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初探.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7864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初探.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初探群文阅读是一种阅读理念,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形态。笔者也较为详实的研究了群文阅读,有如下初步认识。 1.群文阅读的简明特征 1.1 意义的交互性。对于读单一文体,很难对其意义有全面的认识,读多个文体时,对其意义才能更丰满、多角度、发散性的认识,更符合现实和认知规律。比如读蒲松龄的狼,从狼的议题分析,我们会觉得狡黠、贪得无厌是狼的本性,而我看电视节目动物世界或电影狼图腾时,我们会认识到狼的团结精神,甚至还有人性的光辉。 1.2 思维的开放性。如对背影的解读,单从文本上来理解,我们可以看到父爱的伟大,或儿子对父亲的感激、怀念。如果我们把朱自清的身世背景的文体简略梳理

2、呈现出来,览物之情,别有异乎?通过扩展性的背景文体呈现,我们又从新的角度打开了思维,对我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定式给了一个沉重的警醒,这让我们不得不叹服文体的多面性,只要有一个文体支架,通过群文呈现,我们的思维就能得打开,在智慧启迪智慧中,锻炼了我们认识世界的创新思维。 当然群文阅读还包括信息量大,阅读的粗略性等特征。也正是因为群文阅读的这些特征,才让群文阅读成为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和解放学生思维、集中关注点、把握规律、提升语文素养的有力平台,成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桥梁,单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纽带。 2.群文阅读教学的几个层级初探 根据群文阅读的内涵,笔者认为,群文阅读相关的实践探索大体上

3、分为五个层级: 第一个层级课文阅读,以教材中的课文为主,强调单元整合,单元整组阅读教学是为代表,对应一主多翼,读写双赢的课内教学模式。 第二个层级文本阅读,突破教材限围,强调以课内文本为主,增加课外阅读,一篇带多篇基本上就是这个思路,这也是群文阅读最基本的层级,对应双轮驱动的比较阅读教学模式。 第三个层级和上述思路一样,但是把范围扩展到整本书的阅读,强调整本书阅读或者一本带多本的阅读;对应多篇文本的比较阅读和拓展课的阅读教学模式。 第四个层级-整体阅读,把课内和课外阅读打通,强调阅读的整体性、宽广性与长期性,具体形式以班级读书会为典型,更加灵活的则以书香校园的建设为典型,对应时文美文推荐阅读策

4、略。 第五个层级-泛阅读,提出阅读教学需要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以主题阅读为代表,包含课文、教材、文本,还包含环境、历史、社会、内心体验等,把与阅读中心的一切均可纳入其中,这是阅读的最高层级,阅读几乎等同于学习与生活,对应完整阅读策略教学模式。 3.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要措施 3.1 阅读兴趣的培养。群文阅读的课文较长、较多,所反映的阅读要求深浅不同,没有学生认真深入的研读课文,阅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如何让学生养成自我阅读的能力尤为关键。叶圣陶老先生说: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是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少儿(尤其

5、是低年级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半受近期效益的支配:训练目标的达到,思维劳动的乐趣,优秀成绩的获得,老师家长的赞许,同学的羡慕,竞赛或辩论获胜的喜悦,都会驱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去从事他们在通常的情况下也许会感到枯燥的阅读。 我们不妨把这种规律叫做近期效益支配律。根据这样的认识去实践,下面这些措施对提高学生的兴趣帮助很大: 3.1.1 训练之前提出难易适度的目标,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感, 训练结束时有切实的达标感; 3.1.2 善于运用各种激励的手段(打分、恰如其分的赞扬)对学生训练的结果做出及时、积极的评价; 3.1.3 坚持打相对分、进步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他心目中理想的成绩,即使最差

6、的学生也相信自己有获得理想成绩的能力; 3.1.4 组织竞赛、辩论、作业陈列,适当引入竞争机制; 3.1.5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令人愉快的学习氛围。 3.2 阅读能力的培养。 3.2.1 首先是培养学生使用工具的能力。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字词典就是这个器。语文教育家钱梦龙的成长就是从一本字典开始的。字典是无声的老师,学生养成了查字典的习惯,便终身不待老师教,便识天下字。 学好语文,必须养成使用工具书要求学生必备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或者可控的网络字词典。日常教学中,也改变教学生字词的方法,教师不能包办生字词,让学生自主去学。 3.2.2 其次是培养学生边读边记边思考的能力。

7、阅读不是漫无边际的阅读,要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地引导学生有效、高效地阅读教材,读时文美文,读整本名著。同时要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学生方能明白读书的价值,从而反过来进一步激了更大的阅读兴趣,从而达到教为了不教的目的。 批注阅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考边批注,既亲近了文本,又加深了理解,还经济实惠。古人有很多关于批注阅读的事例,远到水经注,其中的注不就是批注吗?批注的内容却成为流芳百世的不朽之著。近到毛泽东主席的读书事例,无一不证明了批注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3.3 还要注重质疑能力的培养。学贵有疑、无疑不读书、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读书就是一个从无疑到有疑,

8、又从有疑到无疑的过程。凡此种种,无不说明了质疑在学习当中的重要性。语文阅读也不例外。 心理测试表明,学生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比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更有兴趣。质疑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能改变语文教学枯燥乏味的现状,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是我们阅读的重要着力点。 要培养学生阅读质疑的能力,教师应该思考如何提出问题,研究教材后面如何提出问题以及考试阅读所提的问题,生活中是如何提出问题的都是我们探索的领域。这些就是我们要教给学生的。 比如说就一篇文章而言,我们可以从一篇文章书写角度提出问题,如文章讲了什么,思想是什么,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又如何有条不率的把这些材料结构在一起的,语言的表达上有什么特色。也可以从文章的鉴赏角度进行质疑,如文章文题如何,开头怎么,过度如何,结尾好不好,哪些语言写得好,哪些方法恰当的表达了作者的意图。还可以从学以致用角度提问题,这篇文章对生活有什么用,我从中学到什么,我会写类似的文章么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