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8947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Ⅰ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Ⅰ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Ⅰ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Ⅰ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Ⅰ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随着临床抗菌药物数量以及种类的不断增多,在临床抗感染治疗和预防过程中可以选择的抗菌药物也是越来越多,根据多年临床资料统计,在围手术期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地降低患者在术后的感染率,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但是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会引起较多的不良反应,而且会使得部分细菌产生耐药 性1。本文主要就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分析如下。 1 切口分类及类切口概述 根据卫生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中的相关规定,将手术切口分为四类,分别是类切口、类切口、类切口以及类切口,其主要分类标准为:类(清洁)切口:手术没有进

2、入炎症区,没有进入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到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类(污染)切口: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者;类(污秽-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而类切口根据2015版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的相关规定,此类伤口一般不需要采用抗菌药物实施预防和抗感染治疗,根据实际情况确实需要采用抗菌药物时,必须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药物的用量。药物的使用时间、单独用药或者联合用药等保证抗菌药

3、物的合理性2。 2 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常用的抗菌药物及其作用 类切口在围手术期进行抗感染预防时通常采用的抗菌药物是一代二代头孢类抗菌药。其中常用的第一代头孢类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五水头孢唑啉等;常用的第二代头孢类抗菌药物为头孢孟多、头孢呋辛等。这些抗菌药物对于常见的一些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在彭芸,巫美红,吴建青等的报道中,分别选取了乳腺手术、甲状腺手术以及腹股沟疝手术类切口2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没有采用抗菌药物,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相应的抗菌药物实施预防抗感染治疗,结果表明在住院平均费用、抗菌药物费用等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类切口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

4、合理的抗菌药物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感染,提高治疗效果,节约医疗费用3。 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常用的抗菌药物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个是预防感染的抗生药物使用,另外一种是在患者出现感染症状之后采用的治疗抗菌药物,只有在特定的某些条件下才允许使用预防抗菌药物,而治疗抗菌药物同样的具有针对性,部分采用常规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就需要进行细菌培养,了解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从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当然在选择抗菌药物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患者本身是否对药物有过敏现象。总之,对于类切口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的抗菌药物发挥的是抗感染和治疗感染的作用4。 3 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问题 类切口患

5、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的主要有以下几点: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指症过宽,根据卫生部制定的相关标准中指出类切口患者在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的,只有在手术时间过长、手术涉及范围广,同时在手术中涉及到心脏手术、大血管手术、头颅手术等重要器官的手术可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此外,对于在手术中有异物植入的、患者本身体质较差、免疫力低下等患者可合理的采用抗菌药物但是在实际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中指症过宽,造成了临床类切口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比例过大。抗菌药物使用中用药时间过长,在围手术期,对于类切口患者通常在术前30 min1 h内给药或者是在麻醉诱导期给药

6、;在术中的时候主要是对那些手术时间超过3 h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或成人术中失血量超过1500 ml的患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抗菌药物,同时用药持续时间不能超过手术结束后24 h,术后使用时间可能会导致患者二次感染,但是在实际的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方面在术后24 h内的占少部分,大部分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超过了24 h,使得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明显过长。抗菌药物的选择错误,对于类切口患者在围手术采用抗菌药物主要是一代二代头孢类抗菌药,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部分患者采用了头孢唑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匹罗等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造成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7、不会理用法用量,不同的抗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药物病理作用不同,采用的用法用量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在使用中应该每天多次给药,而喹诺酮类药物使用1次/d,而且在围手术期内用于预防感染的抗菌药物以及治疗感染的抗菌药物在用法用量上也是有差异的,但是实际的围手术期部分抗菌药物在用量以及用法方面都是不合理的5。 4 提高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的建议 类切口患者在围手术一般是不需要采用抗菌药物的,为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在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该出如下建议:掌握类切口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指症,这方面主要是按照国家的相关文件,在没有必要使用抗菌药物的时候坚决不适用,并将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率严格控制在

8、国家建议的比例。明确不同抗菌药物的使用范围,区分预防用药和控制用药,并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在必要的情况下适当的延长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在选择抗菌药物的时候根据患者的手术部位、常见的病原菌分布特点、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手术类型以及抗菌药物的价格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一般需要考虑到抗菌的广谱性、安全性、经济型等,确保在各个方面严格控制抗菌药物,做到合理、安全使用6。 5 结论 类切口患者在围手术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用药,而不合理的用药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对患者的治疗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引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此,在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抗菌药物使用中一般不采取抗菌药物,特殊手术需采用第一代、第二代头孢类抗菌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