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道德焦虑产生的外部成因探析.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5461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道德焦虑产生的外部成因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生道德焦虑产生的外部成因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生道德焦虑产生的外部成因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道德焦虑产生的外部成因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道德焦虑产生的外部成因探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道德焦虑产生的外部成因探析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不段加快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转型带来丰硕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对道德领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人们感到亲切、天长日久的创造成果被破坏了,旷日持久的混乱和焦虑的日子继之而来。W.H.奥登因此称我们的时代为焦虑的时代。”1中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受到外在和内在原因的影响,大大增加了其遭受道德焦虑情绪影响的几率。中学生是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中学生的道德焦虑表现在不同的方面,具体来说有道德意识焦虑、道德情感焦虑和道德行为焦虑,对于中学生道德焦虑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进而提出解决的策略,有着重

2、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道德焦虑的概念界定 焦虑源于希腊文ayoula,有苦闷的意思。我国古代多以“虑”、“忧”、“患”等字词来表示焦虑,论语?卫灵公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学而篇中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等,也有焦虑的意思表达。焦虑是个体情绪和内心感受的一种外在表现,过度的焦虑会使人产生不好的情绪情感体验,持续的焦虑是一种威胁个体身心健康的不良情绪反应和不适内心感受。 道德焦虑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焦虑,但这种焦虑不同于心理学上所讲的焦虑,其性质不完全是负面的,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所引起的道德焦虑是一种正常的焦虑。道德焦虑是焦虑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道德焦虑是指个体

3、因外部道德环境的变化,根据良心对自身道德意识或道德行为与内心的道德标准相冲突进行审视和判断时所产生的紧张、担忧、不安等复杂情绪。“这种焦虑是由情感联结引起的,不是生理遗传症,也不是实验性神经症,而与个人生存的基本价值如理想和信念等有关。”2 中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道德焦虑情绪的产生也是不可避免的。道德焦虑产生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就其正面原因来讲,适度的道德焦虑可以为中学生提供忧患意识,促使中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规范中学生的道德行为;当其道德行为背离道德规范时,适度的道德焦虑会提醒中学生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就其负面影响而言,过度的道德焦虑会给中学生带来负面的情绪体验

4、,譬如烦躁、纠结、不安等等,严重者甚至会产生抑郁的症状。因此,应当保持适度的道德焦虑,这样才是有益的。“所谓适度的焦虑是与危险情境的真实威胁相称的焦虑。”3 二、中学生道德焦虑产生的外部原因 中学生道德焦虑的产生是综合因素造成的,究其根本原因来说由于外部的道德环境与中学生内部的认知和行为不协调所导致的一种矛盾状态,这种矛盾状态的产生既有社会转型所带来的道德环境变化影响,也有中学生自身道德认知局限,道德信念不坚定,以及道德实践欠缺的因素。总之,中学生道德焦虑的产生是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的道德焦虑是指一种向内的感受,是对自我理想、自我现状、自我价值与意义的失落与迷茫;另一方面

5、道德焦虑是针对人与他者的关系以及人与他者的关系中形成的意义观和价值观而产生的。”4 中学阶段是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高峰期,在这一时期内,中学生对与社会的认识和对自身社会化的需求有着强烈的渴望,在中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就会受到社会大的环境的影响。然而,社会转型引发了道德环境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引发的精神危机也随之而来,政治体制、社会心理、价值观念等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学生对于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成果不能很好的进行理解,受这些负面成果的消极影响,中学生在道德方面很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道德情感是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而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产生的一种爱憎好恶的情绪体验和态度倾向,表现为个体品德构成

6、中的一种稳定而持久的情感定势。”5社会转型时期是众多社会思潮的活跃期,不同价值导向主导下的个体会遵循不同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这也会给中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不到位就会导致其他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争话语权的局面。中学生的价值观处于树立的阶段,在道德认识方面还不够成熟,多重价值关的相互影响会致使中学生陷入选择的迷茫,进而导致道德焦虑的产生。 “中国社会当前的道德困境是由“泛道德化”和“去道德化”两种现状的扭曲而成。一方面是不着边际、不能起到实效的泛道德化;另一方面是行动意图和社会后果之间曲折蜿蜒的关系所导致的去道德化,两方夹击,道德焦虑自然就会产生了。”6在这样大的社会环境下,中学生受到“泛道德化”和“去道德化”的消极影响,很容易产生道德焦虑。现阶段,“道德滑坡”现象时而会出现在公众的面前,这与中学生所接受到的道德焦虑是背道而驰的,在“去道德化”的社会背景下,中学生道德行为的选择面临两难的境地,因为道德行为的实施后果在一定情况下存在风险。另一方面,对于道德榜样的宣传不贴近实际,缺乏主体性、情感性和针对性,让中学生觉得追随道德榜样望尘莫及,“泛道德化”道德中学生对于道德行为的选择存在偏差。总之,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受到“泛道德化”和“去道德化”的影响,中学生很容易产生道德焦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