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随文练笔的评价策略.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2529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随文练笔的评价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随文练笔的评价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随文练笔的评价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随文练笔的评价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随文练笔的评价策略.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随文练笔的评价策略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我深深感觉到,要提高学生的随文练笔能力,首先要做到:吃透教材,找准随文练笔契入点。选准适合的角度或迁移仿写的局部点,就是随文练笔的契入点。尝试如下: 1.练笔点要选在模仿借鉴处。 抓住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等“他山之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言、积淀语感,掌握写作方法。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联系上下文、想象等方式,准确理解其意义,体会感悟其妙用,咏涵积累其语感,掌握表达之独特,为学生下一步的仿写打好基础。掌握仿写的方法,先“得言”才能“仿言”,再仿写练习中提高能力。 2.练笔点要选在文本体悟处。 “阅读是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学生感

2、之深、悟之切、察之妙,得之法,才会有练笔的兴趣,及时捕捉阅读中形成的感悟和体会到的情感进行练笔,既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促进学生的个性思维。 3.练笔点要选在情境再现处。 苏教版教材课文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张力,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由解读的空间,教师要多关注文本,在文本中找到缝隙和空间,进而设置可引发学生已有生活经历的语言训练点,挑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和激情,挖掘他们习作的潜力,在有情有形的语言实践中,凸显文本内部的巨大张力,创生出新的语言情境,在新的语言情境中,加深理解丰富体验。 4.练笔点要选在空白补充处。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意义空间。很多文章,经常在某些地方留下空白,这些空白点,是学生阅读

3、时自由想象的“空间”,也是学生进行练笔的“小天地”。教师应适时挖掘课文言而未尽地,进行补写和续写片断的训练,依托课文找到落笔点,让同学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填补空白,实现对文本的再对话再充实,进行课堂练笔,不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解决了学生写作时“无米之炊”问题,让文本更丰满且富有童趣。 5.练笔点要选在角色对话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这种对话应该是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触摸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文本的精神内涵,进行角色的体验练笔,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习作评价,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习作的质量作出合理的判断,

4、通过诊断、激励、导向、比较,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有效的评价可以激励学生随文练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潜能,给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1.注重赏析。 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和鼓舞”。激励的目的就是促使学生建立自信、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健全自我。随文练笔过程中,调动有利元素,给学生一个发挥潜能,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平台,让他们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地方,可以是一个优美的句子,可以是一个精彩有片断,甚至可以是一个好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绘声绘色地朗读,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去体验感受,揣摩品味,欣赏辨析,大大提高了作文水平。 (1)自我赏析。练笔过

5、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赏识自己,充满兴趣地在一词一句中去寻找自己习作中的闪光点,再让学生在小组内、在班级中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兴趣。 (2)同伴赏析。引导学生欣赏练笔时,要以赏识肯定为主,寻找同伴作文中的优点,及时鼓励肯定,使被评价者与评价者都带来赏识的愉悦,习作进步的空间。 (3)师生赏析。教师应经常在学生练笔时了解学情,挑选出有代表性的练笔,在展示台上出示,引导学生讨论评改,及时品评圈点,给以指导、点拨,符合随文练笔这种特殊训练形式的需要。 2.注重展示。 每一次随文练笔都是每个学生和文本的一次心灵对话,这对话真诚且凝聚着学生的思想,每个一孩子都渴望得到肯定,课题组搭建了许多

6、展示孩子作品的平台,鼓励学生在小组文化墙、班级展示台、校刊校报、作文竞赛中多元自信展示自己的作品,为他们的乐写、乐学、乐练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3.注重修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鉴于随文练笔这种特殊的习作形式,修改须做到及时、高效,才能巩固习作效果。课题组注重指导学生自能修改,写完自己的练笔内容,大声的朗读,通过听觉来辨别修改,看语句是否拗口,揣摩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时订正;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内循环修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每位同学将小组内把自己的文章,循环给小组成员互相评阅,不仅发现别人文章中的精华,也做到取长补短,提高了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在自能修改和完善过程中他们的写作能力不断的提升。 总之,随文练笔是一项艰辛而又快乐的练作历程,我们依着小练笔对学生遣词造句与写作训练是条实实在在的好路径。因此,我们在随文练笔设计时一定要让自己的智慧闪光,用心、精心,去优化随文练笔的评价的方式,这样才能带领着学生走进写作之门,使随文练笔收到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