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9531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全面把握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能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

2、知识。 一、在活动中学 三年级的学生好动,喜欢游戏、表演,在课堂上,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经常设计一些表演活动,学生们对此很感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引导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如:在三年级的教学中根据六年级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打造节水型社会内容,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生活中是如何节约用水的,每个小组的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演,其中三年二班的李英琪、乔宇航小组是这样表演的:李英琪洗菜,洗过菜之后,要把洗菜水倒掉,这时乔宇航同学马上上前制止,并劝道:“我们汪清是一个缺水城镇,这水不要随便倒掉,可以一水多用,来,我们把这水

3、用来浇花吧。“水慢慢地洒向了鲜花,两个扮演花朵的同学慢慢地站起来,表示花在水的滋润下渐渐地长大了并且绽放开来,这时,李英琪同学说:”你用洗菜的水浇了花,真是一举两得,不但节约了水,还使盛开的花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芬芳,何乐而不为呢?“你看,学生的创意多么好啊!表演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接着结合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搞了节水创意大赛。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然而,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感觉到水资源的匮乏。进而认识到节水的重要性,并应用到生活中去。可见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形式,能使学生的自主性得

4、到释放,善于创设活动,让学生主动地、全面地发展。 二、在汇报中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家庭生活在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每个家庭的情况又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我在教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家人的爱一课时,采用了课前准备,课上汇报的教学方法。课上让学生拿着自己“全家福”的照片,到前面介绍自己的家庭及全家成员间的关系,之后,我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自己的家庭成员及关系,从而使每名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我爱家乡的山和水一课时,因为每名学生都会对家乡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因此,我首先让学生在课下收集关于家乡的故事和文化生活,到课上互相汇报学习,从而加深了对家乡的了解。总之,以汇报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联系实际,生动形象地掌握了本课内容,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自己的潜能,培养独创意识、创新精神,使学生爱学、乐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