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教案:质量守衡定律.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76963 上传时间:2019-0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教案:质量守衡定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教案:质量守衡定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教案:质量守衡定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教案:质量守衡定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教案:质量守衡定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教案:质量守衡定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教案:质量守衡定律.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教案:质量守衡定律课题: 质量守衡定律教学目的:1、知识;通过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2、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重点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教学方法:实验探讨法。教学用具:仪器:托盘天平、烧杯、试管、锥形瓶、玻璃棒、酒精灯等。药品:白磷、NaOH溶液、NaCl溶液、CuSO4 溶液、AgNO3溶液、Na2SO4溶液、BaCl2溶液、FeCl3、溶液等。教学过程问题引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是增加

2、?是减少?还是不变呢?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学生首先思考、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教师演示实验:(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2)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称量记录:反应前的总质量(锥形瓶+空气+白磷)是 ?克。反应后的总质量是? 克。实验小结: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是相等的关系。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实验的方法问题讨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学生思考后,师生共同归纳实验事实,总结实验规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质量守恒定律讲授新

3、课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1、 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问题讨论:(1)铁生锈后质量大于铁的质量,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2)蜡烛燃烧后总质量是否变化?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守律?联系实际,讨论、体会定律中关键字的涵义,初步学会运用定律解释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做课堂练习一P70页1大题体会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初步理解定律中关键字的涵义后,小结:板书:2、几点说明:(1)是指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生成物的总质量应包括全部生成物(沉淀或气体)的质量。(3)审题时要注意关键的字,如“充分反应”、“恰好完全反应”、“足量反应”等字所表示的意义。问题讨论

4、: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分析、氧化汞分解示意图及水分解示意图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后。指导学生看书70页,引导学生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在观察图示的基础上,通过看书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板书: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不改变。(三个不变)课堂练习21、在反应A+B=C+D中,已知A、B两种物质各9.8克,A、B充分反应后生成16.1克C,0.2克D,B完全反应,则A、B反应时质量比为_。若已知C的式量为M,则B的式量为_。2、在化学反应A+B=C+D中,a克A与B反应生成m克C和n克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A、(m+n) 克 B、(m+n+a) 克 C、(m+n-a) 克 D、(m+n)/a克3、在反应2A+B=C+D中,已知25克A与1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克C。当反应有6克D生成时,参加反应的A是 ( )A、10克 B、5克 C、2.5克 D、以上都不正确小结:矫正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