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说课稿.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69485 上传时间:2019-01-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气》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空气》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空气》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空气》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空气》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气》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说课稿.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空气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空气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制初中化学第二单元课题一的内容是空气,本课题分为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互相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第一部分,从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入手,让学生仿照拉瓦锡的实验原理,用红磷燃烧的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得出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并说明空气的春风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稀有气体和其他气体杂质。第二部分,重点介绍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通过

2、讨论的方法让学生知道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为以后学习其他物质的物理性质打下基础。第三部分,从我们身边的空气污染入手,分析空气是如何受到污染的,空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我们应如何来防止空气污染;为使学生知道身边的空气总量如何,教材还特意介绍了空气质量日报。(二)、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4.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基本能力目标:1.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2.学习运用观察、实验、收集资料、从日

3、常生活经验进行总结等方法获取信息3.运用分析、对比、归纳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变成自己的知识思想教育目标:1.培养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实事求是的科学作分2.保持对生活中华夏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洗发学校化学的兴趣3.逐步树立关注社会、热爱自然、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远大志向(三)重点和难点重点:1.空气的组成2.空气组成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难点: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2.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便能很快适应化学课的教学。(四)、教学用具演示实验: 实验2-2 1多媒体课件二、说教法: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 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根

4、据目标设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教给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的学习方法。2、互动式教学法 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抢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3、知识竞赛法 这符合初中生争强好胜、集体感和荣誉感强的特点。在抢答竞赛中,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高,有利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4、质疑释疑 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三、说学法:(点击鼠标)1、 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其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

5、能力。2、 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氧气的用途,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3、 合作学习: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四、说教学过程:由于本课题是学生走进化学世界后遇到的第一个课题,难度不算太大,所以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便成了本课题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突破。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2.尽量从学生熟习的事物引入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4.多收集一些相关资料来拓展学生的思维5.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验探

6、究6.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具体教学过程1.提问引入,激发求知欲空气就在我们周围,你对他有哪些了解?桌子上有一个空杯子,它真的是空的吗?2.演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在实验中不断向学生提问,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或提出假设。例如:盛放红磷的集气瓶内,除了水(水的作用:因为P2O5易溶于水,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接近理论值),还有什么?(必须把集气瓶内的空气先五等分,作好标记)将红磷点燃后放到集气瓶里,见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特别注意烟、雾的区别)猜想把止水夹打开后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若剩余气体是氮气,且氮气是不能维持生命的气体,同学们可以用什么假设来说明呢(可以在剩余气体中放一只飞虫

7、,飞虫不久会死亡)?追问:上述实验不仅知道N2不能维持生命,还可以知道N2的什么性质(难溶于水)?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可以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吗?并让学生讨论课件中其他装置的优缺点及原装置的注意事项,最后由教师总结。学生课前已做过预习,想一想教师今天做的这个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是受谁的启发而做的呢(具体研究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3.在实验基础上,归纳小结空气的成分,介绍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通过多媒体素材介绍各空气成分的用途,介绍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4.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物理、化学性质的概念。5.指导学生阅读英国伦敦烟雾事件及图画资料,在阅读图2-8、图2-9及相关资料后,组织学生讨论,帮助学生形成保护空气的意识,并使学生知道污染指数与分级标准的关系。五、布置作业作业1:科学家们发现某星球与40亿年前的地球很相似,该星球也拥有大气,如果你是科学家,打算怎样研究该星球的大气?作业2:课本P331、2题写在作业本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