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姻缘传》幽默艺术分析.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1313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醒世姻缘传》幽默艺术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醒世姻缘传》幽默艺术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醒世姻缘传》幽默艺术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醒世姻缘传》幽默艺术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醒世姻缘传》幽默艺术分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醒世姻缘传幽默艺术分析徐志摩在醒世姻缘传序中指出:“他(西周生)的行文太妙了,一种轻灵的幽默渗透在他的字句间,使读者绝不能发生厌恶的感觉。他是一个写趣剧的天才。他使你笑得打滚,笑得出眼泪,他还是不管,摇着一枝笔又去点染他的另一个峰峦了。” 1 (P1446)这部小说曾让病中的他和太太“眼看肿,肚子笑痛。” 1 (P1436)“有时大清早或半夜里想起书里的妙文,都掌不住大笑”。1 (P1436)能让徐志摩如此忍俊不禁的醒世姻缘传到底是怎样的呢? 在语用学教程一书中,索振羽提出了创造和理解幽默的六条次准则,即:岔断次准则、倒置次准则、转移次准则、干涉次准则、降格次准则、升格次准则。 2 (P103

2、-120)醒世姻缘传中的幽默很好地体现了这些准则。我们分别将体现这六条次准则的幽默称为岔断式幽默、倒置式幽默、转移式幽默、干涉式幽默、降格式幽默和升格式幽默。 一、岔断式幽默 岔断次准则的特点是:话语语义的逻辑发展突然中断,结局在意料之外,然而在情理之中,造成一种顿悟式的笑。岔断次准则包括衬跌、顿跌和歇后三种表达方式。 2 (P104) 衬跌,在结构上分为“衬”和“跌”两部分:“衬”在前,“跌”在后。“衬”可以是一衬,但多数为多衬,即把相关联的多种事物罗列起来,使听话人(或读者)感受到一种明确的方向性动势,然后猛然一跌,而产生出幽默效果来。 2 (P104) 如小说第五十五回,童奶奶家的厨子年

3、龄大了,又和童爷眉来眼去,童奶奶看她不惯,就趁童爷不在家时把她嫁给了一个屠子。童爷回家后,自然会问“灶上的那里去了?”童奶奶答道:“灶上的跟了个宰猪的走了。”童爷又说道:“有这等的事!怎么不早合我铺子里说去?”童氏又答“人已去了,合你说待怎么?”这里,童爷显然以为厨子私自跟屠子跑了。于是童爷又问道:“没拐甚么去么?”童奶奶回答道:“没拐什么。那屠子倒撩下八两银子去了。”1 (P792-793)童爷在沿着“厨子私自跟屠子跑掉”的方向思考时,童奶奶的一句“那屠子倒撩下八两银子去了”既婉转地表达她把厨子卖了的信息,又猛然一跌,产生了很好的幽默效果。 再如,第五十六回: 薛教授走到后边,龙氏不慌不忙从

4、厨房里迎将出来,笑容可掬的说道:“我有句话合你说:素姐姐这几日通吃不动饭,你可也寻个人看他看。他嫌闷的慌,他待往三官庙里看看打醮的哩。你叫他去走走罢。”薛教授道:“你娘必定不合他去,可叫谁合他去哩?”龙氏道:“叫两个媳妇子跟了他去。你要不放心,我合他去也罢。”薛教授道:“还是你合他去好。”龙氏喜得那心里不由的抓抓耳朵,挠挠腮的。素姐在后门外逼着听,也甚是喜欢。薛教授说龙氏道:“你看,那脸上的灰也不擦擦。”龙氏拿着袖子擦那脸上。薛教授说:“你靠这些,我替你擦擦。”龙氏得意的把头摇了两摇,仰着脸走向前来等着擦灰。薛教授就着势,迎着脸括辣一个巴掌,一连又是两个,骂说:“我把你这个贼臭奴才甚么不是你鼓

5、令的!小女嫩妇的,你挑唆他上庙!你合他去罢!” 1 (P808) 薛教授及夫人一向认为龙氏的所作所为不入情理,在夫妻关系方面,薛教授对龙氏更是少有温情。这一次,龙氏“不合情理”的提议在遭到薛夫人的拒绝后,没想到却得到了薛教授的同意,龙氏已是欢心鼓舞了。更有薛教授提议她和女儿一起去,这更让龙氏喜得抓耳挠腮。非但如此,薛教授还表现出难得的恩爱之情,要帮龙氏擦擦脸上的灰,龙氏更是得意之极。事态一直沿着龙氏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不料这时,薛教授却来了个三百六十度的转弯,在龙氏仰脸上前之际,又打又骂。龙氏从欢喜的顶峰一下跌入谷底。通过这三“衬”一“跌”,幽默油然而生。 顿跌,指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故意把一句

6、话拆开来,先说一半,“顿”一下,暗示出语义发展方向,使听话人产生误会,然后再把后一半说出来,而造成“顿悟式”的笑。 2 (P105) 晁无晏的老婆郭氏在晁无晏死后卷财而逃,晁思才得知后要“拿他回来”。不想拿他不成却先遭打后被捆缚,后来被人解救才得以回到晁夫人家。晁思才更是气愤不过,扬言还要继续追拿郭氏。这时,“晁书娘子旁边插口道:七爷拿他,可捎把刀去。晁思才道:捎刀去是怎么说?晁书娘子道:拿着把刀,要再捆着,好割断了绳起来跑。晁思才合晁夫人都笑。” 1 (P777)晁书娘子要说的一句话是“拿着把刀,要再捆着,好割断了绳起来跑。”,可她先前只说出结果部分,原因并未指明,这让晁思才不解,于是,再给

7、出原因,可这让他带刀的原因不是真正为他追拿郭氏服务,而是以幽默方式对他的一番奚落。 歇后,由“引语”和“说明语”两部分构成,“引语”说出之后,故意地“歇”一歇,然后把“说明语”抖出来,从而引起听话人的笑。1 (P106)小说中诸多歇后语的运用,增添了其幽默的氛围。如形容计氏无计可施时是“张天师抄了手,没法可使了” 1 (P8);晁大舍卧病在床便是“瘸和尚登宝坐,能说不能行” 1 (P37);童定宇谦说自己见识短为“井底蛤蟆,没见甚么天日” 1 (P47);庸医杨古月看病“没眼先生上钟楼,瞎撞” 1 (P52);没事干时就是“先生迷了路,在家也是闲” 1 (P70);另有“头巾吊在水里,就开了交

8、” 1 (P115);“大轴子裹小轴子,画里有画” 1 (P132);“晏公老儿下西洋,己身难保” 1 (P159);“孙行者陷在火焰山,大家俱着” 1 (P481)等等,不胜枚举。此外,书中还使用了“隐字式”歇后语,如“七大八”(隐去“小”) 1 (P21)、“十生九”(隐去“死”) 1 (P25)、“秋胡戏”(隐去“妻”) 1 (P26)、“忠则尽”(隐去“命”) 1 (P26)、“重皮惹”(隐去“揖”) 1 (P346)。这种变异形式的歇后语充分体现了幽默的情趣性特点。 二、倒置式幽默 倒置次准则的特点是:话语中,先肯定一个内容,随之在跟前面相近似的言语形式中“装入”新的内容,变成对前面

9、肯定内容的否定或对立,造成语义逻辑发展方向的颠倒而引发笑声。 2 (P106) 第十四回,珍哥入监后,晁大舍因要出行,贿赂禁子并托他们照看珍哥。那些人(禁子)感激不尽,都说:“晁相公,你只管放心前去,娘子都在我们众人身上。相公在家,娘子有人照管,我们倒也放心得下;若相公行后,娘子即如我们众人娘子一般,谁肯不用心?若敢把娘子曲持坏了,相公回来,把我们看做狗畜生,不是人养的。” 1 (P213-214)禁子们本是想让晁相公放心前去,可是增加“娘子即如我们众人娘子一般”后,变成对前面“照管珍哥,让晁相公放心前去”的否定。因为在我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中,可以待别人的孩子如同自己的孩子,待别人的亲人如同自己

10、的亲人,待别人的朋友如同自己的朋友,唯独不能待别人的娘子如同自己的娘子。禁子们如果待珍哥如同他们众人的娘子一般,绝对不是对晁大舍的感激。“娘子即如我们众人娘子一般”造成语义逻辑发展方向的颠倒,从而引发笑声。 第二十六回,歪人麻从吾啃和尚吃道士,张仙庙道人杨玄择师徒不胜欺凌,被迫逃走。麻从吾反告两位道士盗拐他的东西后逃跑。县官让他开列所遗失物品,他写道:“蓝布褥子一件,蓝布棉被一床,席枕头二个,蓝布道袍二件,白布裙二腰,青布夹袄二件,大鼓一面,笙一攒,云锣一架。” 1 (P348)县官受理他的案件,想帮他讨回公道,是对这一内容的肯定,不料,待增加了“开列遗失物品”的内容之后,发现他遗失的全部都是

11、道士的物件!这严重违反了事物的逻辑关系,幽默与结果同时产生。 三、转移式幽默 转移次准则的特点是:在话语中,词语的言语意义转移,违拗了其语言意义,造成了主体语言经验、审美观念与现实话语的矛盾冲突,从而产生幽默情趣。“转移”分为:转移基本意义,如:反语、飞白;转移附加意义,如:易色、降用。 2 (P107) 书中第一回介绍“这个晁大舍原是挥霍的人,只因做了穷秀才的儿子,叫他英雄无用武之地。” 1 (P4)“英雄无用武之地”形容有本领的人得不到施展的机会,这里为反语用法,烘托出幽默的气氛。第三十九回狄希陈进学后,汪为露也到狄家祝贺,并赠诗曰:“少年才子冠三场,县府宗师共六篇;不是汪生勤教训,如何得

12、到泮池边! 1 (P568)”误人子弟的汪为露如此恬不知耻,以致“凡有来拜往的宾客见了,没有人不喜的。满镇上人都当是李太白唐诗一般传诵。”汪为露的诗显然不是因为好而为大众喜闻乐见,人们传诵他的诗,是对他的所作所为的嘲讽。是一种嘲人式的笑。 程乐宇在狄希陈进学后,认为这已是收园结果,尽管狄希陈依旧下愚不移,程乐宇却不愿再与他做恶人,凭他“五日打鱼,十日晒网”。 1 (P725)原本我们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来比喻学习或做事缺乏恒心,时常中断,不能坚持。这里作者采用词语飞白的方式,故意写成“五日打鱼,十日晒网”,意为狄希陈的状况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胜一筹,制造出幽默情趣。以上是由转移基本意

13、义所形成的幽默。 再来看一下由转移附加意义所带来的幽默。第三十六回,有一种妇人“不管甚么丈夫的门风,与他挣一顶绿头巾的封赠;又不管甚么儿子的体面,与他荫忘八羔子四个字的衔名:” 1 (P526)“绿头巾”、“忘八羔子”分别与“封赠”、“衔名”搭配,俗词雅用,情趣盎然。第三十五回汪为露放利,起初借贷者主动来家还钱,可“渐渐的那自己送来之事,这是绝无未有的了。至于上门催讨得来的,十无一二,未免要劳动汪相公大驾亲征,又渐渐的烦劳动汪相公文星坐守,又甚至于兴词告状,把那县门只当了自己的居室,一月三十日,倒有二十日出入衙门。” 1 (P513)其中“大驾亲征”、“文星坐守”降级使用,以小题大做的方法使词

14、语和语境之间形成强烈的不和谐,从而生出幽默情趣来。 书中更有词语意义的两种转移相结合而产生的幽默。如第三十六回谈到妾得宠后的姿态:“当不得那做妾的人刚刚授了这个官职,不由得做此官便会行此礼,在汉子跟前虚头奉承,假装老实,故作勤俭,哄得那昏君老者就是狄希陈认字一般,天上明星滴溜溜的转”。1 (P526-527)“授官职”一词降用和由援引狄希陈的话语“天上明星滴溜溜的转”所形成的飞白手法并用,不谐调性和情趣性融为一体。 四、干涉式幽默 干涉次准则的特点是:话语的组合违拗了语言系统对话语组合的规定性,现实组合的一个词语的两种意义的冲突,或者两个(及两个以上)词语之间的矛盾,造成语言审美经验与现实话语

15、之间的干涉,并进一步在新的层次、新的语言信息解码原则上统一了起来,从而产生出幽默情趣。其中,一个言语单位本身的意义表里矛盾的,有双关、矛盾;前后两个言语单位的意义矛盾冲突的,有精细等。 2 (P110) 第六十四回,白姑子剃完头后,让剃头师傅再给掏掏耳朵。这时,薛如卞大骂剃头的,剃头的很是不解,问道:“我怎么得罪来,相公就这们破口的骂我?”薛相公回答:“我平生最恼的是那按着葫芦抠子儿的人,你为甚么拿着把小杓子掏那葫芦?” 1 (P912)“按着葫芦抠子儿”语义双关,既形象地描述了给姑子掏耳朵的情形,又指桑骂槐地道出姑子们一向搜括施主钱财的行径。言在此,意在彼,制造了幽默情趣。第六十四回介绍女厨

16、老翟:“他娘姓强,俺只叫他老强婆子,他又吃斋,又叫他老强道。” 1 (P918)其中,“老强道”即为“老强盗”;书中人物晁无晏,谐音“无厌”,意为贪得无厌;晁思才,思才即“思财”,都采用了谐音双关,以形成幽默。 又如,第七十二回,媒婆到程家说媒,则由矛盾形成幽默。 媒婆到了那里,说得周龙皋家富贵无比,满柜的金银,整箱的罗段,僮仆林立,婢女成行,进门就做主母。“周龙皋又甚是好性,前边那位娘子丑的象八怪似的,周大叔看着眼里拨不出来,要得你这们个人儿,只好手心里擎着,还怕吊出来哩。”程氏问说:“不知有多大年纪?”媒婆道:“过年才交二十八,属狗儿的。这十一月初三是他的生日,每年家,咱这县衙里爷们都来与

17、他贺寿,好不为人哩。已是两考,这眼下就要上京。浑深待不的几个月就选出官儿来,你就穿袍系带,是奶奶了。”孙氏道:“有撒下的孩子么?只怕没本事扎刮呀。”媒婆道:“有孩子都大了,大哥今年十七,小的两个都十来岁了,都不淘气。”孙氏道:“呵!这十七的大儿,敢是他十一岁上得的呀!”媒婆道:“你看我错说了。这大哥哥可是他大爷生的,没娘没老子,在他叔手里从小养活,赶着周大叔就叫爹、叫娘的,这年根子底下也就娶亲哩。”孙氏道:“是他亲哥的儿么?”媒婆道:“可不是亲弟兄两个?只吊了周大叔哩。”孙氏道:“他既有哥,他怎么又是周大叔?不是周二叔么?”媒婆道:“爷哟,你怎么这们好拿错?”孙氏道:“实合你说:俺闺女只他自家

18、养活的娇,散诞逍遥的惯,到了这大主子家,深宅大院的,外头的进不去,里头的出不来,奶奶做不成,把个命来鳖杀了哩。咱别要扳大头子,还是一班一辈的人家,咱好展爪。”媒婆道:“狗!人家大,脱不了也是个外郎,甚么乡宦家么?有规矩!” 1 (P1031-1032) 媒婆先按常人攀富的心理吹嘘周龙皋家是一个富贵大家:“富贵无比,满柜的金银,整箱的罗段,僮仆林立,婢女成行”,不料孙氏不愿意让女儿嫁到大主子家,媒婆紧接着又说“狗!人家大,脱不了也是个外郎,甚么乡宦家么?有规矩!”;先隐瞒周龙皋四十五岁的真实年龄,谎称他才交二十八,后因表明他撒下的孩子不会造成拖累,声称他的大儿子已十七岁,不料被孙氏一语击破:“呵

19、!这十七的大儿,敢是他十一岁上得的呀!”这时媒婆又机灵应变,随口改道其实是周龙皋大哥之子,因为无父母,在他叔手里长大,就称其为爹。这时,孙氏又反击道“他既有哥,他怎么又是周大叔?不是周二叔么?”媒婆的言语前后多处自相矛盾,令读者发笑。 再如第九十五回,狄希陈被素姐痛打后,“外边一个上宿的书办隔窗禀道:老爷被打伤重,小人们在外边暗数,打过六百四十棒椎。” 1 (P1360)在向寄姐汇报狄希陈被打时,书办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采用精确的数字“六百四十”做出精细的表达,产生一种不和谐,造成幽默情趣。 五、降格式幽默 降格次准则的特点是:利用言语形式,在心理上故意降低幽默对象的等级,使崇高者鄙俗化,庄严

20、者油滑化,精神者具象化,使人“物化”,借此释放说话人的情感郁积。通过由“雅”突然变“俗”而产生幽默情趣。 2 (P113-114) 第五十一回讲述歪人刘恭夫妇:“这个老婆天生天化,与刘恭放在天平秤兑,一些也没有重轻。” 1 (P738)这里把刘恭夫妇物化,将其等同于可以秤兑的物品。后来邻居因他们阻挠破坏赊欠之事而对他们破口大骂。“你想这刘恭两个雌雄大虫,岂是叫人数落,受人骂老忘八羔子的人?” 1 (P739)这里又把他们物化为“雌雄大虫”,借此来释放说话人对他们的憎恶之情。 第十九回小鸦儿讲述来租房的原因:“昨因连雨,山水将房子冲去了,不是我背了媳妇爬在一株高杨树上,如今我正在水晶宫快活哩!”

21、 1 (P723)小鸦儿用“在水晶宫快活”这样一种轻松油滑的幽默方式表达出“淹死”的严肃而沉重的内容。他这样说自己也是一种自嘲。第五十二回,狄婆子被薛素姐气得发狠道:“破着我的老命合他对了!活到一百待杀肉吃哩!” 1 (P755)多活几年待杀肉吃,一般常用于猪、牛等牲畜。狄婆子这样说,是一种自嘲式的幽默。 第三十一回,因为饥荒到处募化。有几位乡宦多少不等捐出一些银两。可“其余那十来多位,莫说是姚乡宦劝他不肯,就是个姚神仙,也休想拔他一毛!”“那些百姓富豪,你除非锥子剜他的脊?b,他才肯与你;” 1 (P459)连神仙都不能拔他一毛;用锥子剜他的脊?b,他才肯给。作者以夸张的笔触,形象地凸现他们

22、的吝啬。对这些人的吝啬,以拔毛、剜脊?b诸如对待动物的方式来形容。 又如第六十九回,“凡有甚么烧香上庙的事件,素姐都做了个药中的甘草,偏生少他不得。” 1 (P993)这里则以比喻的手段降低素姐(人)为甘草(物)。 以上分别以比拟、自嘲、夸张和比喻的具体表达方式,降低了被叙述对象的等级,释放出说话者不同的情感,同时幽默也跃然纸上。 六、升格式幽默 升格次准则的特点是:说话人设法显示、渲染自己的学识渊博、聪明机智、举止潇洒的形象,赢得听话人的好感,赞赏说话人的超群智力,并基于“自居心理”分享说话人的愉悦,从而形成幽默情趣。 2 (P117) 升格次准则,在语言上,主要表现为言语的新颖化和言语活动

23、的技巧化。2 (P117)如第四十二回讲到监生的处境:“凡遇地方有甚上司要过,就向他请帏屏,借桌椅,借古董,借铺盖,借的不了。借了有还,已是支不住的;说虽借,其实都是马扁。” 1 (P620)第七十八回,“相主事大怒,当时将甯承古唤到跟前,审了口辞,说的倒也都是些实话,按倒地下,足足才丁了二十大敲,发恨要将陆长班责革。” 1 (P1117)第八十一回,惠希仁对童奶奶说“狄爷姓林,木木的,合他说不的话。” 1 (P1156)第八十六回,吕祥拐走素姐的骡子,“吕祥骑着一个,手里牵着一个,加上一鞭,欠了欠屁股,把那唐诗套上两句:一骑红尘厨子笑,无人知是贝戎来。” 1 (P1227)作者采用了拆字格的

24、方式,马扁骗,才丁打,木木林,贝戎贼,表现了新颖的言语和技巧化的言语活动,展示出智慧和幽默。至于对杜牧过华清宫中“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化用,既嘲讽幽默对象,又显示说话人的才智。 升格次准则在思维、逻辑的机智变化上,表现在歪解、妙答、归谬。 2 (P117)第三十三回,狄希陈一向顽皮无度,“一日,放了晚学,走到那山溪里边洗澡,远远看见程乐宇走到,他把河底里的沙泥带头带脸涂抹得遍身都是。程乐宇乍然看见,也还吃了一惊,仔细认得是人,又细看方知就是狄希陈,问说:你洗澡便了,却为何满身都涂抹了泥沙?他说:我若不涂了脸面,恐怕水里钻出龟鳖来,要认得我哩!” 1 (P491)狄希陈用出人意料

25、的歪理“恐怕水里钻出龟鳖来,要认得我哩!”来解释为何满身涂抹泥沙,让程乐宇和薛教授又恼又笑。 第二回,晁大舍带珍哥去打围,“有一个尤大娘说道:晁大婶,你如何不同去走走,却闲在家中闷坐?计氏说道:我家脸丑脚大,称不起合一伙汉子打围,躲在家中,安我过苦日子的分罢!有一个高四嫂说道:晁大婶倒也不是脸丑脚大,只有些体重,只怕马驮不动你。” 1 (P19)高四嫂并没有沿着计氏受冷落的方向进行对话,而是从一种新的思维角度,提供了一个奇妙的答案,幽默也随之产生。 第四十二回金亮公、纪时中、宗光伯等汪为露先前的弟子与汪为露鬼魂的对话,通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进行归谬,一步步使鬼魂陷入自相矛盾之中,显示出

26、荒谬可笑。金亮公等前来拜见汪为露的鬼魂,鬼魂感谢弟子为之出殡后,自我吹嘘说:“玉皇说我在阳世为人公平正直,孝弟忠信,利不苟取,色不苟贪,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尊敬长上,不作非为,正要补我做个太子太师;后报说天下游奕大将军缺了官,要选这等一个正人君子没有,只得把我补了这个官职,不止管南赡部洲的生死,还兼管那四大部洲的善恶。虽也威风,却只苦忙冗得紧。因与魏氏前缘未尽,时常暂在人间。”纪时中先就这个话题与他周旋。“纪时中问道:先生这天上的衙门,是添设的,是原来有的?他说:从天地开辟就有这个衙门。纪时中问说:那个原旧的将军那里去了,却又补了先生?他说:那原旧的将军,玉皇怪他旷了职事,罚他下界托生去了。”这里纪时中已预先设下一个圈套。纪时中又接着问道:“先生既掌管普天下的事体,又掌管这数百万的天兵,怎不见先生暂离这里一时,只时刻与师娘缠帐?他说:我神通广大,眼观千万里,日赴九千坛,这法身不消行动,便能照管。纪时中道:先生存日见不曾有这等本事,如何死了却又有这等本事起来?他说:神人自是各别。既做了神,自然就有神通。纪时中道:既是做了神就有神通,怎么那原旧的将军便又神通不济,旷了职业,贬到下界托生?”纪时中利用原将军旷职和神通广大之间的矛盾使汪为露的鬼魂钻进了预先设计好的圈套内。无言以对的汪为露鬼魂只好指责弟子说:“你依旧还是这等佞嘴!我不合你皮缠!” 1 (P618-6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