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案例浅析.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0335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案例浅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案例浅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案例浅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案例浅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案例浅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案例浅析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上海市某中学一名语文教师的一堂语文课,笔者亲身走进课堂,实地观察。在课后,参与了本堂课的教学研讨活动。本文首先对该堂课进行简要概述,然后进行评析。 一、课堂教学概要 该堂课可分为三个板块:一是导入。教师首先以问题导入,“有谁读过四大名著?看过电视剧四大名著的请举手。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小说大家都已经看过了,好看吗?认为不好看的请举手。”二是感知情节、鉴赏情节。这个环节主要以三个大问题为纲:第一,找出小说中你印象最深的情节;第二,哪些环节必不可少?第三,哪些环节不重要,是可以删掉的“闲笔”?每个问题都分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得出“闲笔都是伏笔”的结论。三是对

2、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重点的总结。 二、教学设计 一个优质的教学设计作为教学过程的启动环节和保证机制,在教师教学行为系统中,在课堂教学系统中,在教学发动和教学推进/教学终了/教学验收的教学程序系统中,都将起着先导性、主导性、控制性、调试性的作用。1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可谓是“优质的教学设计”。 第一,通过课后执教教师的解说得知,课前有预习环节,而且课前教师已经初步掌握了学生的初读感受和对文本的疑问。教师充分尊重和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教学设计的主体性。 第二,本节课在教学目标上兼顾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目标,并且教师通过对小说中情节的分析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贯通整合。学

3、习方式上,教师做到了将“自主、合作、探究”的主流学习方式与接受学习方式结合,体现了教学设计的整合性。2 第三,本节课教学过程有三大板块,其中又以三大问题为纲,课堂开展有层次,体现了教学设计的有序性。 第四,课堂上可以说做到了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处于主体激活状态,每个小组中的学生轮流发言,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也有更多相互交流的机会,充分显现了教学设计的互动性。 三、教学内容 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作为小说的三要素,在表现主题中起着各不相同的作用,而“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生动的故事情节,往往在塑造人物、揭示主题等方面作用独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故事情节的描写对表现林冲这位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形象

4、可谓最为精道。 该教师也正抓住了这一点,从小说的情节切入,首先要求学生感知情节: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鉴赏情节:怎么样?最后启发学生:为什么?让学生在感知情节的跌宕起伏中,领会林冲一步步被“逼”上梁山的过程,理解林冲的性格变化。通过“为什么?”问题的巧妙设计,自然导出“闲笔”并不闲,而是“伏笔”的结论,教师力图使学生理解小说的作者如此设计情节的用意所在。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三个问题的设计,虽然对理解小说情节的设计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弊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 四、批判性阅读 所谓批判性阅读,即读者发现文本表意上的不足或错失,批评落后的思想意识,解构传统认知,推定

5、作者在特定时代中的价值判断、文学的社会立场和创作视角等的缺憾、盲点或误区;判断表达技巧的问题、生活逻辑、事理逻辑的不合理性等。批判性阅读是探究、质疑文本缺陷、谬误的认知活动。3 文本中情节的设计非常巧妙,但是仔细推敲文本便会发现,即便是经典也不免有疏漏之处。例举如下4: 第一处,是有关庙门旁边那块石头的细节。“入的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后文中“用手推门,却被林冲靠住了,推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以隆虞侯之精明,在“用手推门”不开的情况下,他难道没想到里面有人?他能大大方方地与另两个爪牙将自己的阴谋在极有可能隔墙有耳的情形下和盘托出?显然这有违事理逻辑。 第二处,由文本可知林冲进入庙里与陆虞候三人来到庙前的时间差并不长,那么他们就没有发现庙前雪中的脚印?即使雪再大,庙檐下有人进入庙门的踪迹在雪光的辉映下总会清晰可见。这也违背生活逻辑。 在课堂中,教师如果能引导启发学生进行类似的批判性阅读,这将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注释: 12区培民: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及案例,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64页,第262页。 3参考区培民执教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这门课程的课堂笔记。 4李春侠:百密一疏,巧中显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反思,学习月刊,2011年,第8期,第10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