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课程教学的探讨.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9386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安全》课程教学的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化工安全》课程教学的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化工安全》课程教学的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工安全》课程教学的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安全》课程教学的探讨.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化工安全课程教学的探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化学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由于化工原料及其产品中很多易燃、易爆和有毒,化工生产过程又需要在高温、高压或是低温低压等极端生产条件进行,并且化工生产朝着自动化、连续化和大型化方向发展。与其他行业相比,每年不断报道的化工安全事故后果都及其严重,危险和危害性更大。因此,安全知识的教育和管理在化工生产中非常重要。化工安全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开设于大四上学期,但是课时少,24课时,内容多。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总结了该课程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精选教学内容 精选教学内容是保证

2、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化工安全是安排在大四上学期的专业必修课,针对大四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精选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化工安全(蒋军成主编)一共有八个章节,除去燃烧和爆炸、安全设计这两章已在其他专业课讲授的前提下,大致可划分为化工物料安全、泄漏类型和泄漏模型、扩散方式和扩散模型、化工单元操作安全、典型化工反应过程安全技术和紧急事故救援与处理六个部分的内容。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安全管理和研究的工作和课时有限,因此,将课程的讲述重点放在物料安全、发生事故类型和处理(泄漏和扩散)的讲授。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化工专业知识基础薄弱,化工实验操作较少,理解化工单元操作和典型化工反

3、应过程中的化工反应原理、反应操作等专业性较强的内容比较困难,在有限的课时里,这两部分的内容不做独立章节的讲解而是穿插在具体的化工安全事故实例中讲解,比如天津港大爆炸中有哪些典型化学反应,哪些操作不当造成了事故,这样在有限的课时里能突出重点,跟实例结合讲授也更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二、逻辑分析授课内容 在精选教学内容基础上,对授课内容进行简单的逻辑分析。首先,化工安全的教学以产生的各类事故为依据,对事故进行逻辑分析的过程正是学习化工安全课程的过程,并将教学内容始终贯穿在具体的安全事故教学的过程中。例如,以近期发生的化工安全事故为实例进行化工安全教学内容的逻辑梳理。大量危化品发生泄漏

4、安全事故,首先从人们对事物认知的逻辑性开始分析。这是什么化学原料,这种泄漏的化学原料理化性质如何?易燃易爆吗?有毒吗?根据这样的认知逻辑,即是讲授的第一个主要内容化工物料安全。化工物料的基本理化性质直接影响着事故的处理。以天津港大爆炸为例,仓库里储存着很多需防水的化学原料(如金属钠,遇水剧烈反应,并且放出大量的热)。面对安全专业的学生,掌握和熟记基本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非常必要。其次,一旦化工物料的储存或生产过程发生了事故,会导致泄漏源的产生(即有毒、易燃易爆物质的释放),那么在了解了物料的理化基础上,这些物料的泄漏危害有多大,即是哪些因素影响着泄漏量的大小(时间、速率,物质性质),这就是需要

5、讲授的第二个主要内容泄漏源模型的建立。然后根据建立的泄漏源模型,确定了泄漏量后根据物质状态,看一定的释放量会对周围的环境有多大的影响,最远影响到哪里,这就是需要讲授的第三个主要内容扩散模型的建立。最后在此基础上布置急救措施,多远范围内的人员需要驱散,根据前面扩散模型估计出事故范围内多少距离之外是安全区。可以看出,所讲述的主要内容的递进顺序是根据人们认知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的,理清这门课讲授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们更加清楚内容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讲授内容的重要性。 三、多元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已是现代教学的主要手段,其直观、形象,与传统教学相比,可以容纳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在化工安全教学过程中,

6、不断收集和更新重大化工安全事故和最新化工安全事故的图片、视频用于教学,便于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专业知识。其次,提高学生专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和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授课的对象是大四的学生,学生已经接受了大部分专业课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为了调动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把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分配好学习任务,对所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巩固,最后一起分享学习成果。这样的教学模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收集和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又大大提高学生参与这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四、增加现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保证工科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形式,也是加强学生对专业感性认识的关键。本专业的学生化工专业知识薄弱,为了加深学生对化工安全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授课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化工生产单位,由相关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带领学生进行现场参观和讲解,学生们再联系所学理论知识,对抽象难懂的化工专业安全知识有了更直观,更形象的感性认识。 总之,在实践教学中,教学方法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笔者在化工安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激发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