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框架下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思考.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1809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带一路框架下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带一路框架下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带一路框架下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带一路框架下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带一路框架下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思考.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带一路框架下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思考一、一带一路的提出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的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达到互联互通的空间很大。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人民币跨境互联互通,即指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方向下,中国与其他国家在跨境贸易中选择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双方经贸互通有无,互利合作,达到共赢。 二、人民币跨

2、境业务在中亚经贸往来中的流通概况 中亚地区位于亚洲大陆中部,有五个国家,分别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从“一带一路”的地理划分来说,属于“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早在2011年就确定了两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3年,人民币兑哈萨克斯坦货币坚戈实现现钞挂牌交易,成为其继俄罗斯卢布之后,第二个实现现汇、现钞双挂牌的小币种货币。截止到2015年12月,中国是哈萨克斯坦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当前我国与其跨境贸易结算主要包括现汇结算、外币现钞结算、易货结算与双边本币结算这四个方式。 乌兹别克斯坦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第二大经济大国

3、,但是乌兹别克斯坦在领土上并没有与我国接壤,这增加了与我国的经贸往来的成本,2012年,乌兹别克斯坦开始实行外汇结售汇制度,加大了中资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的难度。这些都导致了乌兹别克斯坦的人民币多在地下金融市场流通,且跨境流通规模较小。 对吉尔吉斯斯坦来说,中国是其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同时也是其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2009年,吉尔吉斯斯坦在中国农业银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行和国家开发银行新疆分行开立人民币结算账户,促进了人民币跨境流通业务在该国的发展。 2016年是中国与土库曼斯坦建交24周年,其主要向我国出口天然气、石油产品、原油、棉花和液化气。商务部的数据表明,中国对土库

4、曼斯坦的直接投资存量在2013年达到了19万美元,但即便如此,截至到2015年12月,我国与其也并没有建立人民币清算渠道。 与前面四国不同,塔吉克斯坦领土小且发展水平不高。1992年中国与塔吉克斯坦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政府经济贸易合作协定,加强了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虽然近年来我国与塔吉克斯坦经贸往来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国家政权动荡,居民对人民币不信任等因素,人民币跨境流通在塔吉克斯坦认可度很低。 三、推进人民币跨境业务在中亚地区发展所面临的障碍 (一)中亚地区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成本高,清算渠道少 我国的人民币跨境业务主要采用清算行模式。清算行模式的实质是将接受存款的银行

5、前移至境外。从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的数据可以得到,截至到2015年12月,我国总共在1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境外人民币清算行,但其中并不包括中亚国家。中亚地区只有中资银行设立在中亚的分支机构哈萨克斯坦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阿拉木图股份公司切实开展了人民币清算业务。而清算行所收取的高额的手续费,无疑增加了中亚五国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的成本,限制了人民币在中亚五国的跨境流通。例如哈萨克斯坦的银行汇费高达0.5%。不仅如此,中亚各国与我国之间所建立的人民币清算渠道较少,主要依靠同业往来账户解决人民币清算问题,中亚五国中,哈萨克斯坦的商业银行在中国境内只开立了3个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并未

6、开立非居民账户,而乌兹别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都还没有建立人民币清算渠道。 (二)与东盟相比,人民币在中亚国家市场发展快但占有率低 我国的人民币跨境贸易主要集中在东盟国家,与处在“一路”位置上的东盟国家相比,处于“一带”位置上的中亚,不管是在贸易总额还是在人民币跨境结算发展程度上依然处于劣势地位。范?t军i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约束与突破中指出:“越南近年与我国的边境贸易额十分可观,在边贸结算中人民币结算占比很大,人民币在越南边境的使用已经合法化。在老挝,人民币几乎可以在全境进行消费、结算和计价等。在柬埔寨,使用人民币贸易结算受到政府支持。人民币在缅甸被当作“小美元”,一直被作为硬通货使用,甚至在缅

7、甸某些区域出现人民币取代缅币成为主要流通的现象。”反观中亚,快速发展的的贸易总额并没有带来巨大的人民币跨境结算额,中国与中亚五国面临着贸易总额与人民币跨境结算额严重失衡的问题。2012全年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民币跨境结算额为18.6亿元,其中,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占同期中亚国家贸易额的比重不足1%,远低于全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占外贸总额8.4%的平均水平。总体看来,人民币在中亚国家的跨境流通数量依然有待增加。 (三)现有贸易结构弱化了我国对结算货币的选择权 哈萨克斯坦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商务部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

8、与哈萨克斯坦的双边贸易属于逆差。中国主要向哈萨克斯坦出口附加值较低的轻工业产品, (下转第15页) (上接第13页)出口企业以技术含量低竞争大的流通型企业为主,这些出口企业自身实力缺乏,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保持市场份额,在结算货币的选择方面处于被动地位,只能选择放弃以人民币进行结算。而中国主要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及金属制品等具有刚性需求的能源产品,这就造成了我国企业与中亚国家在价格商议方面的余地很小,没有话语权。而在中亚能源市场上,用美元进行结算早已成为一种习惯,人民币认可度低,中方企业如果不按照要求付汇,能源产品的进口就无法完成。 (四)人民币跨境流通监管制度不健全 在“一

9、带一路”深化金融合作,加强金融监管思想大环境下,我国与中亚地区之间的经贸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并且与中亚各国签订了大规模的货币双边互换协议,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中央银行签署了有效期为三年,规模为7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对于哈萨克斯坦的货币互换协议规模更是达到70亿元人民币。并且在三年有效期结束后,再次续签3年。这些互换协议对人民币在中亚各国的跨境流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从总体来看,跨境人民币业务依然处于起步期,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人民币跨境业务施行办法。在具体操作中,由于相关监管制度不完善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往来资金交易性质很难正确判断,存在着造假风险,容

10、易发生跨境洗钱和非法资金的流动。 四、对人民币跨境业务在中亚地区发展的建议 (一)疏通人民币回流路径 目前,在与中亚五国的进出口贸易中,人民币的流入与流出严重失衡,我国将大量的人民币投入中亚五国,但是这些人民币无法通过一个合理有效的途径回流回来,而且中亚五国中资银行数量较少,不利于推动人民币跨境业务。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中国应该积极设立在中亚地区的清算行,提供人民币贷款,开展人民币汇兑业务等,形成一个合理高效的人民币跨境结算网络,使大量的人民币可以流回境内,再一次用于投资。另一方面,在新疆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建立一个专门针对中亚五国的离岸金融中心。这样不仅可以为境外人民币开辟一个有效的投资渠道

11、,吸引中亚地区各类投资者,也有利于更进一步的加深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深度,使其成为中亚地区的人民币资金池,以此来提高人民币的回流速度。 (二)调整贸易结构,增强人民币结算话语权 近年来,我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虽逐年增加,却仍属于小额贸易。我国出口到中亚国家的产品以附加值较低的轻工业产品为主,对推进人民币在中亚国家的跨境结算并不占优势。因此中国企业应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优化贸易结构。首先,中国企业需要大力推行品牌战略,通过加强品牌间的合作,生产出更符合中亚市场的产品,提高出口企业在中亚的市场占有率以及竞争力。其次,施行科技兴贸战略,在产品中加入科技元素,促使出口的产品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进一

12、步提高我国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在整体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从而增强我国企业与中亚五国在跨境结算时,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话语权。 (三)健全和完善相关监管体制 当前,我国人民币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对人民币的跨境业务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金融机构可以适当放宽资本与金融账户管制,加强与中亚五国在资本市场上的合作,同时考虑中亚地区的宗教信仰问题,在伊斯兰金融的大前提下推进金融创新,形成人民币中亚市场,助力人民币在中亚五国的广泛流通。不仅如此,中国还应当与中亚签署类似于清迈协议这种货币合作的标志性文件,或者像设立“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一样,与中亚各国也设立一个类似的协议或者经济组织,将两国的货币跨境合作紧密连接起来,达到互联互通的状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