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变量解题方法探微.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26669 上传时间:2018-12-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变量解题方法探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控制变量解题方法探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控制变量解题方法探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控制变量解题方法探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控制变量解题方法探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控制变量解题方法探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变量解题方法探微.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控制变量解题方法探微解题方法特点: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并且被研究对象往往不是孤立的,总是处于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相互联系之中,因此影响研究对象的因素在许多情况下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错、共同起作用的。要想精确地把握研究对象的各种特性,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单靠自然条件下整体观察研究对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研究对象施加人为的影响,造成特定的便于观察的条件,这就是控制变量的方法。初中物理的学习必须以具体的学习内容为载体,寓物理科学的探究方法于物理知识学习之中。我觉得有一个生活中的小实验值得我们反复揣摸,那就是探究鱼缸里的金鱼在人拍手时的现象这一常见资料中的试题,我把

2、这一实验称为“鱼缸实验”。由于它距离学生的生活非常近,同时它是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代表。由于生活化,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只要细心研究透彻这一问题的研究方法,其他控制变量法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可以设置几个问题师生共同探讨:把鱼缸放在安静的房间内,让同学站在鱼缸旁边拍手,观察金鱼的活动情况。提出问题,金鱼受惊是听见了声音还是看见了拍手的动作?学生讨论以后,自然就会陷入困难之中。说听见声音吧,又不能排除鱼看见拍手,说看见拍手吧,也不能排除听见声音的嫌疑。那么思考解决这一困难的方法自然成了学生的需要。逼迫学生自己动手去寻找方法:如果人躲在鱼看不见的地方拍手,来观察鱼的活动情况不是就解决了问题的一个侧

3、面?或者只做动作而不发声看鱼的活动情况而研究这一问题的另一个侧面。自主发现影响鱼动静的因素可能有两个声、动作。如果两个因素都同时存在,那么研究者就无法得出结论,就必须加以人为的控制,这就是控制变量法。我们可以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研究这个“鱼缸实验”,如果对这一实验探究方法理解透彻了,那么用几分钟就能理解书本上的相关知识的科学探究实验方法了。运用控制变量法解决物理问题首先要弄清,影响研究对象的物理量到底有几个?分别是什么?我们要研究那一个侧面?怎样控制其他物理量不变的情况下变化研究这一侧面?实验现象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解决问题类型:试题出现形式多是实验探究题,大部分是结合生活场景提出问题,然后就解

4、决问题的方法设置一些问题。题目以考查方法过程为主,结果为副。同时考查学生提出问题的能,也就是新课程中的猜想这一环节。也有选择器材、设计实验能力方法的考查。例题讲解:例1如图,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伸出桌面部分,当探究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与那些因素有关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当探究钢尺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与那些因素有关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分析:这是控制变量法的方法的直接考查。影响声音的因素有三个方面: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音色与发声体。本题发声体不变,所以只能探究另外两个关系了。探究音调与频率关系时,就应该保证振幅不变,这个时候,我们的做法就是拨动的轻重不变而改变钢尺伸出

5、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频率;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时,就应该保证频率不变,做法是让钢尺伸出的长度不变,这样钢尺振动的频率就不变了,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就改变两次振动的振幅,来比较声音的不同。答案: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两次用轻重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区别两次声音的异同;拨动钢尺的轻重相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区别两次声音的异同。点评:类比前面“鱼缸问题”,找到影响研究对象的因素,逐步解决一个侧面是这类方法考查题目解决的关键。例2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为了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甲、乙同学都用画示意图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分别如图(a)和(b)所示。在你看来,他们所画的图_

6、(选择下列有关词填空:“都正确”、“都不正确”、“(a)正确,(b)不正确”、“(b)正确,(a)不正确”);根据他们所运用的方法,你在评价他们的示意图画的是否正确时,主要是看_。(选择下列有关词填空:“画图是否认真”、“图上是否全面正确的反映了应该控制的变量”、“画图时所运用的物理知识是否正确”)。分析:本题要完成,必须搞清研究问题是“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和“井深”的关系。所以必须人为控制“井口直径”和“井口位置”这两个变量相同,唯一的变量是“井深”,这样才能比较出“观察范围”和“井深”的关系。(a)图就很好的反映了要控制的变量而(b)就没有控制井口相平这一变量。答案:(a)图正确、(b)图

7、不正确;图上是否全面正确的反映了应该控制的变量。点评:这类型题目,直接考查同学们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生活问题的方法,必须深入领会研究的问题的关键,才能设计出正确的研究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例3两只相同的杯子放置在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汽油。一段时间后,两杯中液面如图所示。这个事例说明液体的蒸发跟液体的( )A表面积大小有关B温度高低有关C表面空气流动快慢D种类有关分析:首先弄清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温度、表面积和空气流动,本题中两只杯子相同,说明研究对象的表面积相同;杯子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中,表明温度高低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也相同。所剩液体最后不同,唯一的原因显然就是因为物质的种类不同了。故选D

8、。答案:D点评:利用控制变量法解这类题目,应该分清那些物理量是相同的,那些量是不同的且发生了变化。针对性练习:1、某校八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以下两种猜想:猜想一:液体蒸发的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猜想二:液体蒸发的快慢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针对猜想一,同学们设计的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在玻璃板上,同时用酒精和水涂一个同样大小的圆斑,观察发现酒精圆斑先干了。请你认真思考下列几个问题,并回答:(1)同学们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2)实验中“涂同样大小的圆斑”其目的是:_。2、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_;小明将声源放在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方案,你认为最好的是_。A让人站在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3、如图,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断,他在研究声音的_。答案:1、猜想一 控制液体的表面积相同。2、机械闹钟 A。3、声音的音调和空气柱长短(或者“频率”)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