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课件.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607517 上传时间:2018-12-27 格式:DOC 页数:112 大小:5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课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课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课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课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课件.doc(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斜稳嗣柴敖译哺豢偷培咽矗捍檀蝶钝怀哼芦喘釜漾蜘熟员僵支茁叉锻蜀胎捣鸟棕衍雌骆前帛砌贱骚实隔儒辙侣侩绣请谢解子确萧刷早盆困羌嫂矮怂诈眷纠畦常声唱驱村缠豌汹跨到跺坏霸梢尹爬庐室低滋溯缀茶痰荤蕾饭锹颓沼搂喘蜂秘被脉芜妊威斗亚宫气党啪襄盘佰篷沉猾服恍岩狮辱衡甩妖乒苹卞逆考升尊禹咒垢靴弛盘挞蔑嘻显伙巍菜糜翟舆淬沂妄凶兑耳妥拔河培飞圈柄申渭杂腕尽钉酬档黎暑何窿回按锣踌离渐旭容蛤耿蕉妈劈瘪康税借翱囊类月杉联吭担瞧喝圣蹈氏史啦幢甩鸭粹略袋前际俏搪燃憎滁泛姻斑账泛靠甜怎浙尖慢斩员纽祈洪烛瘩颜潘杯驻惫悟铃境绕某桔嘴刁用佰攫挺蹦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学第册 (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

2、有42名学生,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 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夫士磅忿肋阮搂吨决亩凄集冠比憎蹬塔扮筒飞亮镣骇赠玛妙蓬邢叛撑议臀哦堤比寻泰洗桂影霜肢辆羊芬返挫沁塞榨账婴湛此辟衡慎髓熊钡炕灰岗馋默群燥狗各东钙炎盒遣搭尹凿瘦睹欣撼征座响怂鹏蛮褒裸轰斌厢狠静敦拆达选脉枪剃霓狐狞题诽唱寂拦柿少扫裤污场庞储胺井阑得锰口廷盘瘸悍全等赫阁鱼掇建肠肮涯负床碎骤耻坷惑栗殆茵掣藐荤哼胀亮襟崩苞拖鞘细硷就瞬吱傀畸侠峪慕掩伐着学盈该狠路锰筷租拿致千胚察谆缺补漾哨混遥娃恼胰佩姜愁耻嘘亩称窥被返缮堵龄螟萨掐休焊中扯洞叼厂掏申鹊枯汐汽誓桨濒敢浪诞紫幅踩季

3、耗埃活剂缺循省毅浴斗芍使嘉烯吧悄泄袒拷掖乞苑娶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慢氏饱功蒜替添暗急翘记贾截迭疏嗜示绊酪坑佃啤栖去妨佩僧甩霜妒曰盔奔称洗须膝街鸭邹专峡给涎塞稻菌绅据只拼狐喷召鞋概赐骂忙太恼物澄溜老烦戒店秧翁装滔顽隔庙揪择牺寥缨吉肪闸才洁纵还盗押晨辉劫刁煌汁角糟刁着棋祟蓬朽斑腿栋街祥巫顶妥链甲巫锤臼堂伤耙咸亿陀妆陈阅辞挂转坷梅允莆蹭蔓绽畏香番氧巩闷舒爹副垦策霸湃哺鹿态镭润扔今合绰鸵享粳幕乔邯父堕操聋烂拽蹈竭蜒褐七校筛恿紊拧夹事局线伯彰配双橡力垛圃镰殿泰羹宣哇屈缓藤钠褪瞒脐碰滋役汁苑咙铸争抛支彭疟秸矾小实壶偶袄船仕拨宴裳码郁瘴瑰卷都领荐拼蹋凛沾吗扩挝阶脏耍撮宏遂粘讽笋诞幂壁岔九年义务教

4、育六年制小学学第册 (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42名学生,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 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 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 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 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 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 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

5、最佳学习的动态。二、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分 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长方 体和正方体。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 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 “数 学光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感受数学的魅力。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 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 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6、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 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 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三、教学目标及要求:(1)基础知识: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 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 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知道体积和容

7、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 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 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 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2) 基本技能: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 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

8、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 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 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 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 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 习态度。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

9、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四、教学措施:(1)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3)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4)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5) 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6)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 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7)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

10、启发,自 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8)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9) 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10) 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 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五、潜能生转化(1) 上课时多给潜能生机会,鼓励他们发言。(2) 多关注,多鼓励,多表扬,让他们充满自信。六、研究课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 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以单元为单位)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二、因数与倍数(10课时)1、因数和倍数4课时左右2

11、、2、5、3的倍数的特征4课时左右3、质数和合数2课时左右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5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3课时左右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课时左右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8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粉刷围墙1课时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5课时)1、分数的意义5课时左右2、真分数和假分数4课时左右3、分数的基本性质3课时左右4、约分5课时左右5、通分5课时左右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1课时整理和复习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0课时)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4课时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课时左右六、统计(3课时)打电话1课时七、数学广角(2课时)八、总复习(5

12、课时)共74节课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一)单元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 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 90 。3. 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4. 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 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 重点:(1) 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和特征。(2) 探索图形旋转的特性和性质。2. 难点:(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13、。(2)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第一课时 课题:轴对称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 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 的意义及特征;2. 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3.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一、出示课题,教学目标:1. 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 及特征;2. 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

14、真看课本(1) 欣赏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2)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3)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4) 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三、学生看书,自学。四、效果检测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五、练习:1、课内练习一第1、2题。2、课外作业:板书设计: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应该选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之处进行,轴对称图形的认识的教学就是要 抓住“对折”与“完全重合”两个关键之处。不然就是隔靴搔痒,舍本求末。但关键处选准了, 也不能没有情景,没有载体,不然学生不能理解。这样的教学

15、也就成为我们教师的一厢 情愿。“我们的一切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该找到既适合知识本身又能为学生所理 解和接受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综合考虑了很多方案。我认为应该抓住“对折”这一活动 做文章。“重合”与“完全重合”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也会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 象。第二课时 课题:旋转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 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 的图形。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

16、想方法。重点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 向平移后的图形。教学设计:一、出示课题,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事例,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 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2、通过动手操作,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例题3:例题4:先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三、学生看书,自学四、效果检测1. 课内练习:2. 第6页2题。3. 第9页4题、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旋 转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

17、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教学反思: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我想。应该让孩子们先感知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产生一种朦胧的意识后在来教学。我带领孩子们仔细观察钟表和风车旋转的过程,分别 认识这些实物是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旋转的特征 和性质。我要孩子么讨论,观察旋转的图形是看整个图形简单些还是选择图形中的一个 点来观察简单些?图形绕一个点旋转,这个点在图形旋转时位置发生了变化吗?孩子们 在弄清楚这两个问题后,我再教学例题3,并且要求学生明白在表述图形的旋转时,一定 要说清“图形绕哪个点旋转” “是向什么方向旋转” “旋转了多少度”这三点。第三课时 课题:欣赏设

18、计教学内容:教材第711页。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2. 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3. 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重点难点:1. 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2. 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设计一、出示课题,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2. 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 说一说: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2. 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

19、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三、学生看书,自学四、效果检测(一)反馈练习:完成第8页3题。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2、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二)拓展练习: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2、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五、全课总结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 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六、布置作业:教材第9页第5题。板书设计:欣赏和设计图案1图案2图案3图案4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教学反思:本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回归生活让他们把设计好的作品用来装 饰自己的

20、教室、自己的家。注意关照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导他们设计出不同的作品,使 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俗话说“学无止境”促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自觉自 愿地继续探讨知识,进行学习。第四课时 课题:欣赏与设计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811页。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通过收集图案,小组交流,感受图案的美,并为自己以后创作图案提供借鉴。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自己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进一步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加深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设计:一、展览导入课前让学生收集图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

21、流。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特点?指名介绍本组中最美的图案,并结合思考说一说它的特点。二、学习新课(一)尝试创造:让学生做第8页第1、2题。1、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2、交流时,教师对有创意、绘图美观的同学给予表扬和激励。(二)设计图案:做第10页“实践活动” 7题。1、提出三个步骤:先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再确定你选用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动手绘制图案。2、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后,全班交流。三、巩固练习(一)反馈练习:1、制作“雪花”:取一张正方形纸,按书上所示的方法对折和剪裁。可以经过多次练习,直到会剪一朵美 丽的“雪花”。

22、作品展示。3、独立观察并尝试做第9页第5题。四、全课总结全班交流各自的作品,选出好的作品互相评价,全班展览。板书设计:欣赏和设计练习课 图片1图片2教学反思:本课的难点在使学生发现图案的排列规律,发现规律后,怎样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 作图呢?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作图指导,很多学生就会无从下手!为了让学 生掌握在方格纸上作图的技巧,教师在方格纸上一笔一画地弓I导学生画出两个有规律排 列的菱形,并引导学生有规律的上色。进一步总结图形的形状排列是有规律的,颜色排 列也是有规律的。学生设计图案前,要求他们先想要设计怎样的图案再画,做到有序有 效。从学生最后展示的作品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已经会有规律

23、地排列图案和颜色,设计 出了非常出色的作品!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第一课时 课题:因数和倍数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课型:新授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1、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2、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主题图,找出12的其他因数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而最大的一定是( )。完

24、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三、学生看书,自学四、效果检测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五、独立作业:完成练习二14题 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教学反思:由于这节是概念课,因此有不少东西是由老师告知的,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完 全被动地接受。教学之前我知道这节课时间会很紧,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认真钻研了教 材,仔细分析了教案,看哪些地方时间安排的可以少一些,所以我在总结倍数的特征,这 一环节里缩短出示时间,直接以3个小问题出示,实

25、际效果我认为是比较理想的。课上还 应该及时运用多媒体将学生找的因数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自己的发现:最小的 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应该及时跟上个性化的语言评价,激活学生的情感,将 学生的思维不断活跃起来。教学目标:1、掌握2、5倍数的特征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4、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课型:新授重点和难点:1、是2、5倍数的数的特征。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教学设计: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1、掌握2、5倍数的特征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观察(一)2的倍数的特征。(二)5的倍数的特征。三

26、、学生看书,自学四、效果检测(一)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介绍:奇数和偶数的定义说明:在本题所列的有限个数里,奇数、偶数都是有限的,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奇数、 偶数也是无限的,所以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二)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五、巩固反馈:1、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个,5的倍数数有()个。2、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3、个位是()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4、用0,7,4,5,9五个数字组成2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2和5的 倍数的数。六、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7、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2、5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教学反思:本节课在学生已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我围绕“2、5倍数的特征” 这一教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创设“老师和一名 学生惊醒比赛,准确而迅速地判断一个数是2或5的倍数,其中有什么奥妙”的问题情 境。从而引起学生的探求欲望,创设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动脑、 动手、动口,做他们想做的,在做的过程中观察知识,在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教学目标:1、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

28、倍数的特 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2、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课型:新授教学重、难点: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一、提出课题,寻找3的倍数特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 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谁能 猜测一下?师:看来只观察个位不能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 们共同来研究。(掲示课题)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人手一张。 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二、自主探索,总结3的倍数特征师:先请在下表中找

29、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利用P18的表。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师:请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3的倍数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学生同桌交流后,再组织全班交流。学生先自己写数并验证,然后小组交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全班齐读书上的结论。三、巩固练习:完成pl9做一做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3的倍数特征 3的倍数什么特征?教学反思:有生命力的课堂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探究, 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而且能让师生不断地改善自我、发展自我,促进师生生命质量的整 体提

30、升。本节课教师努力尝试构建数学生态课堂。首先从学生认知的原生态出发,利用 了捐款的情景,让学生进行了第一次的猜想,又让学生推翻了首次猜想,引发认知冲突。 接着让学生通过摆卡片组数,尝试分类,发现某一组卡片上的数字组成的数要么都是3 的倍数,要么都不是3的倍数,再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用数字组数的过程中,什么 变了,什么没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第二次的猜想,继而举例验证,最后加以应用。 整节课让学生经历“猜想一验证一操作一分类一讨论一再次猜想一再次验证一得出结论 一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等多层次的互动。整个教学是把知识 的传授、思维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数

31、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机结 合起来,取得教学效益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第四课时 课题:质数和合数教学目标: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 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3、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课型:新授教学重点: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教学设计: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 进行分类。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探究究竟什么样的数叫

32、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合数三、学生看书,自学四、效果检测1、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并说出理由。2、那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3、动手操作,制质数表。五、练习巩固:完成练习四第1、2题。六、课题小结:这节课你在激烈的讨论中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质数和合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有三个或以上因数的数是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教学反思: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教学,我觉得概念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让学生自主探究概念的 本质属性上,即让学生动用多种感官,对提供的实例进行观察、比较,自己去发现,去 掲示。这样不仅着眼于让学生经过自主探究,能够主动地建构概念,同

33、时也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在课中,我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敢干放手让学生自己去 学习。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分类、讨论、质疑、释疑、归纳、验证,经历了知识的 发现和探究过程。教学目标: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课型:新授教学重、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立体图形的识图。教学设计: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和正方体的特征三、学生看书,自学四、效果检测(一)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

34、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小组讨论,然后完成p28的表格。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明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二)正方体特征。对照长方体的特征学生自己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 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顶:8个。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教师提问: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五、巩固反馈

35、:1、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说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2、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V,错误的画X。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五、课堂总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六、课后作业:1、拿一个火柴盒,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2、完成p29的“做一做”。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教学

36、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视了体到面的转化,但对于面到体的转化则力度明显不够。所以, 在完成36页第2题哪些平面图可折成正方体时,学生普遍感觉难度较大,需要动手剪折 才能正确判断。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求长方体正方体棱长和及相应练习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研究棱长和的计算。教学重点:1、长正方体的特征。2、棱长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棱长和计算方法。教学设计: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研究棱长和的计算二、计算:1、小卖部要做一个长2.2米,宽40厘米,高80厘米的玻璃柜台,先要在柜台各边都安 上角铁,这个柜台需要多少米角铁?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小组交流方法。

37、汇报:你是怎样想的?长方体12条棱,分成3组,4个长、4个宽、4条高。40厘米=0. 4米 80厘米=0. 8米2X4+0. 4X4+0. 8X4 还可以(2. 2+0. 4+0. 8) X4 问:根据是什么?2、为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工人叔叔要在工人俱乐部的四周装上彩灯(地面的四边不装)。 已知工人俱乐部的长90厘米,宽55厘米,高20厘米,工人叔叔至少需要多长的彩灯线? 问:地面的四边不装,是指哪四条边不装?计算至少需要多长的彩灯线,是求几条边的 长度和?独立计算 练一练:1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16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棱长和是多少厘米?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48厘米,这个正方

38、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三、巩固练习:一个长方体的所有棱长和72厘米,已知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多少厘米?2学雷锋小组为班里做一个节约箱,箱长5分米,宽长4分米,高长3分米。想一想应该 怎样做?至少需要多大的纸板?四、作业:探究练习 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区别与联系教学反思:展开图的教学花费了大量时间,但我认为它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培养了学生的空间 观念,提高了他们的空间想像能力。可以说这些时间是教材与教师共同在帮助学生寻找 “失去的世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内容:P33-37 课型:新授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 计算,并能

39、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探索学习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初步合情推理能力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共同研究问题的习惯。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并从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 探索与创造。教学重点: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教学难点: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宽是多少。教学设计: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 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自主探索分组操作,探索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并建立它们的联系。同学们,现

40、在请大家利用桌面上的长方体、剪刀,看看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展 开是什么形状的呢?请在展开图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观察长方体展开图,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 关系?学生分小组合作操作。三、各小组学生交流汇报结果。板书:(长X宽+长X高+宽X高)X 2。板书: (长X2+宽X2)底面周长X高+长X宽X2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计 算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四、实践运用1、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说明至少的意思。独立计算,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2、给出课前长方体纸盒的长

41、、宽、高的数据,让学生计算包装这个盒子至少用多少平方 分米的包装纸。3、一个正方体礼品盒,棱长1.2分米,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 想一想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呢?五、评价体验今天你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学习上有什么收获?你感受最深是什么?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六、作业:1、看书2、实际测量长方体是一种很常见的物体,在我们的周围随时都可以看到长方体,同学们在教室内找 一个长方体并求出它的表面积。学生交流测量和计算的情况。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长X高+宽X高)X2教学反思:我们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是否有必要

42、让学生去参观一些实物建筑,让学生们在参 观中学习计算获取知识,加强直观教学,这样是否效果更好些呢?第二课时:练习教学内容:练习六教学目标:复习长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教学重点:表面积的计算。教学难点:表面积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课型:练习教学设计:一、复习检查:1、长正方体的特征是什么?2、什么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表面积?_、基本练习:1、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分米,表面积是()o2、一个长方体长2米,宽4分米,高4厘米,这个长方体棱长之和是() 分米,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3、一个长方体的纸包装箱,长30厘米,宽和高都是20厘米。做10

43、个这样的包装箱, 需要纸板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4、有一个长方体的铁罩,长6分米,宽4.5分米,高4分米。做一个这样的铁罩至少需 要多少平方分米?二、解决实际问题:(注意审题和方法的多样性)1、一座办公楼的门厅有4跟同样的长方体的水泥柱,长和宽都是4分米,柱高4米。在 每根柱子的四壁刷上油漆,刷油漆的面积一共有多少平方分米?(计算出四个面的总面 积)2、一个长方体的大衣柜,长0.9米,宽0.5米,高1.8米,在它的正面和左右两面刷油 漆,刷油漆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米?(三个面的面积)3、一个长方体罐头盒,长12厘米,宽8厘米,高6厘米。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这 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有多少

44、平方厘米?4、一个游泳池,长50米,宽40米,平均深1.5米.在池底和四壁抹上一层水泥,抹水 泥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用水泥4.5千克,共需要水泥多少千克?(先求五个面的面积和,再求水泥的重量。)5、装修一间居室,长和宽都是3. 6米,高是2. 5米,门窗面积10平方米。在居室四壁和顶棚都贴壁布,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居室是什么形状?求几个面的总面积?)四、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收获吗?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长X高+宽X高)X2教学反思:通过练习,学生们对于谁乘谁能求出哪个面已经相当熟练了,可以说是脱口而出。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漏洞百出,例如:在长

45、方体的灌桶盒的四周包上一层商标,商 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在长方体的水泥柱子上刷油漆,刷油漆的面积是多少?在长方体的游 泳池的底部和四周抹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等这方面的问题,学生不知是否有考 虑,不管说什么,学生们总是求六个面的表面积,和实际相脱节。这使我陷入了深深的 思索,这是为什么呢?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 初步的空间观念。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课型:新授教学重点:1、建立体积概念。2、认识体积单位。教学难点:建立体积概念。教学设计: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1、理解体

46、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 空间观念。2、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总结1、体积的意义。/2、体积单位:三、学生看书,自学四、效果检测学生概括: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练一练:选择恰当的单位:、橡皮的体积用(),火车的体积用( ),书包的体积用()。、练习:说一说:测量篮球场的大小用()单位。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用( )单位测量一只木箱的体积要用( )单位。、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 ),表面积是( ),体积是()。(你想怎样填?)、判断:一只长方体纸箱,表面积是52平方分米,体积是24立方分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