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关于“十五”全国花卉产业建设工作总结[1].docx

上传人:randyorton 文档编号:164859 上传时间:2018-11-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总结】关于“十五”全国花卉产业建设工作总结[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工作总结】关于“十五”全国花卉产业建设工作总结[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作总结】关于“十五”全国花卉产业建设工作总结[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总结】关于“十五”全国花卉产业建设工作总结[1].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关于“十五”全国花卉产业建设工作总结1 特征码 QEINdfWGGWrAiHbkdqdc 对于花卉业者来说,2002 年至 20XX 年,是积极进取、勇于开 拓的 5 年,是让人欣喜兴奋的 5 年。其间,我国花卉产业快速 发展,花卉生产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从而确立了我国 花卉生产大国的地位。自今天起,本报将用数字说话、以事实 为例,全面展现“十五”期间我国花卉业取得的成就。 “十五”是我国花卉产业跨越式发展的 5 年,与“九五” 相比,生产规模迅速扩大,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基地栽培设施 得到很大改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产品产量和品质大幅提高; 花卉流通领域发展迅速,扩大了内需和

2、出口,初步形成由批发、 零售和拍卖市场组成的专业化流通体系。 花卉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1、生产规模、产值快速增长。 据统计,截至 2005 年底,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已达 64 万公 顷,比“九五”期末的 15 万公顷增长 326.7。其中,种植面 积 5 万公顷以上的省有河南、江苏、浙江、广东四省,2 万公 顷以上的有河北、山东、湖南、甘肃等省。我国花卉面积已占 世界花卉生产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十五”期间,我国花卉生产经营水平和产品质量大幅提 第 2 页 高,规模效益明显,到 2005 年底,年销售额 431 亿元,比“九 五”期末的 160 亿元增长 169。年出口额稳步增长,达 1.4 亿美

3、元,比 2000 年增加 5 倍。 2、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提高。 一是花卉经营实体数量大幅增加,全国花卉企业由 2000 年 的 2.2 万个增加到 2005 年的 5.3 万个,其中大中型企业达 6700 多个(生产规模在 3 公顷以上或年营业额在 500 万元以上) ,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五省拥有的花卉企业都在 1000 家以上。辽宁、甘肃两省是“十五”期间花卉产业迅速崛 起的典型省份, “九五”期末,辽宁有花卉企业 47 家,甘肃有 30 家,到 2005 年分别发展到 792 家和 500 家,均增长约 17 倍。 山东省从“九五”期末的 483 家增加到 2680 家,增长

4、5.5 倍。 二是企业实力逐步壮大。 “十五”期间,北京、山东、广东、 福建、云南等省区涌现出一批千亩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使花 卉生产经营由小而全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迈进,如云南玉溪 明珠百合集团,是由三家百合生产企业组建的集团公司,2005 年出口百合鲜切花占全国出口日本总量的 80。 三是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重点花卉省区以多种形式鼓励 企业和个人投资花卉业,出现国有、民营、个人、外资都在涉 足花卉生产经营,形成多部门、多行业、多元化投资的良好局 面。 3、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特色名牌产品日益增多。 第 3 页 一是区域化布局渐趋合理。 “十五”期末全国重点花卉产区 初步形成,品种结构进一步

5、优化。区域化产业形成了以云南、 四川、江苏、浙江、海南为重点的南方热带、亚热带花卉产区; 以广东、福建为重点的南方热带观叶植物产区;以浙江、四川、 河南、河北为重点的观赏苗木产区;以北京、山东、河北为主 的北方花卉产区;以辽宁为中心的东北花卉产区。 二是区域特色主导产品突出。全国特色名牌产品逐渐增多, 形成了以云南为重点的鲜切花基地,以河南、江苏、浙江为重 点的观赏苗木基地,广东、海南的观叶植物基地,广州、上海、 北京、河北的盆花基地等。 三是优势名牌产品基本形成。如辽宁君子兰、永福杜鹃、 漳州水仙、昆明杨月季、庆成兰花、洛阳牡丹以及年产 500 万 盆的河北仙客来等全国知名品牌产品。 四是典

6、型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明显。2000 年, “中国花木之 乡” (59 个) 、 “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 (71 个) 、 “全国重点花 卉市场” (41 个)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当地花卉产业的发展, 使我国花卉产业逐渐趋向合理布局,配套生产,基地建设标准 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2005 年,由国家林业局下 达的上海切花菊插穗生产基地,年产插穗 3000 万株,成为我国 南方最大的切花菊插穗生产基地,其中 80以上插穗出口日本, 并通过对农民提供菊花插穗和回收产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国家林业局 王桂芝 第 4 页 4.信息网络和市场流通体系初具规模。 “十五”期间,我国花卉业的显著特

7、点是由生产者主导型 向消费者主导型转变,需求和交易方式发生了变化,与之相适 应的信息和流通体系建设初具规模。目前,全国大约拥有花卉 信息网站 300 多个,网上信息量很大,许多交易都是在网上进 行的。 我国的花卉市场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迅速发展,到 2005 年,全国有各类花卉市场 2354 个,花店 2 万个。目前,国内批 发、拍卖、连锁超市、零售、鲜花速递、网上交易等互联的销 售流通网络已初步形成。重点花卉产区依托基地办市场,形成 一批以基地为中心的大型集散地和物流批发市场,如昆明斗南 花卉市场、北京莱太花卉市场、广东陈村花卉大世界、大连鲜 花总汇 汇等。 5.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科技兴

8、花取得成效。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质量效益是我国发展花卉产业的长期 战略。 随着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和市场的规范化,我国加入世贸组 第 5 页 织后,国内买方市场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和花农更加重视生 产经营中科技和人才的作用,经营者追求高质量和高附加值的 花卉产品,必然重视提高科技水平。在科研创新体系上采取多 种形式,一些重点省区着力抓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产、 学、研结合,采取企业立题、政府支持、专家研发的方式开展 科技研发。花卉科研取得了一批新成果,一是利用丰富的种质 资源优势自主创新培育新品种。二是积极引进国外优良品种, 实现进口花卉国产化。三是提高实用技术水平。在病虫害防治、 切花生产保鲜

9、、转基因生物快繁等方面取得新成果。 6.国际合作交流十分活跃,出口创汇快速增长。 经过“十五”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基 地。我国不仅加入了许多国际花卉组织,还积极组织参加国际 花事活动。自 1999 年成功举办世界花卉园艺博览会以来,又多 次举办国际性的花事活动,招商引资和花卉国际贸易比以往更 加活跃,更多的企业产品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从“十五” 以来的出口形势和统计数据看,我国花卉对外贸易呈逐年上升 趋势。到 2005 年达 1.4 亿美元,比 2000 年增加了 5 倍,尤其 在“十五”后期增幅较大,2005 年比 2004 年出口额增加 4800 多万美元,增幅为 49

10、.6。据海关统计,目前我国对 80 多个 国家(地区)出口花卉,出口额较大的国家(地区)主要有日 本、荷兰、美国、韩国,出口额居前五位的省市是云南、广东、 福建、上海、浙江,五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 70以上。 第 6 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和我国花卉业国际竞争力的不 断加强,依靠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土地、劳动力等优势, 我国花卉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将越来越大。 7.拓展花卉产业功能,延伸高效产业链。 “十五”期间,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空间的扩大, 传统的花卉品种和消费形式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近几年 各地利用花卉资源,多种形式开发花卉产品。一是利用新技术 研究开发天然干花产品

11、。如天津三达干燥花有限公司,拥有产 品 120 余种,主要出口到欧洲和日本、韩国。二是利用纯天然 花卉植物制作手工艺品。如云南呈贡绿之光公司,用手工技艺 制作艺术压花。三是开发药用、食用、美容保健等多用途花卉。 各地除大力发展传统的菊花、玫瑰等药用茶饮花卉外,还开发 研制以花卉为原料的深加工保健品,如广西以金花茶为原料加 工口服液及保健品。四是建设以花卉植物为主题的生态休闲观 赏旅游园区。中国花卉报:王桂芝 促进产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1.科学规划布局、有效整合资源,促进产业升级。 根据国家“十五”花卉发展规划和建设重点,把花卉产业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根据气候、资源优势,制定花 卉产业

12、发展规划,北京、河北、山西、辽宁、江苏、浙江、甘 肃、云南、广西等省市制定省(市)级花卉产业发展规划,积 第 7 页 极引导花卉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2.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发挥重点企业的典型示范作 用。 一是扶持重点,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资金上扶持重点花卉产 区,培育知名龙头企业。二是为经营者提供宽松的投资环境, 在工商、税收、土地承包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三是引导企业 强强联合做大花卉产业。 3.组织科技攻关创品牌,引导产业升级。 “九五”以来,每年都有一些花卉科研项目列入林业科研 攻关课题,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为更好地发挥科研成果和科 研人员为生产服务的作用,国家林业局于 2005 年

13、建立了全国花 卉专家库,及时组织专家为花卉科研生产提供咨询服务。重点 省区各级政府、协会积极组织专业生产和技术人员赴花卉发达 国家考察学习,引进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针对花卉生产 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花卉从业者进行培训,推广新技术、 新品种、新理念,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4.举办各类花事活动,搭建展示销售平台,促进花卉流通。 “十五”期间,由各级政府和行业协会组织的花卉专题研 讨会、博览会、展销会、花艺赛事活动十分活跃,宣传花卉文 化,普及花卉知识,沟通产销信息。这些花事活动极大地促进 了国内外花卉行业的交流与合作,为花卉经营者传递最新的品 第 8 页 种、技术、市场信息,助推着花卉产业发

14、展。特别是近几年日 益增多的国际花事活动,为我国引进国外新品种、新技术,促 进招商引资、进出口贸易提供了交流平台,促进我国与国际花 卉行业的合作与交流。 近年在探索花卉产业发展上,云南、河南等省出现了由花 农自发组织的生产合作社、花木经纪人,是壮大花卉产业,完 善流通体 系的一种新形式。 5.加强花卉标准建设,规范生产经营活动。 为加强花卉产业标准化建设,规范生产经营活动,经国家 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由国家林业局负责筹建的全国花卉标 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成立,负责组织全国花卉标准的编制工作。 在编委会成立之前,国家林业局先后组织起草了 10 余项国家和 行业标准,已陆续颁布实施,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花卉生产和 流通无标准可依的现状,对规范花卉生产、整顿流通秩序,提 高产品质量、与国际市场接轨具有重要作用。 第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