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随笔写作教学指导操作策略.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5303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随笔写作教学指导操作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学生随笔写作教学指导操作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学生随笔写作教学指导操作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随笔写作教学指导操作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随笔写作教学指导操作策略.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随笔写作教学指导操作策略 随笔写作教学通过学生的观察、感悟,以及评改、交流,不仅可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更能让学生学会感知和思考,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并培养其“责任意识”和“科学理性的精神”,从而极大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样,不愁写不出主题鲜明、思想深刻的高考作文来。 随笔指导不拘形式,可以运用多种指导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讲解,借助板书和课件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方法。随笔写作仍然有很多知识技能需要通过讲解传授给学生。比如:观察和反思生活的技能、积累和提取素材的技能、联想的技能、提炼主题的技能、运用和加工材料的技能、各类表达方式和

2、手法、驾驭语言的技能,等等。 讲授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精心选择讲授内容。要选择对学生写作实践确实有效的知识和技能,不要灌输枯燥烦琐的理论知识;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不要脱离学生的写作实际。二是要控制讲授的量和时间。量不宜大,不能太多太杂,要坚持“一课一得”的原则。“以写为主”,讲授不能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三是要讲练结合,要杜绝“所练非所讲,所讲非所练”的现象。 启发法 启发法是教师通过询问、提示、点拨等方式促进学生领悟知识、获得技能的方法。启发法的优点是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十分自然,符合认知规律。 启发法对随笔写作教学具有突出的意义。平时教师对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困惑常常

3、关注不够,而这些困惑往往影响着学生写作的兴趣、动机和最终的质量。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写情”,通过启发,促进学生建构知识,发展技能,开拓思路,顺利写作。 启发法实施的关键在于相机点拨和追问。 我们通过随笔批改、调查了解、课堂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写情”,这包括平常写作的困难、具体写一篇文章前和写作中的困惑。学生的难点在不知写什么,对此,我们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的感动点、思想的触发点。追问是启发法的具体实施办法。追问主要是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经验和将有经验之间搭起桥梁。要设计好一连串的问题,问题要有层次,有梯度。 示范法 示范法是指教师呈现较好作品作为范文供学生学习借鉴,以促使学生习得技能的方法。示范

4、法的优点是直观、可操作性强,更容易促进学生习得技能。 首先,精心选择示范作品。包括名家经典随笔、教师随笔、学生优秀随笔。名家随笔显示了大家风范、成熟技巧、丰厚学养,取法乎上,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教师随笔更有针对性,集中体现了示范性,更具有学生仿效的价值。其次,总结范文中值得学习的写作特色和方法。 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师生、生生围绕问题,独立钻研,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补充或争论,以获得新知、提高认识的方法。讨论法的优点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集体智慧优势,互相取长补短,积极发现新知。 在随笔写作教学中,我们广泛运用了讨论法。教授新知识和新技能后,让学生讨论如何在随笔写作中运用这种技能。讨论应时注重实效性,不纸上谈兵。即便讨论具有理论色彩的问题,最终都落实到了实践上。因为中学生随笔写作重点是写作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坐而论道,只研究理论。不但落实到了实践上,更要提出可供操作的建议,就是到底“怎么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