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儿小儿输血输血华西第二医院儿科 郭慧主要内容 l血液的组成l输血目的l儿科临床输血的指征及原则l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3血液的组成血液的组成血血液液血浆血浆50%-60%血细胞血细胞40%-50%水水91%-92%溶质溶质 8%-9%血浆蛋白血浆蛋白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电解质电解质Na+、K+、Ca2+、Mg2+、HCO3-、Cl-、HPO42-、SO42-小分子小分子有机物有机物营养物质营养物质代谢终产物代谢终产物激素激素气体:气体:O2、CO2红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小板血容量血液携氧能力输血可输血可增加增加血浆蛋白浓度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电解质微量元素输
2、血目的输血目的 成分输血可有效利用成分输血可有效利用血液制品,增进疗效,血液制品,增进疗效,减少输血并发症。减少输血并发症。血液制品的种类血液血液制品制品全血全血新鲜血新鲜血库血库血自体血自体血成分血成分血血浆血浆红细胞红细胞白细胞浓缩悬液白细胞浓缩悬液血小板浓缩悬液血小板浓缩悬液其他血液制品其他血液制品儿科临床用血指征及原则儿科临床用血指征及原则一、全血一、全血1.1.适应症适应症急性失血、产后出血等大出血;急性失血、产后出血等大出血;体外循环;体外循环;换血治疗。换血治疗。使用去白细胞的RBC,患儿发生SIRS和MODS的危险较低,尤其是使用储存时间较短的RBC血。2.2.禁忌证禁忌证心功
3、能不全、心力衰竭的贫血患者,婴儿、老年人、慢性病体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的贫血患者,婴儿、老年人、慢性病体质虚弱的患者;质虚弱的患者;需长期反复输血者;需长期反复输血者;对血浆蛋白已致敏的患者,以往输血或妊娠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对血浆蛋白已致敏的患者,以往输血或妊娠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的患者;小板抗体的患者;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患者;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患者;可能进行干细胞或其他器官移植患者。可能进行干细胞或其他器官移植患者。儿科临床用血指征及原则儿科临床用血指征及原则二、二、去白红细胞悬液去白红细胞悬液1.1.适应症适应症纠正贫血、提高患者的携氧能力。纠正贫血、提高患者的携氧能力。去除白细胞成
4、分,白细胞去除白细胞成分,白细胞55*10106 6/单位被认为是单位被认为是CMVCMV安全的安全的白细胞是机体最重要的免疫细胞,但人类白细胞的白细胞是机体最重要的免疫细胞,但人类白细胞的HLAHLA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差异巨大,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差异巨大,个体之间几乎没有完全匹配的。因此,输入异体白细胞就是一次组织移植,不可避免的个体之间几乎没有完全匹配的。因此,输入异体白细胞就是一次组织移植,不可避免的要引起受体发生免疫反应(发热反应,免疫排斥,免疫抑制等),同时随着异体白细胞要引起受体发生免疫反应(发热反应,免疫排斥,免疫抑制等),同时随着异体白细胞的进入,被吞噬细胞(白细胞的一
5、种)吞噬的某些病毒亦随之进入体内,造成去白细胞的进入,被吞噬细胞(白细胞的一种)吞噬的某些病毒亦随之进入体内,造成去白细胞病毒感染。另外,异体白细胞的进入,亦可导入活性病毒感染。另外,异体白细胞的进入,亦可导入活性T T细胞,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而后细胞,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而后者死亡率非常高。者死亡率非常高。2.2.指征指征Hb小于小于60g/L或或HCT小于小于0.2,伴有明显贫血症状者;,伴有明显贫血症状者;DIC患者患者Hb80g/L,或,或Hct40g/L,可暂不输血。若确需输血应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可暂不输血。若确需输血应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的冲击治疗下糖皮质激素的冲击
6、治疗下输注同型或输注同型或“O”型洗涤红细胞型洗涤红细胞。重型或中间型重型或中间型地中海贫血地中海贫血、部分部分中间型中间型地中海贫血地中海贫血患者患者(Hb持续低于持续低于90g/L以下,脾脏明显增大以下,脾脏明显增大)应考虑定期输注红细胞,应考虑定期输注红细胞,并维持并维持Hb水平在水平在90g/L以上以上(100120g/L之间较为适宜之间较为适宜)。再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维持障碍性贫血患者应维持H b水平在水平在5060g/L以上。以上。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中需成分输血支持治疗的患者,为预防抑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中需成分输血支持治疗的患者,为预防抑制物抗宿主疾病制物抗宿主疾病(GVHD)的
7、发生应的发生应输输辐照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辐照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当受血者与供血者血型不符或受血者处于血型转换期时,应输当受血者与供血者血型不符或受血者处于血型转换期时,应输注注辐照洗涤红细胞辐照洗涤红细胞。3 3.输注剂量输注剂量输注悬浮红细胞输注悬浮红细胞4ml/kg可提高可提高Hb约约10g/L。去白细胞悬浮红。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及洗涤红细胞在制备过程中分别有最大不超过细胞及洗涤红细胞在制备过程中分别有最大不超过15%和和30%的红细胞丢失,因此输注量可适当增加。的红细胞丢失,因此输注量可适当增加。儿童输血量应按每次儿童输血量应按每次10m l/kg进行输注,必要时进行输注,必要时812小
8、时后小时后重复输注。重复输注。新生儿一般按每次新生儿一般按每次1020m l/kg,采用输血泵缓慢静脉输注,采用输血泵缓慢静脉输注,一般不少于一般不少于2个小时个小时,以避免引起脑血流波动导致颅内出血。,以避免引起脑血流波动导致颅内出血。红细胞输注量红细胞输注量(ml)=期望期望Hb值值-当前当前Hb值值(g/L)体重体重(kg)0.3儿科临床用血指征及原则儿科临床用血指征及原则三三、血浆、血浆血浆制品主要有新鲜冰冻血浆血浆制品主要有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resh frozen plasma,FFP)FFP)和普通冰和普通冰冻血浆冻血浆(frozen plas
9、ma(frozen plasma,FP)FP),前者包含全部凝血因子(,前者包含全部凝血因子(IIII、V V、VIIIVIII、IXIX、X X、XI)XI),后者不稳定的凝血因子特别是,后者不稳定的凝血因子特别是和和几乎全部失活。几乎全部失活。1.1.适应症适应症各种原因导致各种原因导致PTPT、APTTAPTT正常对照值正常对照值1.51.5倍,存在活动出血的风险;倍,存在活动出血的风险;已知凝血因子缺乏而又无法获得相应的凝血因子进行补充;已知凝血因子缺乏而又无法获得相应的凝血因子进行补充;抗凝血酶抗凝血酶缺乏。缺乏。维生素维生素K 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2 2.
10、输注剂量输注剂量新鲜冰冻血浆的输入量达到新鲜冰冻血浆的输入量达到1015ml/kg才能达到补充凝血因才能达到补充凝血因子的作用。子的作用。对于需要输注的儿童对于需要输注的儿童,应按应按12-15m l/kg进行一次足量输注才进行一次足量输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能达到最佳效果。应当注意的是只要纤维蛋白原浓度大于应当注意的是只要纤维蛋白原浓度大于0.8g/L,即使凝血因子,即使凝血因子只有正常的只有正常的30,凝血功能仍可维持正常。,凝血功能仍可维持正常。如果休克没得到及时纠正,可导致消耗性凝血障碍。如果休克没得到及时纠正,可导致消耗性凝血障碍。因此伴有因此伴有休克的患者应当现纠正休克。休克的患者应
11、当现纠正休克。儿科临床用血指征及原则儿科临床用血指征及原则四、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四、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是在控制条件下融化新鲜冰冻血浆而采集的沉淀物,使悬浮于是在控制条件下融化新鲜冰冻血浆而采集的沉淀物,使悬浮于202030ml30ml的血浆中。每的血浆中。每200ml200ml血浆制备的冷沉淀,血浆制备的冷沉淀,因子含量因子含量80mg80mg、纤维、纤维蛋白原含量蛋白原含量150mg150mg,还含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结合蛋白等。,还含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结合蛋白等。1.1.适应症适应症甲型血友病;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1.0g/L30301010
12、9 9 505010109 9/L/L水平,以减少出血风险。水平,以减少出血风险。若血小板减少症是由血小板过度激活所致若血小板减少症是由血小板过度激活所致(如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如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输注血小板,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输注血小板无效,甚至可能加重血栓形成。例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无效,甚至可能加重血栓形成。例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除非发生威胁生命的出血,否则应避免输注血小板。肝素诱导型血小除非发生威胁生命的出血,否则应避免输注血小板。肝素诱导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输注血小板后可导致急性动脉
13、栓塞。板减少症患者输注血小板后可导致急性动脉栓塞。2 2.输注剂量输注剂量单采血小板单采血小板1 1个治疗量所含血小板数个治疗量所含血小板数2.52.510101111个。个。新生新生儿一次可输成人剂量的儿一次可输成人剂量的1/5-1/10,体积控制在体积控制在20-30ml;体重较小的儿童体重较小的儿童(体重低于体重低于20kg),给予,给予10-15ml/kg直至直至1个成人剂量的浓缩血小板个成人剂量的浓缩血小板;体重较大的儿童,应当使用体重较大的儿童,应当使用1个成人剂量的浓缩血小板。个成人剂量的浓缩血小板。也可按以下计算公式计算:应用血小板数也可按以下计算公式计算:应用血小板数=(期望
14、达到的血期望达到的血小板计数小板计数-输血前血小板计数输血前血小板计数)体表面积体表面积2.5;血小板输注的时间建议在血小板输注的时间建议在30分钟左右输完。分钟左右输完。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输血反应: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输血反应: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大量输血后反应: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出血倾向、大量输血后反应: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枸橼酸钠中毒。其他:空气栓塞、细菌污染反应、输血传染的疾病。其他:空气栓塞、细菌污染反应、输血传染的疾病。u输血过程中加强巡视,尤其输血开始后输血过程中加强巡视,尤其输血开始后1520分钟,严密分钟,严密观察有
15、无局部疼痛及输血反应,如出现荨麻疹、发冷、观察有无局部疼痛及输血反应,如出现荨麻疹、发冷、心悸、呼吸困难。心悸、呼吸困难。u如果患儿出现不适,立即停止输血,评估患儿,保留余如果患儿出现不适,立即停止输血,评估患儿,保留余血送血库。血送血库。一、发热反应:是输血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多次输血,体内产生的白细胞抗体和血小板抗体引起的免疫反应是发热反应原因。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处理处理预防预防起始寒战,其后发热,起始寒战,其后发热,T高达高达38-41;伴;伴头痛、恶心、呕吐等。头痛、恶心、呕吐等。视症状轻重而减慢输注速度或停止输血,寒视症状轻重而减慢输注速度或停止输血,寒战其予保暖,予抗组胺药物;高热时
16、予物理战其予保暖,予抗组胺药物;高热时予物理降温。降温。1、输注前半小时可予异丙嗪肌注。、输注前半小时可予异丙嗪肌注。2、输血开始、输血开始15分钟减慢速度。分钟减慢速度。3、去除白细胞及血小板,阻断致热源进入体内。阻断致热源进入体内。二、过敏反应:也是输血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处理处理预防预防皮肤瘙痒或荨麻疹为常见临床表现皮肤瘙痒或荨麻疹为常见临床表现轻者予抗组胺药物治疗,重者立即中断输轻者予抗组胺药物治疗,重者立即中断输注,对喉头水肿和过敏性休克早期做相应注,对喉头水肿和过敏性休克早期做相应抢救。抢救。过敏体质者输注前半小时予抗组胺药,过敏体质者输注前半小时予抗组胺药,有
17、过敏史者不宜献血,采血前有过敏史者不宜献血,采血前4小时供血小时供血者应禁食者应禁食三、溶血反应:常由ABO血型不合引起RBC迅速在血管内破坏引起溶血。发生率低,但危险性大,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处理处理预防预防1、轻型:发热、茶色尿或轻度黄疸。、轻型:发热、茶色尿或轻度黄疸。2、重型:心悸、腰酸、胸痛、腰背疼痛、呼吸困、重型:心悸、腰酸、胸痛、腰背疼痛、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血压下降、酱油色尿,少尿、无难、心率加快、血压下降、酱油色尿,少尿、无尿、肾衰竭,甚至并发尿、肾衰竭,甚至并发DIC。1、立即停止输血;、立即停止输血;2、及时积极抢救,抗休克,维持有效循环,碱化尿、及时积极抢救,抗休
18、克,维持有效循环,碱化尿液,液,保护肾脏及防治或纠正保护肾脏及防治或纠正DIC的发生。的发生。1、严格执行配血操作规章,严格核对。、严格执行配血操作规章,严格核对。2、慎输或不输冷凝集血。、慎输或不输冷凝集血。3、抗红细胞抗体效价低,配血时出现弱凝者、抗红细胞抗体效价低,配血时出现弱凝者要重视。要重视。循环负荷过重循环负荷过重 同静脉输液出血倾向出血倾向1、密切出血现象2、每输注库存血35个单位,补充1个单位新鲜血。3、静脉输注氢化可的松。枸橼酸钠枸橼酸钠中毒(最特殊的过敏反应)中毒(最特殊的过敏反应)1、密切观察患者反应。2、输入血液1000ml以上时,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已补充钙离子。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