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1378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奇观的一篇主体课文。本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馈赠雅鲁藏布大峡谷,在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第三学段刚刚起步,学生能够从整理上把握课文内容,但是,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深入了解还需要借助更多的资料,因此,?n前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便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丽。 2、学习针对主要部分写简洁明确的提纲,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3、体会作者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赞美,学会用自己

2、的语言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四、教学重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丽。 五、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学会用自己的语言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 六、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查阅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相关知识,以图配文、PPT、视频等形式收集资料,初步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版图上,有着无数令人着迷的地方。跟着课本去旅行,我们一起见识了海上奇观红树林,观赏了天下奇观浙江潮,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欣赏鲁藏布大峡谷的迷人风光。 1、播放视频雅鲁藏布大峡谷,请同学们认真观看,仔细

3、聆听,完善课前预习,说说你的所见所闻所感。 设计意图:媒体导入,用形象直观的画面及优美动听的音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借此考察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为下文学习奠定了基础。 2、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3、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心之所向的青藏高原,去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丽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丽? 1、学习方法的指导:出示课后“金钥匙”,快速默读课文,请大家根据要求完成提纲。 “金钥匙”要求:(1)针对课文的主要部分的内容写提纲。例如本文可以只写25自然段的提纲。(2)提纲应

4、简洁、明确。 设计意图:针对课文主要部分的内容写提纲,有助于学生展开学习,注重方法的引导,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汇报交流 主要部分提纲: (2)雅鲁藏布江的地形 (3)神奇的大拐弯的传说 (4)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成因及特点 (5)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生物多样性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感兴趣的段落,抓住重点词句和同学们分享你的读文体会。 2、品读分享 (1)汇报第2、3 自然段(神奇的大拐弯)。 生:我觉得太美了,身边是白云缭绕,脚下是怪石突兀,雅鲁藏布江浩浩荡荡自西而来,突然转了一个直角,太神奇了。 板书:神奇壮丽 这神奇的雅鲁藏布江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谁愿

5、意给大家讲一讲。 听了这一美丽的传说,再看那好像被雅鲁藏布江冲刷出来的峡谷,你想说什么呀? (生:气势磅礴、鬼斧神工、巧夺天工及时板书) 小结学习方法:自学批注读中感悟分享交流情感朗读。接着用这种方法学习下面的内容。 设计意图:学习方法的及时小结,为学生4、5自然段的学习有了很好的示范与引导。 (2)汇报第4、5自然段。 (生: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介绍了大峡谷的特点:长、深、窄。它全长504.6千米,最深处达6009米,最窄处宽度仅21米。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 (生:文章从峡谷外、峡谷底、峡谷高处、峡谷两边的植物、动物,更突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自然博物馆”

6、。)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阅读中提炼和概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读文感受,以及自己的文本的理解。 3、总结全文 让我们齐读第6自然段,在文中感受这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景色。 设计意图: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读中思、读中悟,体会情感。 (四)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如果你是导游,请你用上学习本课过程中积累的词句向大家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壮丽的自然风光?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一门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性课程”的指导思想,此环节的设置旨在唤起学生将所学之事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对文本进行再创作,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实践和运用能力得到提升。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把文中你认为优美的词句摘抄下来。 2、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喜欢的一个景点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设计意图:听说读写是最基本的语文素养,注重语文学习的积累,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