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与艺术设计.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4515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画与艺术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画与艺术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画与艺术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画与艺术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画与艺术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画与艺术设计 一、中国画在当代大学艺术设计教育中的现状 当前美术教育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是艺术设计专业的空前大发展,艺术设计专业在美术教育中占有很大比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很多大学都开设了美术专业,一改过去美术学院、师范院校和专门的设计院校“三国演义”的局面。学习艺术设计的人数远远超过学习纯艺术专业的学生,并成为当前美术考生首选的学习方向。这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要大批高水平的艺术设计人才的结果。 但是,这种急速的发展未必能满足这种需要,即对“高水平”的艺术设计人才的需要。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当前艺术设计专业中存在有些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尤其不注重

2、对传统艺术的学习和研究,轻视从姊妹艺术中汲取养分,忽视全方位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造成了一批技术上的强者,艺术素养上的“矮子”。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还有些现象表现出中国画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现象。笔者认为,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引起足够重视。 1盲目扩招,恶性竞争导致的结果 曾几何时,各大院校美术专业扩招现象席卷全国,一时间很多大学都在争办美术专业,短短几年里招生人数成几何数量增加,令人瞠目。然而这种现象造成的结果是:有些院校招生中生源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有些考生及家长片面地认为,美术高考中如果孩子的文化课不好就可以去学美术,通过几个月的强化学习和培训,孩子就相对容易考上大学。一批这种

3、类型的学生由于缺乏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技能,有些人选择了设计类的学科,是为避开专业要求较高的绘画课程。 然而,由于盲目扩招,生源的质量成为困扰美术教育的一大难题。有些条件好的大学,也不一定能培养出好的人才,这是当前有些艺术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再者,扩招带来的“人数”压力使原有的教学资源(主要是师资)更显得不足,大班教学的现象比比皆是,严重违背了美术教育的客观规律。 2急功近利,办学目的不够明确 当前,教育改革最大的特点是引入竞争机制,竞争给高等艺术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有些院校为了在竞争中抢得先机,和许多学院合并重组,无限扩增学科、专业,企图在短期内做大做强。于是,如美术之类的文

4、科艺术专业,遍地开花,有条件的院校上,没条件的院校也上。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美术专业只需引进一批专业教师而又无需投入巨资购买仪器、设备的,专业开设快,经济效益明显的现状。因此,从前的“三分天下”一时间变成“诸侯纷争”,一场争夺生源的战斗全面展开。此外,还有一个最深层次的原因是有些院校存在办学目的不够明确。急功近利的心态。这些院校的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教学经验不足,师资水平也比较低,这样势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因为美术教育是一块“诱人”而且相对易得的“大蛋糕”。争夺生源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种心态导致“宽进宽出”,只求人多,不求质量的现象严重。近几年,美术专业考试不

5、对美术理论进行考试,有的还在教学中回避纯艺术、纯理论的教学,少开绘画课程,并不把其作为专业课程安排,统称之为“选修”课,最终,培养出来的是一批机械的电脑技术操作的“高手”。 3电脑崇拜,技术至上主义 有的学生由于知识贫乏,阅历浅薄,追求眼前物质利益,甚至把学设计当作一种“时尚”。特别是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电脑取代手工绘制,既不用担心美术字写不好,也不必担心颜色涂不匀,更不用为图形设计而大伤脑筋,因为电脑可以提供丰富而庞大的素材资源和信息,只要操作熟练,学会拼凑,作品转眼便成,来得快,视觉效果也好,且修改极其方便,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这种“拼盘”式无创新、无设计思想的作品能极大限度地满足某些客户

6、需求,真正是“多、快、好、省”。因此,有的学生把设计等同于电脑操作,用电脑来武装头脑,专心于技术层面,而把创新与艺术思维置之脑后。学生对国画课、基础技能课不感兴趣,认为这些与学习设计、掌握电脑相差甚远。他们在学习中应付、逃避,不把艺术基础课程当成一回事,不求学好,只求考试过关,艺术基础课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 4利益至上,盲目迎合市场的需要 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需要大批的设计人才。美术设计类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市场上倍受青睐,是个热门专业。学生只要初步掌握一定的现代电脑设计技术,很快就能进入市场,从事相关行业的设计工作,这对于有些学生来讲是一条就业快、挣钱多的捷

7、径。有时找不到好的工作也能凭这一点技术“单干”。掌握某一种技术或技艺的人就能迎合市场的需要,那还有谁去注重技术以外的东西呢?如今也有一些操作型人才在社会上尝到了甜头,一台电脑打天下,既满足了社会短期的需求,也成就了美术院系及学生的生存与发展。 5根底浅薄,基础教育的先天不足 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些中小学美术教育中被忽视。孩子们学习中国画仅仅是学点皮毛,毫无技法教学,大多是在少儿美术班里按笔画顺学几笔简笔画而已。而真正意义上中国画的学习是从大学开始,这对学生来说有点免为其难,甚至可以说不负责任。相反,对于西方绘画的学习则是重点的重点,所有的美术考试都以素描、色彩、工艺为主,

8、美术高考的导向有的实行“西方中心主义”,因此,各类美术培训班大行其道,成为发展最快、最稳定的产业。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现代美术学习应从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上来。在教学中要关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因为21世纪中国美术的推进和繁盛,将在一种新的文化语境、新的历史高度中再度展开。另外,艺术设计发展到今天,它已成为了一门多学科的综合艺术形式。 二、中国画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中国画与艺术设计看似是两个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艺术样式,但实质上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相通性。各艺术门类是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中发展的。此外,艺术设计与中国画的关系除其内在特质相

9、通之外,在民族性、时代性和国际性上也有很多相通之处。 1中国画与艺术设计基本规律的相通性 大学美术教育应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法的教育,其中基本理论就是指各艺术门类中规律性的东西。在这方面中国画与设计在艺术规律上有着极大相通之处,它们都是以形式美的法则为依据,用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现象和现实生活,反映时代的审美要求和民族艺术风格。如在图案设计中图案形式美的总规律就是变化与统一。中国画在构图上就非常注重位置的经营,讲究开合与平衡,虽然反对绝对的对称,但其审美原理和给人的心理感受是一致的。黑白、多少、疏密、聚散、虚实、浓淡、曲直、方圆、长短、刚柔,是中国绘画中常用的画面处理手法,以此来

10、表现结构、空间和层次,而这些正是设计之中的对比与调和法则,既变化又统一。此外,中国画是线的艺术,非常注重线的形式美感和线组合产生的美感,一笔之中体现丰富的对比变化。如画兰草有句口诀:一笔长、二笔短、三笔破凤眼。三笔之中就包含如此精道的处理原则,这在花鸟画中体现得尤为突出。线的节奏与变化也正是设计所注重的形式美之一。中国画对点、线、面的处理也有其独到之处,这都是设计当中常用的原理。 当代中国画吸收了艺术设计中的许多法则,并在装饰性、形式感上有所突破。相反,艺术设计也可以从中国绘画中吸收营养,借鉴传统元素,发挥民族特色。一个好的画家能够成为一名好的设计家,一个好的设计家应该也是一个好的画家。韩美林

11、、袁远甫、黄永玉是这方面的大师,他们精通中国画,并把传统艺术元素和审美法则运用到设计中来,创造出许多精典作品而广为流传。申奥标志、2008年奥运会标志就是“中国元素”在设计中的成功运用,既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又具有国际性,是近年来难得的典范。 学习中国画,对艺术设计的帮助既有直接的,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两者的联接与渗透,因为设计的前提与基础首要是艺术。 2学习和掌握中国画是艺术设计市场的需要 艺术设计是应用很强的学科,是与人们生活紧密相结合的,是有实际应用价值或精神享受的美的创造。说到底,艺术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设计者所设计的产品,所创造的视觉形象的

12、受众是经过中国五千年来传统文化浸润的炎黄子孙,作为主流文化的传统文化的审美思维定势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13亿受众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因此我们的设计不能弱化,甚至不能回避传统文化审美要素。中国画的内在特质和中国画外在的形式都是艺术设计的重要元素。正因为艺术设计中对中国画的把握有难度,因而出现了清明上河图满街挂的奇特现象,从中也可以看到人们对中国画的喜爱程度及市场的回应。 3学习中国画是艺术设计国际化的需要 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文化大融汇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应成为世界文化最有活力的部分,在中西文化融汇的过程中,中国传统绘画应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因为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 越

13、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们应该像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等人一样,努力使艺术作品从传统走向国际,让更多的人了解、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绘画如此,中国艺术设计也应如此,应有更多的“中国文化元素”成为世界设计艺术的亮点。我国香港著名设计师靳棣强就是“中国元素”的受益者,成名之前他最崇拜的是西方的设计理念和形式,多年来默默无闻,后来在工作中转而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其设计作品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在国际上屡获大奖,一举成名。 作为一名设计者,我们有责任让世界认可我们的传统艺术,我们应大力促成我国传统艺术的国际化,并使之为全世界人民服务。 4中国传统文化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国艺术设计的历史是一部

14、记载中华民族文明演变与文明成就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要持续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国际化,即让世界了解、认识、接受中国传统文化,避免被强势文化、霸权文化覆盖、销蚀和取代。由于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中国传统艺术单凭自身的特质是较难让西方人接受的。但现代艺术设计正好可以承载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国际化提供一个合适的平台,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让更多的人分享中国画、书法、民间艺术、篆刻等艺术形式所带来的独特魅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当前,大学的艺术设计教育应明确培养目的,加重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加大对传统艺术学习的课时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出更多、更高素质的设计人才,培养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大师,在世界上突显出中国艺术设计的雄厚实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总之,我们相信,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一定能走向世界。 毛小玲,郴州市工业学校 (责任编辑:贺秀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