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三关”学语文经验拾零.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8729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闯三关”学语文经验拾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闯三关”学语文经验拾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闯三关”学语文经验拾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闯三关”学语文经验拾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闯三关”学语文经验拾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闯三关”学语文经验拾零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要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我尝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闯“生字关”、“朗读关”、“赏析关”的学习活动来学习语文,学生乐学,爱学,效果好。通过多年的摸索,我认为此法可行,下面浅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认认真真闯“生字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非常

2、重视学生对生字新词的自学。有句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会终生受益。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自学生字,让他们在宽松自在的小天地畅所欲言,发表见解,互相切磋,自学后学生汇报,让学生当“小老师”可以邀请小朋友一起读,并给予评价,甚至可以让同学们围绕这个生字的学习向这位“老师”提问。这样在口语交际时培养了学生说话的准确性、流利性,也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指导识记生字新词中我还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为学汉字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识记生字可以让学生自己创造识记方法,编字谜,编口诀

3、。孩子们自己编的字谜也许粗糙了一点儿,幼稚了点儿,甚至在大人看来并不那么合乎情理,但是孩子们在编造字谜的过程中也对字反复地推敲研究了一番。当孩子们的思维进入了一种积极的状态中又何愁记不住这些生字呢?而我设计的认认真真闯“生字关”就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自主识字活动来掌握课文中生字新词的音、形、义,教师只做适当的点拨、小结,为学习课文赶走拦路虎。比如在小学三年级语文的教学中,由于在二年级同学们已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我就在每次学新课前先安排学生自己闯“生字关”,根据相关内容拟定自学提纲。比如学习15课奇异的植物世界时,我出示了闯“生字关”问题: 1、边读课文边画出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和你喜欢的词语。

4、 2、仔细观察生字的特点,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识记。例如“比一比”记“闭”和“闲”,“换一换”记“蝇”和“绳”,“加一加”记“棚” 3、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花棚、碰到、摘下、剥开、顿时、醉意、低洼、第一、闭合、捕蝇草、荷花、柔和”等词语。 4、小组交流识字方法,比一比谁记得快、记得多、记得牢。 5、同桌互相听写,批改生字,比较书写的工整与正确。 这样一来,我只要在检查自习情况后做个小结颁发“闯关小能手”奖行了,轻轻松松进入下一关。 二、津津有味过“朗读关”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真的不错。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

5、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课内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全班齐读,个别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等等,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课外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但要真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要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好。教学中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遇到长句子或学生不容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指导朗读和训练要有层次,要注意培养语感,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如:我在教学15课奇异的

6、植物世界一课时,先让学生明白本课朗读总的要求是:不仅要读得通顺流利,而且要读出对奇异的植物世界惊异而又热爱的思想感情。我就具体指导读好问句:“这儿明明没有别的游客,哪儿来的笑声呢?”,“这是什么呀?”,“呀,那边荷花池中怎么有笛声?”。这几个问句都是有疑而问,要读得短而上扬,读出因好奇而急切想知道其中缘由的心情。李叔叔的话要读得平和亲切,符合人物身份,表现出长者的平易慈祥,循循善诱。充满智慧。写小星等行为表情的语句,如“小星越看越喜欢,便伸手去摸啊!他惊叫着把手缩了回来,显得很紧张。”要联系上下文,根据人物的心情,读出人物的情感变化。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抒情点睛之笔,“多么奇异”要重读,整个句子

7、要读得响亮抒情。我在做了具体的朗读指导后,把时间交给学生操练闯“朗读关”,并在一旁做监察员、辅导员、裁判员。师生津津有味共闯“朗读关”。 三、仔仔细细悟“赏析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过好了“生字关”、“朗读关”,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感悟也并非一件难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嘛。教师应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和教师的问题提示等对所学课文用欣赏的眼光去质疑解难,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话,课堂气氛会很活跃,同时也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应

8、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15课奇异的植物世界一文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我只提出两个问题:一是画出课文中描写同学们行走路线的语句。二是有哪些奇异的植物,它们奇异在哪里?同学们基本能理解课文了,还积极地介绍了自己课外了解的奇异的植物。甚至还有个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假如课文中没有这些表示行走路线的语句会怎样?大家通过激烈的争论,自然地引导到了有关参观记的写法上来了。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没想到激烈的争论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在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教学实践中,让学生通过闯“生字关”、“朗读关”、“赏析关”的闯关活动来学习语文实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