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家庭模式下的养老体系的发展路径选择.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8918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21”家庭模式下的养老体系的发展路径选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421”家庭模式下的养老体系的发展路径选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421”家庭模式下的养老体系的发展路径选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21”家庭模式下的养老体系的发展路径选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1”家庭模式下的养老体系的发展路径选择.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家庭模式下的养老体系的发展路径选择1.我国“421”模式家庭的成因与存在状况 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如今28年过去了,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长大成人,正在进入婚育年龄,他们组成的新家庭将接管社会,构成新的家庭生活和生产模式。而这种新的家庭生活和生产模式就是我们所谓的“421”家庭模式,其家庭成员为4个老人,1对夫妻,1个孩子。这也就是说1对夫妻要同时赡养4位老人,还要抚养1个小孩。有人说:“421”家庭是7张牌,其中4张是大牌,但每张都不能轻易丢;1张是王牌,更是绝对要保住;还有2张是关键牌,没这2张,整组牌都成一盘散牌。张张重要,张张不能丢弃。而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8

2、421”模式的家庭也将会越来越多。 目前共有独生子女6000多万,他们每年数以百万计的规模步入生儿育女的生命周期,由此,“421”家庭数量将会激增。根据人口专家预测,未来10年,“421”家庭在中国至少会达到上千万个。更有专家表示,虽然目前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生育高峰期还未到来,但在未来10年里,独生子女养育独生子女的新型家庭将过千万。 2.“421”模式家庭的养老压力 专家们研究发现,“421”家庭未来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赡养老人。据最近一项京沪穗居民的显示,35%的家庭要赡养4位老人,49%的家庭要赡养2到3位老人。而从赡养费看,35.6%的家庭每年花费超过1万元。出于对医疗保险体系的担忧

3、,家庭积极储蓄,不敢增加消费支出,是现在“2”们的普遍心态。即使在经济上能够应付,儿女们在精力上也照顾不过来。如果老人生病或体弱需要照顾,在现有的社会经济,竞争的压力下,再孝顺的儿女都难尽到孝道。 此外,在“421”家庭里,由于子女精力有限,致使许多老人处于“空巢”状态。全国老龄委最近在大中城市进行的老年人居住情况调查,结果令人吃惊:北京市安德里社区老年人55.63%是“空巢”,沈阳市铁西区康宁社区和太原市杏花岭区锦绣园社区“空巢”老人更是分别高达73.18%和71%。问题还在于,如果独生子女夫妇的下一代还是独生子女,那么第三代就要面对1对年轻夫妻赡养12位老人的局面,那时又会有多人老人“空巢

4、”。汹涌而来的“银色浪潮”,日益增大的养老压力,家庭照料成员却在减少,传统的养老模式遇到严重冲击。 3.“421”家庭模式下,现有养老机制的弊端 从“421”这个数字结构来看,越来越多的“421”家庭,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老人,并将出现越来越庞大的老年群体,我国原有的养老体系已经呈现出了其制度缺陷: 3.1社会基本养老金保障水平低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只提供最低保障,退休时所领到的养老金,只有社会平均收入的30至40,在年老时体弱多病的情况下,这点保障是远远不够的。北大社会学家夏学銮说:靠基本养老金生活不“宽裕”。 3.2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太窄 覆盖面窄是中国社会养老体系首先必须面对的难题。从世界

5、情况看,各类公共养老金计划覆盖了全球劳动力人口的1/3。而我国上年末的参保人数只有1.6亿多人,不及劳动力人口的15,而且参保单位大多是国有企业。据统计,截至1998年底,基本养老保险体制只覆盖了国有企业职工的78.4,集体企业职工的16.2和其他城镇企业职工的5.4。有资料显示,从1996年至1998年,国有企业在职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分别占全国各类体制内在职职工人数的80.4、79.6和78.6;城镇集体企业分别为16.6、16.6和16.2;其他企业分别只有3、3.8和5.2。并且2002年底比2000年底,全国企业参保职工人数减少34万人;今年上半年,企业参保人数又减少近1万人,其中

6、相当数量的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没有参保。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以企业,特别是非国有制企业为单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比例非常低。 3.3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面临挑战 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还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诚然,家庭养老可以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需要,得到儿女孝道的老人也会健康快乐。但是在“421”家庭模式下,这种主要依赖家庭成员供养的方式面临着巨大挑战。老龄人口的增多,现代化生产、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劳动强度的增加,让子女们往往忠孝两难全。由于时间、精力所限,

7、成年子女越来越感到照料老人的担子沉重。尤其是对于卧床不起老人来说,他们的子女更难以承担长期照料老人的责任。单独依靠家庭来解决大面积、旷日持久的老人照料问题是不可能的,很多“空巢”老人也由此而产生。不仅如此,家庭养老方式还受家庭成员的经济水平的影响,受他们的道德水准、供养意愿等因素的影响,缺乏可靠性。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传统的靠子女、靠家庭的养老方式恐怕不足以使老年人维持以前的生活水平。 3.4农村老人缺乏保障 我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老年人口,其中75%在农村,但是只有相当少的农村老人纳入了社会保障。1992年,民政部印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截止到2003年底

8、,全国有5428万人参保,积累基金259亿元,198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但是此方案却有着其自身的制度缺陷覆盖面小,共济性差,筹资方式单一,保障水平也相当低,按照方案规定,老人在参加了养老保险后,15年后每个月仅能领取9.9元的养老金,这根本无法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而其他的养老模式,包括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商业养老还有政府养老,都不能单独、有效的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传统的家庭养老受到家庭经济水平,劳动力流动,家庭规模小型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强烈冲击;现行的农村社区养老因其建立程序不规范,也存在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等问题,并且缺乏法律的权威性和保护;商业保险在农村的市场也举步维艰,因为农村保险意识

9、差,对商业保险的接受程度十分有限;而政府在农村养老方面仅仅给予“政策扶持”,而在财政的支持力度方面却远远不够。 3.5门槛过高弱势群体难以得到保障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门槛过高,不适应各类企业和社会弱势群体的需要,导致城镇劳动者,尤其是非正规就业群体和农民工等就业弱势群体养老保障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现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是针对城市原国有企业职工设计的,明显不适合非正规就业群体和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的需要,也超出了各类非国有企业的缴费能力。 3.6养老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在我国约1.43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有5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机构的愿望。但是到

10、2005年底,全国城乡有社会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和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服务机构38000个,总床位138万张。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恺悌说,据统计,发达国家养老床位数约为老年人口总数的5,而我国老年人拥有床位数仅占老龄人口总数的0.8,千名老人只有8张床,远远不能满足公共需求。一些老人戏称:想进敬老院,比上大学还难。此外,由于受到受传统世俗观念的影响,护理老人的专业人员也严重短缺,不仅人力资源严重匮乏,相应的护理技术也是相当落后,仅限于饮食起居等生活照料,不能满足老人的高层次精神需求。 4.“421”家庭模式下,我国养老体系的发展路径选择 从上述养老体系的弊端可以看出,我国要完善养老体系

11、,让老人安享晚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4.1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社保法律法规,努力克服现有养老体制的弊端。 我国从1953年起正式开始实施退休养老制度,1986年推行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虽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推行,尚未纳入法制化轨道。由于存在制度上的空白点,出现了一些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现象。鉴于此,我国应该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从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包括城镇和农村,以及处于边缘的弱势群体)“老有所养”的基本点出发,加快养老保险的立法进程,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起覆盖社会全体劳动者、基金合理负责、基本保险与补充

12、保险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广覆盖率,高保障水平。亟待建立社会养老保险法,以此来巩固改革成果,确立社会养老保险的强制性,治理社会养老保险机制在具体运作中出现的一些混乱现象,促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强制性和约束力,明确劳动者权利义务,规范运作行为。可以说,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建和推行过程,就是社会养老保险立法的制定、执行和完善过程。 4.2增加政府投入,建立多元化的养老基金筹资渠道 数据显示,到今年,全国参加养老保险的在职职工与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抚养比例为41。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预计到2030年,领取养老

13、金的退休者将超过1亿人,届时抚养比例将为3.31。鉴于此,政府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开辟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包括调整财政预算支出结构,扩大养老基金投入比例,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开征新的用于社会保障的税种,参与海外投资,参与市场流通,委托银行短期贷款,购买有价证券,投资股票,参与银行股份等等方式来让养老基金保值增值。 4.3适当延迟退休年龄,增长老龄化过渡期 我国对退休年龄的规定是在建国初期计划经济情况下,根据当时人的平均寿命和劳动条件而确定的:男同志为60周岁,女同志工人为50周岁,管理人员55周岁。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平均寿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14、劳动条件也得到质的改善,因此建国初期规定的退休年龄已经不适应改革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了。低死亡率,加上预期寿命的延长,导致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这势必会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老龄化的进程加快,我国的养老基金必将步入饥荒。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考虑适当延迟退休年龄,坚决取消提前退休制度,延长老龄化过渡期,以减轻社会养老的巨大压力。 4.4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以作为有益补充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由国家依法强制实施,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然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却很难满足老人们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的愿望。因为它只能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因此如果要想老人们拥有优质的晚年生活,必须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

15、商业养老保险是投保个人自愿与商业保险公司之间签订的一种养老保障合同。它是投保个人的一种风险防范行为和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一种金融服务的有机衔接,也是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所有的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下,门槛高等缺陷完全可以通过商业养老保险进行来弥补。因为它完全是建立在投保人自愿的基础上。只要愿意,投保人可以选择任何一个领取方式,领取相应额度的商业养老保险。 4.5发展社区养老,完善社区养老设施和服务 所谓“社区养老”,就是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让老人们住在家里,在得到家人继续照顾的同时,又得到社区的帮助。社区的最大功能是可弥补主干家庭、核心家庭、空巢家庭、独居老人家庭养老功能

16、的不足,解决子女照料老人生活的困难,对家庭养老起支撑作用。 此外,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采取积极措施给予大力支持,多渠道、多形式地鼓励社会或个人出资兴办不同层次的养老院、养老公寓、老年生活中心,以满足老人的多种需求。把养老服务作为一项公益事业。从不同层面丰富老年生活,从各个方面保障老年人权益。在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老人护理专业培训,让更多的具有专业护理知识的人照顾和陪伴老人,满足社会需求。 4.6进行尊老敬老宣传教育,呼唤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之精华源远流长,进一步树立和发扬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是构建社会主义新风尚的重要方

17、面,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起码要求,更是做人的最基本准则。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我们尊老敬老。在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进程中,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淳厚民风,才能保证家庭的和睦,也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我们的社会也才能变得更加和谐美好起来。因此,要从幼儿园开始,对学生进行尊老敬老的道德教育;在社会上,宣扬尊老敬老的感人故事,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尊老敬老的风气,呼唤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各界都应该行动起来,对老人给予关心、安慰、同情和支持,为老年人建立起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网,形成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为“健康老龄化”的实现奠定基础,努力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