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安星河湾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日期:河南闽兴建设有限公司MENAN MIN X IN 6 CONS TRLIC T )0 N C O.t L TO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1第二章、工程概况 1第三章、施工计划 2第四章、施工工艺 3第五章、后浇带支模体系 11第六章、施工安全措施 14第七章、劳动力计划 19第八章、模板计算书 20附图第一章、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5、建筑结构荷载规 GB50009-2012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 JGJ130-2011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 JGJ162-20088、建筑施工高处作
2、业安全技术规 JGJ80-2016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GB50204-201510、天安星河湾项目工程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第二章、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天安星河湾( 3#、 5#13# 楼及地下车库) 建设单位:天安置业 勘察单位:永固岩土工程 设计单位: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 监理单位:中牟县建设工程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闽兴建设 工程地点:市中牟县商都大道与寿圣街交叉口西南角 总建筑面积: 128244 平方米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约为12.8244万卅,有3#、5#楼(地上20层及地下 室 1 层);6# 、 7# 楼(地上 9 层、地下 1 层);8# 楼( 5 层局部 6 层及地下
3、 1 层); 9#、 10#、 11#、 12#楼(地上 18 层及地下 1 层)和 13#楼(框架 4层)组成, 9#、 10#、 11#和12#楼设有人防。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8#楼砖混结构,幼儿园框架结构)计划工期:680天。第三章、施工计划通过对本工程施工进度的要求、工程资料及施工现场实际条件的分析并结合所选定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经过细致周密的计划安排,决定确保在合同工期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施工负责人根据工程的施工总进度计划,统筹安排。各施工班组必须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人力,避免本道工序的施工班组影 响下道工序施工班组的施工,而造成窝工,影响工程
4、的总体进度。合理充分地投 入钢管、扣件、顶托等,使其满足施工的实际需要。具体如下:(一)、材料计划材料计划表序号名称规格数量1钢管$48,壁厚 3.0mm1500T2扣件十字扣、活动扣、对接扣135000 只4方木40 X80,3 米长800m 35对拉螺栓M14按实6模板镜面模板、普通模板915mm X1830mm、1220mm X2440mm15000m 2(二)、机械设备计划机械设备计划序号名称规格数量1混凝土泵按实1台2安全带自动锁紧式50付3安全帽加固式厚100个4全站仪FTS532N1台5水准仪NAL2321台6钢卷尺5m、50m按需7通讯设备对讲机6部第四章、施工工艺1、车库支模
5、架相关参数表(1)梁模板(单位:mm )梁类型梁截面尺寸梁侧次龙骨梁侧主龙骨对拉螺杆规格间距双钢管规格垂直间距水平间距顶板梁300 X70040 X80200双钢管14一道500顶板梁350 X100040 X80200双钢管14、甘 一道500(2 )梁模板支架(单位:mm )梁类型梁截面尺寸梁底立杆水平杆步距支撑咼度根数纵向(沿梁方向)横向(梁两侧)顶板梁300 X7001900120015003.2m顶板梁350 X10001900120015003m(3)楼板模板支架(单位: mm )板厚尺寸木方间距托梁立杆水平杆步距支撑咼度纵向横向25040 X80200单根0 48钢管900900
6、15002.8m2、裙房及主楼支模架相关参数表(1)梁模板(单位:mm )梁类型梁截面尺寸梁侧次龙骨梁侧主龙骨对拉螺杆规格间距双钢管规格垂直间距水平间距框架梁200 X52040 X80200双钢管无对拉螺杆框架梁500 X40040 X80200双钢管无对拉螺杆(2)梁模板支架(单位:mm )梁类型梁截面尺寸梁底立杆水平杆步距支撑咼度根数纵向(沿梁方向)横向(梁两侧)框架梁200 X5201900120015002650框架梁200 X40011000120015002650(3)楼板模板支架(单位:mm )板厚尺寸木方间距托梁立杆水平杆步距支撑咼度纵向横向12040 X80200单根 48
7、钢管120012001500290010040 X80200单根 48钢管1200120015002900(二)、模板安装构造措施:1、模板结构构件的长细比,满足技术规要求。2、支撑梁、板的支架立柱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梁和板的立柱, 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钢管立柱底部设垫板, 在立 柱底距地面 200mm 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立 柱顶端沿纵横向根据构造设置分别设置水平拉杆和水平剪刀撑。 扫地杆与顶部水 平拉杆之间的间距, 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 进行平 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三)、满堂钢管支模
8、架构造措施要求:1、 立杆支撑地下室底板和结构板上,支模架立杆基础下设置100mm x 100mm 垫板,确保立杆基础承载力均匀。2、可调顶托安装应与钢管架立杆上下垂直,调节可调顶托至支撑架要求的 支撑高度,但可调顶托的螺杆丝杆伸出高度必须小于 200mm 。3 、模板支架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必须先搭设扫地杆后才能进行二排架的搭 设。纵向扫地杆离地约 200mm 。4、立杆纵横向间距 1000mm ,步距 1500mm ,每一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并与立杆相交处扣接牢固, 外围水平杆设于立杆侧, 其余纵横向水平杆均分别设 于立杆同侧,以便剪刀撑和斜杆与立杆相交处的扣接。5、高支模处满堂模板支架立
9、柱,在外侧周圈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 8m 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 其宽度为 46m (350 X1000大梁两侧立杆设置连续式竖向剪刀撑, 截面方向不超过4m 设置一道竖向剪刀撑),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中部、扫地杆处各设置一道水 平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为450600。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用 48钢管拉结,斜杆与地面倾角为 4560,并与地面顶紧, 剪刀撑与钢管立杆有效连接,剪刀斜撑搭接长度不少于 1000mm ,采用不少于 3 个旋转扣件固定,剪刀斜撑端头伸出扣件边缘长度不少于 100mm 。6、各扣件螺栓均采用测力矩扳手拧
10、紧,使其扭力矩均控制在4065N m。(四) 、模板的施工1、施工准备(1) 脚手架搭设前对员工进行技术和安全作业交底,务必使班组和管理人 员领会设计意图,保证现场与方案的一致性。(2)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目标,在材料上选用15厚、1830 X915多 层木胶板作为结构构件的模板;木方采用 40 X80的方木;采用可铸锻性铁制作 的扣件;钢管使用48钢管,壁厚不小于3.0mm,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管、扣 件等。(3) 模板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的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 浆。另外,在外墙、外柱部位,继续安装模板前,要设置模板承垫付条带,并校 正其平直。2、模板的安装:(1 )总体施工
11、的流程。( 2)模板安装应满足 相关技术要求。3、支模架的搭设(1 )搭设面积根据结构的实际尺寸搭设,特别是立杆位置定位准确,便于 梁支撑受力均匀。(2) 扣件有直角扣件、 回转扣件和对接扣件。 用于连接大横杆的对接扣件, 开口应朝下, 以防雨水进入, 扣件的拧紧程度适度。 立杆垂直,并必须采用对接。 大横杆可以采用对接,剪刀撑和其它杆件可采用搭接,搭设长度不少于 1m ,并 不少于 3 个扣件紧固。(3)为了保证支模架的整体稳固,同一立面的小横杆应按立杆总数对等交 错设置。(4)支模架搭设完成后须由班组自检,项目部组织相关人员检查合格后, 报请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4、支模架
12、的主要验收容1)检查立杆的间距,检查立杆间距是否按立杆布置图布置。2)查看垫板是否晃动,检查方法:观察。3)立杆垂直度: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卷尺测量,立杆偏差:2m 高处不得到大于土 7mm、横距偏差不得大于土 20mm。立杆总垂直度不得大于土 70mm,用 钢卷尺测量。4) 纵向水平杆偏差,一根杆的两端高差不得大于20mm ,同跨两根纵向 水平杆高差不得大于 10mm ,用水平仪或水平尺测量。5)在对屋面梁板混凝土浇注的全过程的支模架体变形进行检查,控制好变 形量,确保其部位变形在预期围。4、扣件安装:1) 同步立杆上两个相隔对接扣件的高差应大于500mm ,用钢卷尺测量:2)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
13、 40-65N.m ,用扭力扳手检测。3)检查对接扣件的质量。5剪力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45。 60。,用角尺检测。6 .其他未尽事宜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JGJ162-2008 的相关要求 执行。(六)混凝土浇筑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1、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原则:为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 均衡受载,本工程拟采用中间向两侧扩展的浇筑方式。2、混凝土浇筑过程应严格按方案程序进行,在支架下面要安装照明灯,在 安全员的监督下,派木工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立即疏散人员,确保安全的情况下 进行加固。如果支架沉降、位移达到报警值时,安全员应即报告现场施工负责人, 现场施工负责人查明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
14、措施和加固措施。发现险情,安全员、 现场施工负责人要及时通知现场作业人员撤出危险围。(七)模板的拆除拆模条件:拆模时,以拆模试件到达的强度要求为拆模依据。 后浇带两侧要 妥善加支撑。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条件(通过制作同条件度块并作试验来确定)结构类型结构跨度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表示()板502,75 8100梁75 8100悬臂构件一100拆模操作:1、侧模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 方可拆除。2、模板的拆除,必须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GB50204-2015 )的有关条款。 有专业工长必须申请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拆 除。3、拆模应遵循先支
15、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 板;自上面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对于此高支模模板的 拆除应从中间开始向两边延伸。4、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一由一个作业班组作业。其好 处是,支模就考虑拆模的方便与安全,拆模时,人员熟知情况,易找拆模关键点 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5、模板拆除工艺填写拆模申请单f审批手续完善f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一拆除 梁连接件及侧模板分段片拆除楼板模板、木楞及支柱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撑 系统(八) 技术质量保证措施1、严格落实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及项目部专业检“四检制度” ,确保模 板安装质量。2、
16、混凝土浇筑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做好监控措施,严 格控制模板的位移和稳定性,一旦产生移位应及时调整,加固支撑。3、柱子模板拼缝,梁与柱等节点处采用胶带贴缝以确保混凝土不漏浆。为 防止柱脚烂根,放线后采用水泥砂浆找平。4、梁、板模安装严格控制轴线、平面位置、标高、断面尺寸、垂直度和平 整度,模板接缝宽度,模板高度,脱模剂涂刷等的准确性,严格控制预拼模板精 度。模板安装要求: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轴线位置5钢尺检验底模上表面标咼5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层咼垂直度不大于5m6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大于5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咼低差2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检查当
17、梁板跨度4m时,模板应起拱,本工程主梁起拱高度为梁跨的1.5/10005、对锈蚀、压扁、裂缝等材料杜绝进场。6、拆模时,以技术负责人下发的指令书为拆模依据。7、落实施工技术控制措施、施工技术交底、安全交底,严格执行有关规定。8、振捣方法要求正确,不得漏振和过振。可采用二次振捣法,以减少表面 气泡,即第一次在砼浇筑时振捣,第二次待砼静置一段时间后再振捣,一般在 0.5h后进行第二次振捣。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和振动棒插入下一层砼的深度,保 证深度在50100mm ,振捣时间以砼翻浆不再下沉和表面无气泡泛起为止。9、在浇筑过程中,为了防止钢筋位置的偏移,在人员主要通道处的钢筋上 铺设脚手板。10、在交叉
18、作业时严禁操作人员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允许在模板蹬踩,保 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11、拆模时注意钢管或撬棍不得划伤砼表面及棱角,不得使用锤子和其它 工具剧烈敲打模板面。用塔吊吊装模板时,要缓慢移动避免剧烈撞击。12、在砼未达到设计强度前,严禁超载堆放材料,否则必须经过计算加设 临时支撑,保证结构安全。第五章、后浇带支模体系地下室底板,顶板,侧板 ,梁设置的后浇带宽度为 800mm ,沉降型后浇带 待主体结顶填充墙砌筑完成沉降观测稳定后用 C40 混凝土浇捣封闭,非沉降型 后浇带待 60 天以上用 C40 混凝土浇捣封闭。 地下室顶板存在堆放材料现象, 地 下室模板支撑体系拆除时, 后浇带部位模板不
19、能拆除, 需要独立的支撑体系, 对 此加固,保证上部能支撑临时荷载。由于底板、墙板与顶扳均为双层双向钢筋, 后浇带位置的钢筋密集,且须设止水钢板(或止水带) ,因此对后浇带的处理比 较复杂。所以后浇带的留设和施工处理是本工程控制的重点。施工缝应根据图纸有关规定留置,一般留置在次梁跨中 1/3 处,主梁一般不 留施工缝。后浇带宽度为 800mm 。1、施工缝、后浇带、后浇板施工质量要求:(1)必须垂直。(2)梁、板钢筋上、下面保护层的厚度必须按要求作准,钢筋间距严格控 制好尺寸。(3)断面必须垂直于水平面,严禁留成斜坡状。(4)堵缝用的木条尽量使用下角料,但必须符合尺寸。(5)梁板后浇带采用独立
20、的支撑体系,(6 )砼初凝能上人时,应速拆除施工缝的材料,拆除时严禁破坏砼棱角,拆除后必须立即把垃圾清扫干净用水冲洗,并用麻袋或毛毯敷设严密。2、后浇带楼板侧面支模做一:米用锯齿模板做法木方 主鬲甕齿木慎板定性木至来方主觞锯齿木樟根 張眼点于忻嘆4、后浇带支撑做法梁板后浇带采用独立的支撑体系,与主体架体一起搭设,主体模板拆除时后浇带部分架体不拆,模板就不受影响,从而保证后浇带两侧沉降一致,后浇带浇筑后无错台、下沉、漏浆现象第六章、施工安全措施(一)组织措施成立支模架施工领导小组:组 长: 强副组长:王 宇组 员:常延峰、鹏、金长青、韩艳宾、鸽(二)安全文明施工1、进入现场的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接受
21、三级教育、经考试合格办理上岗,方 可上岗操作。2、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参加施工现场周一安全活动和施工现场统一组织的安 全教育活动。3、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劳动保护规定,正确佩带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4、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和班长班前讲话要求。5、交叉作业时, 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不得伤害他人, 也避免被他人伤害6、任何作业人员不得擅自拆动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 警告牌,如必须拆动时须经施工负责人允许后方可。7、作业人员不得随意抛撒施工垃圾和排放污水等人为造成环境的污染。8、作业人员除必须执行作业时间限制以处,在作业过程中应自觉减少和消 除噪音。9、作业人员除支持文明施工,
22、个人行为要适应 CI 形象管理要求。10、拆除楼板顶时应一边支撑一边拆模板,禁止一次性拆完支撑。11、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应放在工具箱或袋中,严禁放在模扳或脚手架上,各种工具应系在操作人员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掉落。12、装拆模板时,上下要有人接应,随拆随运转,并应把活动的部件固定 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和抛掷。13、装拆施工时,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 要带安全帽。14、圆盘锯必须有护罩,分料尺柄有靠山。操作前应检查据片是否上紧,锯盘有无裂口。15、操作者应站在锯片一侧,手背不得跨越锯片。16 、接料应出锯片 15cm ,不得用手硬拉。17 、小于 20cm 的短
23、料不得上锯,应使用推棍。18、超过锯片半径的木料,禁止上锯,截料应设截具。19、手持电动锯时应按料厚调整锯切深度,禁止架在腿上锯切。20、按锯片齿数划分锯切与截料的功能,不得混用。21、锯片护罩必须完好,锯片连续断齿三个以上不得使用。22、平刨必须设置刨口保护装置或采用机械自动送料。23、多用木工机械使用时只准使用其中一种功能,并将其他功能的传动皮带拆除。24、现场严禁吸烟。25、模板存放时应当满足自稳角的要求。两块模板应当采取板面对板面的存放方法。长期存放时,应将模板联成整体。26、模板起吊前,应检查吊装用绳索、卡具及每块模板上的吊环是否完整 有交,并应先拆除一切临时支撑,经检查无误后方可起
24、吊。模板起吊前应将吊车 位置调整适当,做到稳起稳落,就位准确,禁止用人力推、拉模板。严防模板大 幅度摆动或倒其他模板。27、施工中,必须搭设安全网和防护网,防护网应随墙体逐上升,并高出 作业面1米以上。28、模板的存放场地必须平整夯实,堆放模板处严禁坐人或逗留。29、当风力超过5级时,应停止吊装。30、大模板就位安装后,为便于浇筑混凝土,两道墙模板平台间应搭设临 时走道,严禁人员从外墙板上通过。(三)应急预案1、应争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的组成、职责及分工:职务分工强组长负责联系救护车辆王宇副组长负责指挥人员抢救常延峰、鹏、王启胜、鸽组员负责现场抢救伤员2、浇砼施工过程中,如果支撑架出现局部变形,必
25、须马上停止施工,上部 作业人员全部疏散到安全地方,项目部组织人员和支撑架施工人员进行检查排除 各种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对高支模的检查和验收工作,根据脚手架验收规严格 执行,保证不超载施工。3、一旦在砼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板或梁出现轻微下陷,施工人员应停止施工,及时疏散,确定无危险时再组织施工人员加强底部支撑架,对支撑架进行加固后并通过验收后再进行施工,保证高支模的安全。4、发生火灾事故时,现场救援专业人员立即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并报告项 目部领导指挥人员立即到现场指挥,组织非应急人员疏散。在火势扩大蔓延时, 立即寻求第三方求助,拨打 119 ,并组织抢救财产和保护现场。5、触电情况的发生采取的应
26、急措施: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 用干木棍、 竹杆等绝缘物把电线从触电者身上移开, 使伤员尽早脱离电源。 对神 志清醒者,应让其在通风处休息一会,观察病情变化。对已失去知觉者,仰卧地 上,解开衣服等,使其呼吸不受阻碍,对心跳呼吸停止的触电者,应立即进行人 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等措施进行抢救。6、坠落情况发生采取的应急措施:一旦发现有坠落的伤员,首先不要惊慌 失措,要注意检查伤员意识反应、瞳孔大小及呼吸、脉搏等,尽快掌握致命伤部 位,同时及时与 120 或附近医院取得联系,争取急救人员尽快赶到现场。对疑 有脊柱和骨盆骨折的伤员, 这时千万不要去轻易搬运, 以免加重伤情。 在对伤员 急救前
27、 要取出伤员身上的安装机具和口袋中的硬物。 对有颔面损伤的伤员, 应 及时取掉伤员的假牙和凝血块, 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的畅通, 将伤 员的头面向一侧,同时松解伤员的衣领扣, 对疑有颅底骨折或脑脊液外漏的伤员, 切忌填塞,以防止颅感染而危及生命。对于大血管损伤的 伤员,这时应立即采 取止血的方法,使用止血带、指压或加包扎的方法止血。7、报警联络方式:火警 119 急救 120(四)监控监测措施1、监测控制采用经纬仪、 水准仪对支撑体系进行监测, 主要监测体系的水平、 垂直位置 是否有偏移。2、监测点设置观测点可采取在临边位置的柱、墙和钢管架上涂红漆作为监测标记。3、监测措施 混凝
28、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支架和支撑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变形和 水平位移情况的应及时报告施工负责人, 施工负责人应立即通知浇筑人员暂停作 业,情况紧急时应采取迅速撤离人员的应急措施,并进行加固处理。4、监测、验收说明(1)班组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进行安全检查。(2)模板工程检查重点部位:A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横杆、立杆、横竖剪刀撑、扫地杆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B:连墙件是否松动;C:架体是否有不均匀沉降,垂直度偏差;D: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E: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要求;F:支架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现象。)(3)高大支模架施工过程中 由项目技术人员、安全、质量跟踪检查,确 保按经审批
29、的方案搭设; 超承重支模架施工完成后, 应由公司进行检查验收, 并经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支架下面要安装照明灯,由安全员、质量员及 超承重支模架施工领导小组参与轮班监测, 并派木工进行巡查, 发现问题立即疏 散人员,确保无危险的情况下进行加固。如果支架沉降、位移达到报警值时,应 立即查明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加固措施,要及时通知现场作业人员撤出 危险围。5、监测频率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时监测,监测频率每60分钟一次,终凝后的监测频率为每天一次,连续观察3天。(1)本工程立杆监测预警值为 20mm,立杆垂直偏差在24mm以。(2)监
30、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疏散人员,并及时 进行加固处理第七章、劳动力计划1#楼建筑面积64860.86m 2,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层,建筑高度 77.3m。地下室层高5.15m为主,一层、二层以5.5m为主,三层层高4.4m,四层层高 4.2m,主楼标准层层高3.6m。基础有筏板基础为主,筏板厚400mm与450mm 2#楼建筑面积1194.57m 2,3#楼建筑面积827.37m 2,地上各为2层结构。建 筑高度为9.25m。现场管理人员一览表:组长黄多福总指挥副组长强现场指挥,协调管理副组长王宇现场技术指导组员常延峰高支模架检查验收组员金长青浇筑现场管理组员王启胜协助商混调
31、度、车辆指挥组员鹏现场安全员,塔吊总指挥组员志强收料试验员翟闪闪现场劳动力配备计划是根据招标文件提供的设计图纸、有关的预算定额、劳动定额和总进度计划编制的,主要反映工程所需各种技工、普工人数,它是项目部控制劳动力平衡、调配的主要依据。计划安排木工人员100名,安排20名持证上岗操作工人,10名普工运送 材料。合理调配劳动力是提高劳动效率的关键。 工期紧时,项目经理部将现场劳动 力分为两班。同时我单位还将对所有在施工程的劳动力进行统一调配,需要时马上调配至工作面配合施工,避免出现施工关键阶段因特殊原因造成现场劳动力短 缺的情况,以保障关键工序的顺利完成。第八章、模板计算书具体工程按实际计算(一)
32、模板类型选择本工程柱、墙模板、梁模板采用15伽多层木胶板作为板面,40 X80木方做 为楞,48钢管作为外楞,柱、墙模板采用 M14对拉螺栓拉结组成模板体系。平台模板采用15伽多层木胶板作为板面,满堂钢管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40 X80木方作为次梁(间距200伽)的平台模板体系。(二八 墙模板(木模板)计算书一、工程属性新浇混凝土墙名称标准层新浇混凝土墙墙厚(mm)200混凝土墙的计算高度(mm)2900混凝土墙的计算长度(mm)4000一、荷载组合建筑施工模板安侧压力计算依据规全技术规混凝土重力密度Y c(kN/m 3)24JGJ162-2008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t0(h)4外加剂影响修正
33、系数B 11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B 21混凝土浇筑速度V(m/h)2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H(m)2.9min0.22 丫ct0 B1 B2v1/2,丫cH = min0.22 X24 X4 X1 X1 X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kN/m 2)21/2 , 24 X2.9 = min29.868, 69.6= 29.868kN/m2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荷载标准值Q3k(kN/m 2)2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 = min0.22 ycto仇 辺1/2,丫cH=min0.22 X24 X4 X1 X1 X21/2 , 24 X2.9 = m
34、in29.87 , 69.6 = 29.87kN/m 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承=0.9max1.2G 4k+1.4Q 3k, 1.35G 4k+1.4 X0.7Q 3k = 0.9max1.2 X 29.87+1.4 X 2 ,1.35 X 29.87+1.4 X 0.7 X 2=0.9max38.644 , 42.285 = 0.9 X42.285 = 38.056kN/m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 S正=G4k = 29.87 kN/m 2 三、面板布置小梁布置方式竖直左部模板悬臂长(mm)125小梁间距(mm)250小梁一端悬臂长(mm)250主梁间距(mm)500主梁一端悬臂长(m
35、m)250对拉螺栓横向间距(mm)500对拉螺栓竖向间距(mm)500模板设计立面图四、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面板弹性模量E(N/mm 2)10000墙截面宽度可取任意宽度,为便于验算主梁,取b = 0.5m ,W = bh 2/6 = 500x152/6 = 18750mm 3, 1= bh3/12 = 500 X153/12 = 140625mm 4250.1、强度验算q = bS 承=0.5 X38. = 19.028kN/m面板弯矩图(kN m)M max = 0.149kN mC=M max/W = 0.149 x106
36、/18750 = 7.928N/mm 2f = 15N/mm 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q = bS 正=0.5 X29.87=14.935kN/m面板变形图(mm)v=0.538mm w V = l/400 = 250/400 = 0.625mm满足要求!五、小梁验算小梁材质及类型矩形木楞小梁截面类型(mm)40 X80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6.2小梁弹性模量E(N/mm 2)9000小梁截面抵抗矩W(cm 3)42.67小梁截面惯性矩l(cm4)170.671、强度验算q = bS 承=0.25 X38. = 9.514kN/m小梁弯矩图(kN m)小梁剪力图(kN)M max
37、 = 0.297kN m(tMM max/W = 0.297 x106/42670 = 6.968N/mm 2 Cvj0?x mt Qv1、强度验算n 432(?i4650.471d斗75D.4740A740.475.4710.632gO.tJ:g匸一0.11.ll-Q IE 心医,1E-& 15.15-0.11 R.L5. lE-tt tE-0 .L50.1 A12-0.15Q IE.if , 15 晨&抚嚴114主梁弯矩图(kN m)M max = 0.632kN m(tMM max/W = 0.632 x106/4250 = 148.706N/mm 2f = 205N/mm 2满足要求!
38、2、挠度验算主梁变形图(mm)v=0.521mm V = 1/400 = 500/400 = 1.25mm满足要求!七、对拉螺栓验算对拉螺栓类型M14轴向拉力设计值Ntb(kN)17.8对拉螺栓横向验算间距 m = max500 , 500/2+250 = 500mm对拉螺栓竖向验算间距 n = max500 , 500/2+250= 500mmN = 0.95mnS 承=0.95 X0.5 X0.5 X38. = 9.038kN Ntb = 17.8kN满足要求!(三)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荷载设计面板0.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面板及小梁0.32G1k(kN/m 2)楼板模板0.5模板及
39、其支架0.75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G2k(kN/m 3)24钢筋自重标准值 G3k(kN/m 3)1.1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 2)2.5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集中荷载(kN)2.5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当计算主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 2)1.5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的均布活荷载(kN/m 2)1基本风压 30.3风荷载标准值3 k(kN/m 2)0(kN/m 2)0.076地基粗糙程度D类(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市区)模板支架顶部距地面高度(m)2.9风压高度变化系数MZ0.51风荷载体型系数卩s0.5、模板体系设计主梁布置方向平行立柱纵向方向立柱纵向间
40、距la(mm)900立柱横向间距lb(mm)900水平拉杆步距h(mm)1500小梁间距l(mm)250小梁最大悬挑长度li (mm)200主梁最大悬挑长度 l2(mm)200结构表面的要求结构表面隐蔽设计简图如下:模板设计平面图諾50上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纵向)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横向)三、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t(mm)15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T(N/mm 2)1.4面板弹性模量E(N/mm 2)10000面板计算方式三等跨连续梁楼板面板应搁置在梁侧模板上,本例以三等跨连续梁,取1m单位宽度计算。W = bh2/6=1000 X15
41、 X15/6 = 37500mm 3 , I = bh 3/12=1000 X15 X15 x15/12 = 281250mm 4承载能力极限状态q1 = 0.9 Xmax1.2(G 1k +(G 2k+G 3k)Xh)+1.4 XQ1k ,1.35(G 1k +(G 2k+G 3k) x h)+1.4 X0.7 XQ1k Xb=0.9 Xmax1.2 X(0.1+(24+1.1) X0.1)+1.4 X2.5 , 1.35 X (0.1+(24+1.1) X0.1)+1.4 X0.7 X2.5 X1=5.969kN/mq 1 静=0.9 x YG(G1k +(G 2k+G 3k) xh) xb = 0.9 x1.2 X(0.1+(24+1.1) X0.1) X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