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相对运动现象 .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41641 上传时间:2018-12-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中的相对运动现象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诗词中的相对运动现象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诗词中的相对运动现象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诗词中的相对运动现象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诗词中的相对运动现象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词中的相对运动现象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中的相对运动现象 .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诗词中的相对运动现象 运动是绝对的,是说万物都是运动的。“种下一粒子,发了一颗芽,开了一朵花。”这是歌词中描述的生命的不息运动。“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是漂泊者人生的运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诗人笔下自然美景的运动变化。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什么样的运动,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这是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的绝对与相对,常常为诗人的创作提供灵感。诗言志,词抒怀。借助对自然风物的赞美,或自然哲理的揭示,诗人抒发对自然的情怀,表达对社会与人生的关注与思考。这类诗词中少不了涉及相对运动这一物理现象的佳作。之一:绝句傅翕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牛从桥上

2、过,桥流水不流。傅翕是梁武帝时代的高僧,号称傅大士。这首绝句是他的偶作。诗中借农人骑牛过桥之景,用俗世生活与自然现象的散淡悠闲与流畅和谐,表达了僧人对世俗的超脱与内心的空灵恬淡,诗中的“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两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讲,“牛从桥上过”时若以桥下的水流作为参考系,自会“桥流水不流”。诗人以自然现象的相对性,揭示了世事的相对性。之二:望天门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群峰夹岸,舟行江中,看似山动船不动,两岸青山由远及近而来,这并非错觉。以江中的行舟作为为参考系,自然是两岸青山“相对出”,诗人以滔滔江水与随水漂流的“孤帆”为背景,把静止的青山变

3、成了动态的生命,它们从远处走来,又从船旁徐徐向后退去,似乎忙于列队迎候客人。之三: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摘自唐人写本敦煌曲子词)和李白的望天门一样,词中描写的也是青山夹江,舟行江上的景象。上阕中的“是船行”是以青山为参考系的结果,下阕中的“看山恰似走来迎”则是以流逝的江水或行舟为参考系的结果。“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则是参考系变化所带来的运动的变化。之四:襄邑道中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乱花芳菲的季节,诗人惬意的卧在舟中,透过斑斑榆阴,看天上云卷云

4、舒,想人生宠辱不惊。由于我向东,云亦向东,两者相对大地的速度相同,诗人的目光瞥过船舷,自是以船为参考系,才有“卧看满天云不动”的感觉。当诗人望云略生倦意,行赏百里榆堤时,醒悟“我看满天云不动,原是”不知云与我俱东”。就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五:送瘟神毛泽东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宣告,我国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区域之

5、一的江西省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毛泽东主席看到这一消息,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不朽诗篇。坐在地面的人,若以地面为参考系,人相对地面当然是静止的,因为人相对地面上的某一点,距离、方位均为变化。由于球的自转,“坐地”的人相对于地轴,则是绕地轴做圆周运动,假设这人是坐在地球的赤道上某点,它日行的路程等于地球的赤道周长。地球赤道半径约6371km,人随地球自转而运动的路程为:2πr=2π×6471km=40100km=80200里,近似等于八万里。诗中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出自这个意思,说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的,而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为人类所掌握和利用的,自然是可以被人类征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