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独生子女的新型师生关系研究.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3474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代独生子女的新型师生关系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两代独生子女的新型师生关系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两代独生子女的新型师生关系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代独生子女的新型师生关系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代独生子女的新型师生关系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两代独生子女的新型师生关系研究80后、90后大学生早已成为高校的主力军,教师教育专业的80后师范生也逐渐成为高校的教师,笔者仿照“新北京新奥运”,称80后的准教师为“新教师”。这些新教师毕业后从事教师教育工作,即将面临90后出生的学生们,两代独生子女就此形成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学校生活中最普遍和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客观存在着两个不同的方面:社会学属性和教育学属性。 一、师生关系的社会学属性和教育学属性 从社会学角度看,人生存于特定的社会之中,在其活动的各个范畴中,总是要与其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从而结成各种各样的联系,形成不同的人际关系,而我们说的师生关系

2、也无非是其中的一种而已。作为社会学属性的教师和学生,构成的师和生的人际关系,毫无疑问受着社会主流人际关系的制约。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民主、平等成为人际关系的主流。因此在社会活动的各个范畴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当自觉地以社会发展趋势为取向,建立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还存在着另一个方面,即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和完成各种教育教学方面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互动和交往,由此构成的教育学属性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我们通常所说的师生关系,大多数情况下所指的是这种师生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是存在于特定的活动教育教学活动中。这样的活动是构成师生关系的基础

3、和核心,没有教育教学活动,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教育学属性的师生关系。可见,社会学属性的师生关系与教育学属性的师生关系是不同的概念。比如说学生毕业以后,作为教育属性的师生关系就不复存在,而社会学属性的师生关系却依然存在。在师和生的关系上,从社会学属性上看,师生是民主、平等的,然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两个方面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不能因为师生关系在教育学层面上存在不平等性而否认民主、平等,也不能因为师生关系在社会学层面上具有平等性而否认教与学的独特性。在教育管理和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协调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尤其对于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们,让课堂成为“教学相长”的平台是共同的追求。 二、教学相长

4、,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互动不仅仅局限于人们常说的师生之间的人际交流与沟通;它更强调的是“教”与“学”的多维关系。学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学记中,“教学相长”原来指的是教师自身的学习与施教的互相促进,即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学”的不足,在“学”的过程中又发现自己“教”的欠缺,两者相互促进。后来“教学相长”被用来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相促进,即教师的教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又促进了教师的教。当下我们又从新教师的成长中,感悟到更深层的内涵:一是学生的教与教师的学互相促进,即学生也有教师不知道的知识,学生在教教

5、师的同时,一方面教师获得了启发,另一方面学生自身在教的过程中对知识也有了顿悟;二是学生的教与学生的学互相促进,即学生通过互教互学,互相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这正是“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的道理。“教”与“学”得法,师生共同成长的理想才会实现。 教的能力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而且是让学生如何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作为80后的“新教师”们在知识、能力、经验等诸多方面强于学生,在水平和熟练程度上必须高于学生,此时的不平等是源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产生和存在,在这个双边的活动中,教师有主导作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需要教师的启发、指导和帮助,没有教

6、师主导,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就失去了保证,因为处于发展中的学生,是无法凭借自身的能力完成所需的教育。在师生关系的建设过程中,教师是占据主导和决定的方面,既要不遗余力地追求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教师主导。引导学生适应、尝试、培养有效的学习习惯,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善于支配时间,抓住最佳学习机会,学会“在恰当的时间里做恰当的事”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未来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才会有师生的共同成长。 三、学无止境,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更要重视学习,特别是终身学习理念的树立。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和特点出发,学习应该贯穿人的

7、一生。终身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终身学习的体系,应该是在对社会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有利于学习者的学习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一生中的任何时间、任何阶段都可以进行学习。 80后新教师要实现自身专业发展,更要努力做到“博学于文”,广泛地学习各学科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做一个适应各方面需要的通才。只有博学,才能在适应中发展,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拓宽90后学生们的视野,激发90后学生们的求知欲,真正意义上做到我们理解的“教学相长”。正如孟子?离娄下所言:“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8、。”如果没有活水注入就会像“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要想有活水注入,唯一的途径就是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加强学习。新型师生关系中的两代独生子女都要重视继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四、勤于教学反思,树立新教师形象 著名教育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即“经验反思成长”。并强调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为使“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加顺利、完善,我们提倡在教育教学中的反思。这个好做法会让新教师们一生受用,更让新教师们能够学思结合,不断成长。在课前反思中,教师不仅仅要准备教具资料,还要搜集身边的教与学的丰富资源,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发现新的意义

9、,得到新的启发与新的启示。教师不仅要设计教学需要的“教案”,更要设计学生学习的“学案”,即为每一位学生学习准备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激发学生的潜能。这样新教师才能不断获得专业的提升和专业的成长,而不是多年“教书匠”工作的机械乏味的重复。在教育教学课程中积极反思,教师面对学生的学习实际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或有些没有预设的问题作出判断,及时调整教与学的行为。在学习生活中,原先准备的“教案”和“学案”可能都不适应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师要及时修正、补充,做出调整。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不能盲目责怪学生。想要收到这样的效果,教师的人格魅力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点而不破的反思式批评,会给学生积极

10、的影响和教育,而且有可能是一生难忘的影响和教育。 课后反思需要新教师对刚刚结束的一堂课总结得与失,以求完善。此时的反思尤为重要。新教师的总结最好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新教师本身,反思本节课最大的失败是什么,意想不到的是什么?为什么事先没有想到等,同样也要反思自己在本节课的精彩之处、创新之处以及学生看好的“卖点”;二是在学生方面,任课教师要在课下或放学后进行问卷调查,学生作简洁、必要的回答。学生在课下或本学期的课程学习中最赞成的是什么,最反对的是什么,期望教师有哪些方面的改进,自己有哪些希望与理想等,给教师们打个分数或评定等级。期末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涉及完整学期的全面的教育教学反馈问卷,同时做出必要的改进和择善的总结。80后教师对90后学生需要这样的交流,也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促进新教师成长的需要。 教师与其他职业相比,更强调教师的人格力量在劳动中的价值。“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目的也要求教师具有示范作用。新教师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的态度,也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型师生关系,即不断学习、勤于反思、共同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