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教学探索.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7514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探究”教学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科学探究”教学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科学探究”教学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探究”教学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探究”教学探索.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科学探究”教学探索良好的教学情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的微笑能带给学生亲切、轻松愉悦的感觉,提高教学效果。要想有好的教学效果不能忽略学困生,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一、课前的准备 教师可先给出课题,让学生提前预习,明确探究目标。收集有关资料。教师应精心备课,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验能力。创设探究活动引导过程中的问题情境。 教师有目的的创设各种情景,能激发学生产生创造意识。促进学生产生质疑、困惑、探索求解的开拓性学习动机。同时。要有意识地设计跟观察习惯的养成和观察能力的培养相关的内容。良好的教学情景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与学的过程变成师生间参与“情境、活动、体验、探究”的

2、互动过程。因此,改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自觉转变教育观念,逐步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观;改善教学行为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转向以情景活动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转向以学习为中心。”在备课环节,从单一的备教材,转向“既备教材、更备学生、然后才备教法;”在“教书育人”环节,从“以教书为主”转向“以育人为主”,提高教书育人的艺术。 二、课堂的实施 课堂是教师进行“探究式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场所。其效果的好坏跟我们的引导有直接的关系。教师伤害学困生的积极进取心,主要表现在缺乏对学困生应有的同情心以及对学困生自信

3、心的培养。学困生本身存在不同原因的学习障碍,可是不少教师不顾实情,对他提些苛刻要求,使学生难以完成,让学困生难以拥有自信心走出低谷享受成功。教师伤害学困生积极进取心还表现在对他的学习困难熟视无睹,任其自由发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应努力营造出老师和学生之间平等的求知氛围。如在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随堂巡视,与各小组进行交流。倾听学生的问题,不时地评价他们的探究进程并确定适合学生学习的下一步计划。必要时可把学生集中起来,通过演讲、示范或讨论等形式提供其他信息供学生实验探究时参考。 2、创造良好的讨论氛围。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讨论是一

4、个重要环节。如在教学中。可将班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成员至少都要提出一个问题,每小组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各小组之间再进行交流意见,这样就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3、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作用。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每个概念的建立。每个定律的发现,都有其坚实的实验基础。物理实验是引导探究式教学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物理器材和用品。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4、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师在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集思广益。学生在发表自己探究成果和方法、倾听他人探究经验的过程中,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从不同

5、的角度改进自己的学列方法。提高认识,克服原先独立探索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正确理解所学知识。而且还要经常地安排多位学生共同完成某一探究课题或各小组完成某一探究问题,然后将各小组的结论综合起来,完成某一探究课题,使学生之间经常进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5、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探究式”教学的引导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发现和解决问题。借助计算机辅助手爱能给学生提供更优化的学习环境,从声、光等方位刺教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助实物投影仪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理性思维,从而透过现象归纳出本质和规律。 三、课后的实践

6、教师要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仅仅通过课堂的实验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学生置身于社会实践中,教师科学地引导更能迅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写一些贴近生活的小论文、查阅并收集与某个物理问题有关的资料、利用家庭常见物品进行家庭小实验及小制作、对日常生活中某一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并记录等。这些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跋能力及科学探究能力。日常生活中有好多器械都涉及高中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后制作小器械。这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物理是有用的。 总之。“科学探究”是学习、研究的高效手段。在课前的准备、课堂的实施和课后的实践这三方面,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使学生真正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