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5160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近年来,我国中学生的抗挫折素质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中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的呼声也日益强烈而迫切。因此,我们要重视对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培养,采取有效的策略,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采取有效的策略做好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就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一、帮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学生积极向上,克服困难,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学生遇挫时,自尊心十分脆弱,特别需要保护,班主任要对其进行心理引导,忌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将其“拒之门外”。人只有以坚定的信念作支撑,才能不屈不挠,持之以恒。因此,在

2、遇到挫折时,要有信心,有意志,坚定信念,承受挫折,接受考验,迎接胜利。班主任要注重德育渗透,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历史伟人奋战的影片等活动,让学生看到他们那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强的信念,以及面对困难和敌人的坚韧不屈的性格,引导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念、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从而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力。 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 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教师要从理论学习和生活经验上对学生加以引导,使他们认识到,挫折是学习和生活中的正常现象。同时还应该认识到,一个人一生中经受一些适当的挫折,并不完全是坏事,因为挫折可以磨砺人的意志,提高扭转逆境、克服困难、适应社会生活的

3、能力。要教育学生遭受挫折时,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分析它,解决它,摆脱它。不断积累挫折经验,正确归因挫折,学会用转移、宣泄、补偿、升华等心理防卫机制来消除受挫折后的不良情绪,只有这样才能不至于被挫折击倒。 三、加强心理辅导,提高受挫心理素质 心理辅导是促进中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和切实手段。班主任应加强学习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教育素养,经常以书信或面谈的形式对存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个别咨询指导,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以缓解其心理紧张和冲突,提高其适应能力,维护其身心健康。通过心理咨询,不仅可为遭受挫折的学生提供心理宣泄的场所,而且能使他们学会正确地认识挫

4、折和掌握应付挫折的策略。 四、创设挫折情境,积累受挫经验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遭受挫折的经验对挫折的承受力有很大影响。现在的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大多都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有对抗挫折的经验,一旦遭受挫折和打击,就会产生消极心理,惊慌失措,承受力很低。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力,这就要求班主任应有目的地、精心地创设挫折情境,让他们体验各种挫折。 五、教会学生抵抗挫折的具体方法 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习方面、人际方面、适应方面的心理辅导。可指导学生自学心理指导读物,有针对性的进行自我教育与心理训练,培养良好个性品质,锻炼心理能力。重点传授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重在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实践中

5、灵活运用,不断总结提高。如:自我安慰法、倾诉法、补偿法、调整目标法等。 六、因材施教,方式适宜 挫折教育是学生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它能起到赏识教育所达不到的效果。但要注意不同年龄、环境和性别的孩子在心智发展上存在着较大差异;相同年龄、环境和性别的孩子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要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要选择相适宜的挫折教育方式。 七、家校联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班主任可以通过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家长培训班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理解挫折教育的本质,取得家长的共识。同时,还可向家长传授挫折教育的相关知识及方法,并对家长提出具体要求,使家长正确认识自己在挫折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e极配合学校开展挫折教育,避免出现家庭教育抵消学校教育作用的现象,使家校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八、结语 综上所述,抗挫折的培养有利于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进步成长,并且对往后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育和成熟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以有利于中学生们的学习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