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带教模式在内科见习教学阶段应用的研究.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3505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种带教模式在内科见习教学阶段应用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两种带教模式在内科见习教学阶段应用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两种带教模式在内科见习教学阶段应用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种带教模式在内科见习教学阶段应用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种带教模式在内科见习教学阶段应用的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两种带教模式在内科见习教学阶段应用的研究临床见习教学是临床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理论联系临床的重要实践环节,因此临床见习阶段的教学效果对医学教育的质量影响极大,对医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医学院校招生人数的增加,而师资力量、见习教学基地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学生人数增长的速度,再加上医师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以及紧张的医患关系,使得各专业间、患者间的不配合,使得见习教学面临着各种困境。虽然在近十几年来,临床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针对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仍缺少一个比较完善的临床见习教学体系。 见习教学阶段是是医学生从纯课堂理论教育走向临床实践教育的过渡阶段

2、,也是医学生角色转换的启蒙阶段,如何把好此阶段的教育关系重大,因此在新的医学教育形势下,探求出一种更符合我国医学教育现状、更能提高临床见习教学效果的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内科教研室就此目的对见习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研究,具体如下: 1 研究目的 通过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统计学分析处理学生的调查问卷和考核成绩,探讨一种优势的见习教学模式,不断完善临床内科学的见习教学体系,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对2013/2014学年进入我院内科见习带教的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以及负责内科见习带教的老师随机分成两组: A组为专人不脱产专科带教组,B组为专人脱产全内科带教组,参与学生共78

3、人,老师共8人。 所谓的专人不脱产专科带教指的是按照内科学大纲安排各专业内容指定相应专业的老师负责该科的见习带教,除教学活动外的时间仍在临床工作,而专人脱产全内科带教指的是负责见习带教的老师完全脱离临床工作,除本专业带教外内科其它系统的见习教学内容也由他负责。 2.2制定出合理的学生调查问卷(见图1):包括带教老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并对各方面做进一步的细化,每一小点按满意、一般、较差三个级别进行评定。 2.3通过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客观指标为学生的考核成绩(理论考试、病史书写、体格检查)。 2.4整理学生调查问卷及教学效果的资料,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以上具体操作流程见

4、图2。 3 结果 3.1学生方面 理论考试优秀率:A组 94.3%,B组 91.0%;病史书写及体格检查优秀率:A组92.6%,B组96.8%。 3.2教师方面 教学态度满意率:A组 88.4%,B组 95.0%;教学内容满意率:A组 94.1%,B组 93.0%;教学方法满意率:A组 91.5%,B组 92.0%;均无差评。 4 讨论 医学见习属于医学教育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是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的过渡时期,医学生从进入学校开始接受教育到进入医院进行实习1。见习的主体为:医学生学习完基本理论知识,对于疾病具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是缺少感性的体会,处在理论迈向实践的过渡时期,医学生心理上对

5、于理论知识存在了心理疲劳,对于临床工作兴趣浓厚,此外,由于见习生的身份,很多患者配合度相对比较差,经常出现逃避、躲避以及拒绝等情况出现,尤其是现在人们对于法律意识的增长,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发,使患者对于自身权利保护意识提高,所以,如果没有建立好的带教方式,见习带教工作很难顺利完成2,3。目前,医学教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临床见习教学,见习阶段是医学生从纯课堂理论教育走向临床实践教育的过渡阶段,也是医学生角色转换的启蒙阶段,如何把好此阶段的教育关系重大。由此也给带教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去引导、去驾驭这一阶段的教学意义深远4。 如何做好见习阶段的教

6、学,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体系,有一支精湛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勤学苦练的学生。本研究发现无论是何种教学模式,在学生考核、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面均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说明见习阶段重点在于医学生三基知识方面的掌握,并不是要掌握各专业学科发展的动态,所以对于具有带教资格的教师来讲不管是本专业或非本专业的内容都有足够的能力胜任。而在教学态度上两组存在明显的差异,B组优于A组,分析其原因,主要为临床工作繁忙,教学任务也不轻松,作为肩负两大责任的老师既要管好患者又要教好学生,精力难以集中所致。同时也发现在B组学生的病史书写及体格检查较A组略优,可能系专职老师全程带教时间精力充沛,督促力度大,跟随在学生左右发现问题能及时得到更正有关。 因此,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我们认为目前我教研室所采用的这两种见习带教模式均是可行的,均有各自的优点。在师资力量短缺,临床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我们提倡专人不脱产专科带教模式,而在师资力量充足的情况下,则提倡专人脱产全内科带教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