基本能力,而且推动了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记忆能力,以及情感层次和思维能力。“新音乐教育”的实践正如一首悠扬的乐曲,让音乐走进了每一个人的心灵,使音乐走向了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量”的收获 学生基本掌握了中国多省市的相关知识、方言特点及音乐语言特点,能背唱约50首民歌或儿歌;基本掌握了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每类2种代表性乐器相关知识和5种小打击乐器的演奏方式方法,并欣赏了相关名曲。 2.“质”的进步 学生基本养成了感受音乐、呼吸及歌唱的良好习惯;

10、能够掌握多种队形及根据此队形变化的舞蹈;掌握了基本乐理符号;完成了9种常用节奏型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听拍读写”能力。 3.学习成绩的上升趋势明显 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接受“新音乐教育”实践课程的20名学生在入学以来的4次月考、2次期中考试、2次期末考试、1次区统考等考试中,经综合考试数据分析,有8名同学的成绩,期末区统考与入学成绩相比较出现相当好的上升趋势。通过“新音乐教育”的课程学习,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了明显的上升,音乐在开发学生的智力方面有重大的作用。 4. 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促进作用 接受“新音乐教育”实验的20名学生所在的初一(2)班,在2009年11月26日(入学近4个月)开展

11、了以“感恩父母,与爱同行”为主题的班会。这些学生全程参与了班会的策划与编排,并结合自己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音乐有所特长的实际情况,利用情景音乐剧、配乐朗诵、表演手语歌的方式组织开展了本次班会。班会结合了情景剧的动人和音乐剧的优美,在催人泪下的情节发展中插入由两位主人公演唱的歌曲,其中妈妈我爱你道出了女儿对母亲有时不能理解自己的埋怨;爸妈的话不仅是剧中的母亲,更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内心独白;爸妈谢谢你是女儿体会到了母爱的深沉后不由得抒发的心事。主题班会的成功开展,学生特长优势的充分发挥,对于提高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自信的表演能力以及借助特长优势对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建设、团队意识的培养都起到了重要积极的

12、促进作用。 5.学生综合能力显著提高 接受“新音乐教育”实验的20名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性格活泼开朗、充满自信,课堂表现活跃,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能力、理解能力、与他人的沟通与协作能力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改观和提升。学生们踊跃参加学校及市、区组织的科技、体育、艺术等多领域活动。其中,有11名学生参加校合唱团并代表学校在2011年4月举行的“北京市第十三届学生艺术节”中,获得了校团级二等奖、小合唱二等奖的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有7名学生积极加入校学生会,成为初中部首批优秀学生的代表;还有一些学生参加学校航模队,在学校科技社团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孩子们的这些可喜的变化,不仅影响着学生和家长,更让我校在探索“新音乐教育”的道路上,充满了信心,增添了创新发展的勇气与力量。 编辑 朱桂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