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党的建设方向的学习总结[1].docx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159510 上传时间:2018-11-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总结】党的建设方向的学习总结[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作总结】党的建设方向的学习总结[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作总结】党的建设方向的学习总结[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总结】党的建设方向的学习总结[1].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党的建设方向的学习总结1 特征码 qMXvtMKRGAPcVvXGRKBg 把握党的建设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 历史经验。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我们党科学分析了党所 处的历史环境和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再次指出了党的建设的前 进方向。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我们党只有沿着十七届四中 全会确定的党建方向前进,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 一、正确把握党的建设的总目标,确保党的两个先锋队性 质 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方向。88 年的历史实 践证明,党的建设的目标正确,党就发展壮大;反之,党的事业 就会遭受挫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 的中国共产党

2、人提出“建设一个全国性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 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的党建总目标,把先 进性与广泛性联系起来,使党成为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坚强 领导核心。新形势下的党建总目标是什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 “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 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 党。 ”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我们党强调了这一党建总目标, 第 2 页 并要求“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 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 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反映了时代发展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 从党建总目标彰显的内容来看,主要反映了政党、国家与社会 的关系

3、。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党、国家与社会的界限比 较模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党、国家、社会等 现代国家要素开始凸现。新形势下的执政党如何与社会发生联 系?市场经济造成了社会利益的分化,需要执政党代表和整合社 会各阶层的利益。事实上,政党是基于群众的利益表达而产生 的,执政党掌握国家权力是群众权力的延伸。为此,我们党实 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后,党建的首要目标就是建设一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 党。 政党的价值是与群众联系在一起的,但政党夺取政权以后 有离开群众的可能。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教训告诉我们,马克 思主义执政党如果不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也会陷

4、入“历史的周 期律” 。为此,我们党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民族独立和 人民当家做主新社会的转变后,党建目标就要致力于建设一个 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执政党。我们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 不是简单地夺取政权,而是承担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中国现 代社会发展的逻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同时在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现代化。为此,我 第 3 页 们党实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转变后, 不仅要着力建设一个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执政党,而且要把 求真务实、改革创新作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建总目标体 现了先进性与现代性的统一,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 主义民主

5、政治的发展。在新形势下牢牢把握党的建设的总目标, 就能确保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 锋队。 二、全面落实党的建设的新部署,确保党始终成为领导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实现党建总目标,需要对党的建设作出新部署,以进一步 规范党的建设的前进方向。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 “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 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党建新部署反映了党 建总目标的内在要求,旨在提高党的建设的整体效果,保证党 始终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首先,完善执政党建设理论是提高党建整体效果的前提条 件。党的建设的理论是指导

6、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规定着党的 建设的前进方向。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了“建 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因而党的建设的理 论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但在新形势下理解党的建 设理论,需要提升执政思维水平。我们党已经从革命党向执政 党转变,党的建设要由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来指导。执 第 4 页 政党建设理论是相对于革命党建设理论而言的。在革命时代, 我们党用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党建设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但如果不从革命党建设理论向执政党 建设理论转变,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当前党的建设中存在 的某些问题,与残存的革命思维有关。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

7、设、 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需要我们用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来指导。 第二,构建科学的制度是提高党建整体效果的必要保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就提出要走制度建党的道路。用 科学的制度推进党的建设,是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党的建设的新 要求。科学的制度首先是一个系统。制度是由全部制度要素连 接起来的。用科学的制度加强党的建设,需要在党的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中提炼制度要素,并通过 相互 互连接而成为一个系统。这样,党的建设才能在整体上取得效 果。其次,科学的制度需要注意实体制度与程序制度的统一。 党内的实体制度是党的制度体系中的主干,但实施实体制度

8、需 要相应的程序制度来保证。因此,用科学制度实施党建的新部 第 5 页 署,既要完善实体制度,更要构建程序制度。最后,科学的制 度需要强有力的执行来保障。制度是正规则。如果没有强大的 执行力,党内的潜规则就会发挥作用。当前党内的制度体系已 经建立,关键是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要通过制度的执行,把党 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落到实处。 第三,运用科学的方法是提高党建整体效果的重要手段。 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一方面,党的 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统筹兼顾。党内民主与社会民主、党 内和谐与社会和谐、城市党建与农村党建等方面的关系是相互 联系和相互促进的。用统筹的方

9、法推进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建 设,可以促进党建新的伟大工程与党的伟大事业的协同发展;另 一方面,党的自身建设也需要统筹。党的阶级性和人民性、党 内民主与党内集中、党员的权利与党员义务、党的领导与党的 执政、党内的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党内教育与党内惩处等方 面的关系也是矛盾关系。运用统筹的方法处理党内的矛盾关系, 必然会提升党的建设的整体效果。 三、紧紧抓住党的建设的着力点,确保党的政治目标的实 现和执政基础的巩固 落实党的建设的总部署是实现党建总目标的重要步骤,而 实施党建总部署则需要抓住党的建设的重点。十七届四中全会 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部 署,按照党章的要求,着眼

10、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第 6 页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 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 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 四个“着眼于”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新重点,也是推进 党建新的伟大工程更具体的前进方向。 第一,党的建设要关注目的性。党的建设是为政治路线服 务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 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 ”当前,党的 建设要聚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致力于全面落实科 学发展观,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第二,党的建设要增强有效性。党的执政能力建

11、设和党的 先进性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主线。实践证明,党 的先进性是靠执政能力支撑的。党的执政能力有多强,党的先 进性水平也就有多高。没有执政能力支撑的先进性往往是一个 符号。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 彰显了党的建设的有效性,定位是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三,党的建设要赢得合法性。合法性是指人民群众对执 政党的认同。加强党的建设,要通过自身形象的塑造,赢得人 民的高度信赖和认同。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最大的 优势是联系群众。因此,加强党的建设,要始终把赢得合法性 作为一个基础工程。 第 7 页 第四,党的建设要提高自觉性。加强党的建设,需要全党 特别是党的干部的高度自觉。对党的建设的高度自觉来自于全 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崇高的使命感能使党员干部以昂 扬的精神状态规划好党建工作,而强烈的责任感要求党员干部 扎扎实实地做好党建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