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备考指导意见.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8906 上传时间:2018-12-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备考指导意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备考指导意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备考指导意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备考指导意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备考指导意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备考指导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备考指导意见.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备考指导意见初三年级下学期,相当长的教学时间,是在组织学生进行中考备考复习。为利用好这段宝贵的时间,让学生把握住这一次再认识、再巩固和再提高的机会,提高复习的效果,特制定本复习备考指导意见。一、昆明市中考试卷的研究:1、昆明市中考试卷的内容结构:由六块知识组成。力学:34分(加、减2分) 电学:34分(加、减2分)热学:12分(加、减2分) 光学:8分(加、减2分) 声学:2分小粒子与大宇宙、信息、材料、能量和能源:10分(加、减2分)2、题型结构: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16分(8题);填空题20分(9题左右);作图题与实验探究题34分(5题左右);综合题30分(5题左右)。

2、全卷试题在28题左右。3、难度结构:易、中、难三种档次占分比例 7:2:1。二、近几年昆明中考试题分析:昆明市初中升学考试试题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考试命题立足于学生学习和生活实践,以学生熟悉的现象、事物创设问题情境。体现了应用性、时代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近几年中考试题特点:1、试题兼顾了基础性和选拔考试的功能。近几年中考试题的基础题注重了初中阶段对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从光学、声学、热学、电学、信息时代,材料世界,能量和能源几个部分进行考查,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方面的考查,考查较全面。如08年试题第2、3、4、6、10、11、12、13

3、(第一、二两空)、15、16、17、18(第一空)、19、20(第二、三小题)、21(第二、三小题)、22、23(第一问)、24、25(第一问)、26(第一问)、27(第一问)等近60分的考查内容属于基础题,只要愿意学习的考生应该都拿到了这部分分。体现了难易分布中6的比例要求。试题1、5、7、8、9、14、20(1)、21(1)(3)、23(2)、25(2)、26(2)、27(2)、28(2)等31分的考查内容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对考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及能力的要求相对要高一些。试题13(3)18(2)25(3)26(3)28(1)等11分的考查内容,需要学生对知识做到灵活应用才能正确解答,对学

4、生的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2、进一步注重了实际背景的创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试题的设计,注重了实际背景的创设,注重联系科技实际、生产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不是人为编造一些事实上并不存在的情景。试题从生活中的现象、事物创设情境,考查知识。如06年昆明市题10题:昆明地区每年从2月份到雨季节来临,植被非常干燥,容易发生森林大火。造成植被干燥,除了降雨稀少外,主要还因为 和 加快植被中水分的蒸发。考查影响蒸发的因素。这些题目的设置,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现象,热爱生活。08年试题中有实际背景的题为:3、4、5、6、7、8、9、10、11、12、

5、13、14、16、17、20、21、22、24、26、27、28。3、注重试题的创新。要能够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分开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试卷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原始创新试题,或改编得很巧妙的试题。原创试题情景新,在考查考生的能力方面有很好区分度;改编得好的试题,让人有情理之中,预料之外的感觉,这类试题概念性比较强,如果学生对知识没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就容易出错。08年原始创新的试题,共有5题。如13、18、22、23、24、26、28。这些试题的情景比较新,但知识落点却比较低,是学生知识和能力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4、针对教学中的弊端命题。众所周知,考试对于教学有很强的导向作用,08年试题在发挥考试

6、正确导向作用方面突出在以下几个试题:(1)针对死记硬背而出的题:如18题,如图的电路中,R1R2=35,那么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I1I2= ,电压表U1 和U2 的示数之比U1U2= 。本题出错较多的是第二空,如果学生只是记住了电压比等于电阻比,对知识不求甚解,那么必填错误答案35。(2)针对题海战术而出的题:如25题,如图所示电路,R2=3,R3=6当S 、S 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A;当S 、S 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1)求电源电压;(2)请用两种方法求出电出电阻R1的阻值。(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这个题如果只是求一求R1的阻值,难度不会才有0.41,但由于要求用两种方

7、法求解,在解题方法上进行了开放,试题变难了。(3)针对教学中基础知识不落实而出的题:如20题第一题刻度尺的读数,虽然近几年都在考,但08年偏偏出了一个准确值、估读值都是0的情况,以考查学生是否真正弄懂了刻度尺的基本读数方法。5、注意体现五个方面的意识:(一)是安全意识。如06年第3题,安全用电规范。又如08年第4题,虽然是一个改变内能方式的试题,但高速公路上超载货车屡屡肇事的元凶多是刹车片失灵,试题这样设置情景,目的就是要引导教学从科学的角度思考一些社会问题。(二)是效率意识。如06年昆明市试题26题,火力发电的效率的计算。(三)是判断大众传媒科学性的意识。如04年下面是摘自报纸上的几则报道,

8、这几则报道说法正确的是:A.老建筑中导线的绝缘层老化,容易造成短路,引起火灾,应及时更换B.石龙坝水电站全年发电量是4000万千瓦/小时C.由于汽车超速行驶,惯性变得很大,容易造成刹车失灵D.一台容声牌家用电冰箱年节约用电5000度(四)是能量意识。能量、能源是课程改革中体现的一大主题,近几年在这方面的题型体现很多。如06年1题、8题、9题、26题等都从能的角度进行考查。(五)是环保意识。如热机工作造成的污染,水污染等题型在近几年的试题都出现。6、突出体现课改理念。考试中能够体现的课改理念,主要是借助科学探究七个要素中可以考察的五个要素。08年考查了分析论证、评估、设计实验、猜想与假设。如22

9、、24题考查了分析论证;22题考查了猜想与假设;23题考查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23、24题考查了评估。7、进一步加强对实验的考查,注意将做过实验和未做过实验的考生区分开来:近几年来,中考试题对实验的考查分值从过去的26分左右提高到34分左右。实验的考查力度得到加强,实验题的考查形式也较灵活,不仅考查课本上的实验,还考查课外的探究实验,不仅考查实验的现象和结论,还考查进行实验的科学探究其他环节。如06年的19题、对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实验题是课外探究的一个问题。20题:根据报道材料, 送石油液化气汽车发生泄漏,用潮湿的纱布睹住一题。考查了科学探究的猜想和假设环节。实验题考查了学

10、生的探究能力,从而引导学校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08年的23题在于引导教学要重视实验过程的教学。8、注意初、高中教学的衔接。比较典型的如08年的13题第三空,这个填空题对物体的受力分析以及力和运动的关系要求较高,而这个问题也是学生一进入高一就要碰到的一个难点。9、注意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如08年的22题、23题,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提供的现象,进行猜想、评估,考察了学生观察、实验、和评估的能力;08年的24题是一个科学思辨问题,学生要能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果,对学生分析论证的能力要求较高;08年的28题则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近几年中考题中的

11、重点知识点:1、光学:反射、折射的现象及作图、凸透镜成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色散等。2、声学:声音的产生、传播。乐音的三要素,减少噪声的途径等。3、热学:分子动理论、物态变化(汽化、熔化、液化、升华、影响蒸发的因素等)、温度计的读数、热量计算、热效率、热机等。4、力学: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效果、机械运动、测力计、天平的读数、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二力平衡、惯性、速度计算、密度计算、压强计算、大气压的应用,机械功、功率的计算,浮力计算、简单机械、机械效率。5、电学:电荷间的作用、电路故障及分析、导体和绝缘体、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电路计算(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等效电阻)、安全用电、家庭电路、

12、磁体、电磁感应、通电螺线管(右手螺旋定则)等。6、小粒子与大宇宙、信息、材料、能量和能源:能源的分类、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微粒的大小尺度、电磁波的传播及计算、超导体、纳米材料等。四、中考的热点:随着课程改革和创新的深入。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出现了阅读题和科技发展成果及社会热点为背景的试题:1、以生活实际及相关报道为背景的试题:近几年,昆明市的中考题都有与相关报道为信息的试题:如05年的欧洲航天局发射的惠更斯探测器;06年的石油液化气泄漏,用潮湿的纱布睹住等报道材料为信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信息加工、分析,解决问题。2、以科技成果和社会热点为背景的试题:以体育运动会(奥运会)、节水、节

13、电、节能、环保等社会热点及卫星发射的科技成果为背景进行命题。如06年26题结合十一五计划为背景,煤耗降低问题进行命题。25题以三峡围堰爆破为背景进行命题。这些题目的出现引导教学要关注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及科技发展。五、对复习教学的几点建议1、扎实双基:对于平时过于重视知识的重复训练,热衷于题海,不注意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学习,忽视能力提高的学生来说,在中考中就很难取得好成绩。所以应把基本物理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学习放在首位,注重对它们本质的理解,注重知识来龙去脉的学习,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练习有两个作用:一是检验学生学习掌握的情况;二是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明确了这个作用,教

14、学中才不会犯以练习代替知识的错误,做练习才不会步入做题-对答案的套路,整天沉湎于题海而不能自拔。做题不是答案对了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认真分析做题过程中的得失,同一个题目还有哪些解法、可能有哪些变化、属于哪种基本解法,要在一个题上做足做够文章。这样才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能力的作用。2、知识的落实仍需加强。初中知识就这么一些,关键是要落实,同学是否真正懂了,做练习能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来。一道题往往是某一点卡住了就做不下去,只要旁人点拨一下就没有问题了。所以作题过程中要养成先复习知识后做作业的习惯,树立独立完成作业的意识,这样才能检验是否真正懂了。否则,平时好像懂了,但一到考试就出问题,出现

15、了都学懂了的假象,使错误未能及时得到纠正,问题越积越多。3、科学语言的表述仍需加强。每年的中考试题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文字表述题,简明扼要、准确是理科文字表述题的要求。要通过平时的训练达到上述要求。4、08年中考中两道教材上实验的改编题得分率都不高,反映出学生基本实验掌握得不好。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实验结果,也要重视实验过程的教学,对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多问几个为什么,要用科学探究的思想去统领实验,在实验中尽可能的体现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5、努力克服满堂灌现象的发生例如在液体压强的教学中,对于固体、液体的压强和压力谁先谁后的问题、电路计算中应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时张冠李戴的问题、浮力计

16、算的三种方法、电功电功率计算中,公式P=I2R和P=的适用范围等等,应在学生自己解题的基础上亲身体验感悟,师生共同总结得出。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刻骨铭心的记忆吗?所以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是要讲究方法的。教学应在如何将教师的教学目的巧妙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上下工夫,特别是在巧妙二字上做好文章。总结方法和规律,越具体越好,忌空洞说教。如电路中的张冠李戴问题,教师可以在解题中有意识的犯一下这个错误,让学生来纠错,学生就容易明白什么叫张冠李戴。6、例题选择重量轻质复习课应着重在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而有的教师对例题的选择缺乏针对性、典型性,一节课罗列了几个

17、、十几个题作为例题,而这些题目相互之间的几乎没有关联,让人感觉例题的教学就是一堆题目的讲解,没有层层递进,先易后难的过程,让人看不出教师究竟要达到什么教学目的,学生就可想而知了。如电路计算应该从最基础的题到开关控制的电路到滑动变阻器控制最后到开关、滑动变阻器控制的电路。7、复习课应着重在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基础上的再学习作为复习课教学,哪些是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哪些是学生还没有掌握的知识,作为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可以采用个别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及时作调整。对于学生答不上来的问题,强调一下;而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则可以少讲略讲。讲解例题之前,有时需要对知识进行复习、梳理,但此时应特别

18、注意,一定要以学生为主,切忌老师主导过多,甚至完全由老师包讲到底,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结果造成知识疏理累赘,复习重点不突出,未能达到复习课的要求。8、应善于从解题过程中总结解题的一般方法复习课教学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要通过精讲精练帮助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以知识为载体通过方法的教学达到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所谓一般思路和方法就是要具有普适性,即对于大多数题目都适用的思路和方法。但有的教师不能很好的把握住这个要求,热衷于总结一些只适用于某类题甚至某个题的解题方法,并且作为一个规律要求学生记住。总之,在复习教学中要控制好难度,拓宽知识面,复习课要体现知识的拓宽,思维的拓宽,要在知识的广度上做文章,促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一个显着的提高,力争让学生考出理想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