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08668 上传时间:2018-12-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效率》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机械效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手拉绳做的功与动滑轮对重物做的功是不等的;2知道W总、W有用、W额外的含义,并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3知道什么叫机械效率及其计算方法,并利用上述实验探究的数据计算机械效率,知道机械效率点小于1;4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找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机械效率的存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一、引入在使用简单机械提升或移动物体时,我们要对机械做功,机械又要对物体做功,那么我们对机械做功和机械对物体做功相等吗?二、新课(一)活动:以动滑轮为例,比较手拉绳做的功与动滑轮对重物做的功。1设计方

2、案:2需测量的物理量和使用工具:3实验注意点:A、测拉力时,应匀速拉动弹簧秤。B、绳自由端的拉力方向以竖直向上为宜,若方向向下,操作、读数均不方便。4设计表格,进行多次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5得出结论:手拉绳做的功与动滑轮对重物做的功是_(等或不等)的。(二)有用功、额外功、总功1在上面的活动中,将钩码提升至一定的高度是我们的目的,所做的功叫做有用功,记作:W有用;在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需克服摩擦力作功,还要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功,这部分功虽然并非我们所需要的,但又不得不做,我们将它们叫做额外功,记作:W额外;如果把手的拉力(即动力)对动滑轮做的功叫做总功,学生复习列举出常用的简单机械。学

3、生设计方案并指出测量功的步骤。将实验数据记入表格并得出结论。记作W总,则总功应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即W总W有用W额外。2以捞水桶或用水桶打水为例说明有用功、额外功、总功。3使用斜面时:将重物举高h所做的功(Gh)为有用功;使用斜面时,沿斜面的推(拉)力所做的功(Fs);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三)机械效率1定义:物理学中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用表示。2表达式:3说明: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的多少,是一个比值,所以是一个无单位的物理量。因为W有用总小于W总,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机械效率是描述机械性能优劣的物理量,机械效率高的机械性能优良。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所使用的机械工

4、作时是否省力、及省力多少无关;与机械工作时的快慢程度无关;与机械工作时所完成的功的数量多少也无关4活动:根据上述测量结果计算不同情况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实验、讨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才能提高它的机械效率?5例题:(1)用定滑轮缓慢提升质量为20kg的物体,所用拉力为220N,当物体提升2m时,求有用功、总功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g=10N/kg)(2)由于在使用杠杆时的摩擦非常小,故杠杆是一种机械效率非常高的简单机械,若用一根机械效率为90%的杠杆将一个180kg的物体提升50cm,需要做多少总功?(g=10N/kg)三、学生总结归纳;四、课堂训练。指出在捞水桶、用水桶打水、使

5、用斜面时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学生讨论、总结。学生活动:计算不同情况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实验、讨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才能提高它的机械效率?计算例题学生总结(可就所学的几种机械讨论)课堂训练【课堂训练】1利用动滑轮提升物体,你能区别有用功和额外功吗?2什么是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大小可能大于1吗?为什么?3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力且运动时,力对物体就做了功B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多C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就快D做功快的机器其机械效率一定高4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拉线质量及滑轮转动摩擦。重物G=200N,每一个滑轮重25N。当绳自由端拉力F拉力为N时,恰

6、能让重物G匀速上升。5一动滑轮改为定滑轮使用,这样一定( )A不能改变机械效率B提高了功率C改变了动力的方向D节省了力6斜面长5m,高1m,把重为5000N的物体匀速地推向斜面顶端,若斜面是光滑的,则推力为_N;如果斜面不光滑,所用推力为1250N,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7通过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可得出下列各措施中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A增加动滑轮,减小拉力B减少提升重物重力,减小拉力C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D增加提升重物重力,增大有用功8两台机械完成的有用功之比W1:W24:7,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160,275,则两台机械所做总功之比为( )A5:7B7:5C16:35D35:16

7、9如图所示用滑轮或滑轮组提起同一重物,其中机械效率最高的是( )A B C D10滑轮组将重500N的物体,举高80cm的过程中,机械效率为80,则此过程中有用功为J,额外功为J。若不计滑轮摩擦及拉线质量的影响,则可知动滑轮重N,当提升重物为40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1芳芳和兰兰运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在全班交流实验结果时,老师提出:如果各组所用滑轮和串绕绳子的方式不变,改变其它因素,是否会影响它的机械效率呢?大家积极思考,提出了各种猜想,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猜想1 可能与匀速提升的速度大小有关;猜想2 可能与被提升的钩码重有关;猜想3 可能与匀速提升的速度大小和被提升的钩码重都有关;猜想4 可能与钩码被提升的高度有关。芳芳和兰兰分别根据各自的猜想进行了探究,实验记录如下表。(1)请帮助兰兰完成表中的一项计算;(2)请根据她俩的实验记录,分别在表中写出探究结果。(3)归纳她俩的实验探究,你所得的结论是:。12一保洁工人,要清洗一高楼的外墙,他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升降,已知工人的质量为60kg,保洁器材的质量为20kg,人对绳的拉力为300N,吊篮在拉力的作用下1min匀速上升了10m,求:(1)此过程中的有用功;(2)拉力F做功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