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期末复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带答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45480 上传时间:2018-12-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期末复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带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物理期末复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带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物理期末复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带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物理期末复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带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物理期末复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带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期末复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带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期末复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带答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一物理期末复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带答案)摘要:要多练习,知道自己的不足,对大家的学习是有所帮助的,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总结的高一物理期末复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希望大家喜欢。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火车站售票厅悬挂的是列车时刻表B.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长度的仪器C.出租车按位移大小计费D.“万米”赛跑,指 的是位移为一万米解析: 火车站售票厅悬挂的是列车时刻表,不是时间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而不是测量长度的仪器;出租车是按路程收费而不是按位移大小收费;“万米”赛跑指的应是路程为一万米.答案: A2.某人先向东走2 m,接着向西走6 m,最后向南走3 m,则他

2、在这段运动中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A.5 m、5 m B.11 m、11 mC.5 m、11 m D.11 m、5 m答案: C3.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A.“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点火发射B.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20时8分在北京开幕C.刘翔创造了12.88秒的110米栏最好成绩D.在一场NBA篮球赛开赛8分钟时,姚明投中第三个球解析: 在A选项中的数据指的是“嫦娥一号”点火的瞬间,所以是时刻,故A错;B选项中的数据是奥运会宣布开幕的一瞬间,所 以它也是时刻,故B错;C选项中的12.88秒是指刘翔从起跑到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所以它是时间间

3、隔,故C正确;D选项中的数据是指姚明投中第三个球的瞬间,所以是时刻,故D错.答案: C4.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到乙地.该物体在乙地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从乙地做匀速直线运动返回到甲地.在描述该物体整个运动过程的几个位移图象中,正确的是()解析: 该物体运动的三个过程都需要时间,并且时间不能倒流,所以其位移先均匀增加,再不变,然后又均匀减小为零,故A、B、C均错,D正确.答案: D5.如下图所示,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A. “神舟”五号飞船点火的时刻是15日09时0分B.“神舟”五号飞船从点火到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用的 时间是9小时40分50秒C.飞船成功

4、着陆的时间是11小时42分10秒D.“神舟”五号飞船在空中总飞行时间为21小时23分0秒解析: “神舟”五号飞船点火和着陆对应的是某一时刻,对应时间轴上的一点,因此,选项A正确,而选项C错误.“神舟”五号从点火到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是一段时间,在太空中飞行的总时间也是一段时间,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因此,选项B、D正确.答案: ABD6.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前7 s跑了61 m,7 s末到7.1 s末跑了0.92 m,跑到终点共用10.8 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9.26 m/

5、sB.运动员在前7 s的平均速度是8.71 m/sC.运动 员在7 s末的瞬时速度为9.2 m/sD.无法知道运动员在7 s末的瞬时速度解析: 全程平均速度 v=10010.8 m/s=9.26 m/s,前7 s的平均速度v=617 m/s8.71 m/s.7 s7.1 s内的平均速度 v=0.920.1 m/s=9.2 m/s.因时间变化只有0.1 s,故此平均速度 v 可视为7 s末的瞬时速度.答案: D7.下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由图象可知()A.质点一直处于运动状态 B.质点第3 s内位移是2 mC.此图象表示了质点运动的轨迹 D.该质点前4 s内位移是2 m解析: 位

6、移图象表明了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不是质点运动的轨迹,从图象可以看出,2 s末到4 s末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在;第3 s内物体的位移为零,前4 s内物体的位移为2 m.答案: D8.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右图所示,则()A.在前3 s内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B.在13 s内质点做加速度a=-2 m/s2的变速直线运动C.在23 s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同12 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解析: 由图象可知,质点在01 s内做速度v0=2 m/s的匀速直线运动,A错误;在13 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22 m/s2=-2 m/s2,加速度的方向与初

7、速度v0的方向相反,所以B正确;在23 s内,速度为负值,说明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但加速度与12 s内的完全相同,因为图线的斜率没有发生变化,所以C正确.答案: BC9.如下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质点在1 s末时相遇B.甲、乙两质点在1 s末时的速度大小相等C.甲、乙两质点在第1 s内反方向运动D.在第1 s内甲质点的速率比乙质点的速率要大答案: AC10.如右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质点甲和乙的速度并不相同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

8、点甲、乙的位移相同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解析: 由v-t图象知,甲、乙两质点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A、B正确;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两质点的位移等大、反向,C错误;由于甲、乙两质点的出发点无法确定,故甲、乙两质点的距离可能越来越大(如图a),也可能先变小再变大(如图b),D错误.答案: AB11.如下图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x-t图象.由图可知()A.t=0时,A在B的前面B.B在t2时刻追上A,并在 此后跑在A的前面C.B开始运动的速度比A小,t2时刻后才大于A的速度D.A运动的速度始终比B大解析: x-t图象

9、中图线与x轴交点的坐标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由所给图象看出,t=0时,A在B的前面,A对.x-t图象的交点表示相遇,t2时刻A、B相遇之后A仍静止,B继续向前运动,即t2之后,B跑在A的前面,B对.x-t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由图象可知,开始时A的速度较大,后来A变为静止,B一直以恒定速度运动,所以C、D错误.答案: AB二、非 选择题12.如下图所示,两路灯灯杆A、B相距40 m,一辆汽车用3.2 s时间通过这两根路灯灯杆,据此可以计算出汽车在这段位移中的_速度为_m/s.若灯杆A的近旁相距0.42 m处有一块路牌,汽车驶过路牌和灯杆的这一小段距离只用了0.03 s,在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

10、为_m/s,可以认为汽车驶过灯杆时的_速度为_m/s .答案: 平均 12.5 14 瞬时 1413.如下图所示为某次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图中O点为第一个点,A、B、C、D为每隔一点选定的计数点.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纸带上A、C两点对应的时间为_s,纸带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_cm/s,打B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为_cm/s,你能求出打O、D点时间内纸带的平均速度吗?答:_.解析: 纸带上A、C两点对应的时间t1=40.02 s=0.08A、D段的平均速度vAD=xADtAD=43.25-15.500.0223 cm/s=231.25 cm/sB点的瞬时速度vB=

11、vAC=xACtAC=32.50-15.500.0222 cm/s=212.50 cm/s无法算出OD段的平均速度,因为不知道O、D间有多少个点,也就不知道OD段的时间间隔.答案: 0.08 231.25 212.50 不能14.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记录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从A点开始每5个点取1 个计数点,则小车通过D点时速度是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m/s2.(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 Hz)解析: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性质时,在t0时,通常用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代替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由题意知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0.1 svD=CE2T=52.43-2

12、3.7110-220.1 m/s1.44 m/s同理vB=AC2T1.03 m/s,由a=vt得a=vD-vB2T=2.05 m/s2.答案: 1.44 2.0515.让小球从斜面的顶端滚下,如右图所示是用闪光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一段,已知闪频为10 Hz,且O点是0.4 s时小球所处的位置,试根据此图估算:(1)小球从O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2)小球在A点和B点的瞬时速度;(3)小球运动的加速度.解析: 依题意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t=110 s=0.1 s(1)vOB=xOBtOB=1610-20.2 m/s=0.8 m/s.(2)小球在A点时的瞬时速度vA=xOBtOB=0.8 m/s,小球在B点时的瞬时速度vB=xACtAC=27-710-220.1 m/s=1.0 m/s.(3)由加速度的定义得小球的加速度a=vB-vAtAB=1.0-0.80.1 m/s2=2.0 m/s2.答案: (1)0.8 m/s (2)0.8 m/s 1.0 m/s (3)2.0 m/s2总结:高一物理期末复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小编的整理可以帮助到大家,祝大家学习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