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在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8420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在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读”在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读”在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在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在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读”在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在学习中已总结出了这样一条普遍的学习规律,可见“读”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尤其在语文学习中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运用能力,激发其对文学的兴趣,使其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而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就必须要求学生广泛涉猎,阅读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阅读首先强调的应该是“读”,而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更多的重视的则是对文章的分析点评,却往往忽视了“读”这一环节。孰不知,读是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没有初步的感知,何谈深入的思考和领会、有丰富的文学积累。可是怎么读还是问题的关键,我们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教给他们读的

2、方法。 读的方式基本有两种:默读和朗读。采用哪种方式,要依据我们学习的内容而定。对于逻辑性强、构思严谨、语言平实的一些说明文,和篇幅较长的文章我们不妨采用默读的方式,既节省了时间,又能用冷静的头脑准确的领会内容,对诗词及那些文笔优美流畅、感情真挚丰富、用词生动精当的散文等我们就最好要采用朗读的方式。 默读的最大优点是速度快,面对紧张的教学任务,我们无法在课堂上把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一一细致的介绍给学生。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使他们接触到更多的文学作品、扩大知识视野呢?默读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学习的方法。如何正确的使用这种学习方法呢?首先训练默读速度,每分钟的阅读量要达到300字左右,默读一篇课文,一

3、般要三五分钟,要做到不指读、不出声。其次,用好眼、脑、手。 默读中,要辅助之以手的操作技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动笔划划、圈圈、写写文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这样可以加深理解,提高阅读水平,默读效果会更好。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便是这个道理。再次,培养问题意识。传统语文教学强调“熟读精思”,但是,并不主张糊里糊涂地读,糊里糊涂地背。进行默读训练,教师要提出明确要求或问题,给学生一种阅读的导向,激起通过默读解决问题的愿望,使他们有目的地去读。而且,学生自身更要在默读中发现问题,做到读思结合,读中有思,思中有悟,悟的结果要从思中来,思的悬念要从读中生。教会了学生默读的方法,不仅在课堂学习中会发挥出事

4、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在应试中以及学生以后的独立学习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朗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更能深刻的领会到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言节律,受到更直接更强烈的感染,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爱文学、学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省去很多教师费力地讲解;加强朗读教学,还可以增强记忆,加深识记的牢固程度。朗读过程要调动脑、眼、口、耳这几个主要器官,所视信息将有两次输入大脑(看到和听到)和一次输出大脑(读出)的机会,把学习、检查和复习融合在一起,可

5、以达到很好的记忆效果。 如何来朗读呢?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任何文章我们也不可能一遍读好,朗读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步是感知性朗读,即对作品内容先做一个大致的了解,扫除字词障碍;第二步是理解性朗读,即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最后做到表情朗读,这也是朗读中难度最大的一环,它不仅是一个读的过程,更是一个深入作者思想,领悟作品内涵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学生对作品只是泛泛而读,不做深入思考,不去体验内涵,针对这一点,我们更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的朗读兴趣。 如何培养朗读兴趣?我在教学中做了一点尝试:首先采用示范朗读的形式去感染学生,真正做到这一点对我们教师来说也

6、并不容易,我们要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做示范朗读时一定要饱含感情,准确把握作品思想,读的动情,用我们的声音去赋予那些躺在书本里的文字以生命,让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都活起来。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会很认真的听老师读并且潜移默化的去模仿老师的读法。其次,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如教授一些优美的散文、古诗词等可借助轻音乐、钢琴曲或古典弦乐等优美的音乐去配合文章读,达到音乐与文学的完美融合,去烘托一种文学的意境和氛围,同时还可以配合与文章内容有关的画面,在这种音乐、画面与语言的完美结合中,在美的氛围的感染下,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对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再次,还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来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如小组朗读竞赛、个别学生读全体学生评、男女同学合作朗读、师生合作朗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这些方法都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 总之,“读”这一环节在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催化剂,是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能力的必经阶段。只有真正把“读”落实到语文教学中,才能把教师从繁重的分析讲解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成为学习思考的主体。因此,“读”在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