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子和弱力的发现.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09911 上传时间:2018-1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微子和弱力的发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微子和弱力的发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微子和弱力的发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微子和弱力的发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微子和弱力的发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微子和弱力的发现.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微子和弱力的发现关于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力、强力、弱力,学生在高中阶段对前三种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但对于弱力,课程没有涉及,学生只知道这个力与衰变有关。本文就是对这个力是如何发现,以及与弱力相关的衰变的实质稍作说明,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以此了解下。从上世纪末开始,人们的视野穿透到了另一个天地微观世界。人们弄清了原子是由很小的原子核和绕核旋转的电子所组成。随后,人们又弄清了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还搞清了它们之间的一些变化关系:中子发射一个电子就变成质子;质子又可发射一个正电子变成中子。表面看来,人们已弄清了一些新奇的、微观粒子的“换身术”。中子质子+电子质

2、子中子+正电子天然的衰变,正是原子核内的中子放出电子,衰变成一个质子的现象。当人们想进一步弄清衰变时,物理学竟在微观领域遇上了一场生死存亡的挑战。按照物理学中最重要的能量守恒定律,衰变过程中,原子核内部中子衰变成质子而失去的能量,应该等于它所放出的电子带走的能量。然而,实验结果表明,电子所带走的能量,总比原子核应该放出的能量少得多。直接观测的衰变过程表明,电子具有从零到某一上限的不同动能。这说明原子核所失去的能量并不恒等,有多有少。物理学家们为此提出了种种假设,但都无法解释这桩怪事。正在这个紧要关头,在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里,有位大胆的青年物理学家泡利,于1933年提出了一个崭新的

3、理论:在微观世界,确实存在着一个“窃能贼”,把原子核内释放的一部分能量偷走了。泡利假设:它可能不带电,质量也非常小,同周围的相互作用力很弱,所以就不知不觉地从测量仪器下溜走了。恩里科费米紧紧抓住泡利关于“中微子”的假设,继续向纵深思索:如果中微子真的存在,那么,在原子核里出现的放射性行为,就可以解释为这样一个道理:原子核中的中子在衰变成质子的过程中,不仅是放出一个电子,同时还放出一个中微子。这就是说,前面所讲的那种“换身术”不对,正确的方法应是:中子质子+电子+中微子究竟是一种什么力促使这种变化呢?仔细分析,电磁力不可能产生这个过程,因为电磁力的传递者是光子,而在这种衰变中没有光子参加。费米作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他假定:从质子到中子的衰变过程,是由于自然界中某种新的力引起的。经过一番琢磨,费米得出了几个新颖奇特的结论:1.这个力要比电磁力弱10的11次方倍,但比万有引力要强得多;2.这个力只能发生在四个自旋为二分之一的基本粒子之间;3.这个力的作用力程非常短,几乎为零,即参与相互作用的粒子彼此一离开,力就迅速地消失了。弱力没有本领把任何粒子束缚在一个较复杂的体系中,它只存在于一些粒子发生衰变和浮获的一瞬间,粒子之间一离开,弱力马上就消失。人们认为自然界果真是存在着一种新的自然力弱力。费米也因创立了弱力理论而闻名天下,他的理论得到了举世公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