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在地球“第三极”“烙”下深深印迹.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79202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变暖在地球“第三极”“烙”下深深印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全球变暖在地球“第三极”“烙”下深深印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全球变暖在地球“第三极”“烙”下深深印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球变暖在地球“第三极”“烙”下深深印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变暖在地球“第三极”“烙”下深深印迹.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全球变暖在地球“第三极”“烙”下深深印迹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犹如一个巨人横亘在亚洲中部。记者日前随世界自然基金会对青藏公路沿线尤其是长江源区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全球变暖在这块万平方公里的高原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迹,使这块原本脆弱的高原变得更加脆弱。冰川、湖泊、沙漠和冻土并存,青藏高原上独特的地理单元正不断受到伤害。“冰川退缩之快令人惊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李世杰说,这里的冰川在经历了山谷冰川、冰舌冰川、冰斗冰川等演变后,已经变成了悬冰川。“悬冰川是冰川消失的前奏。”青藏高原有现代冰川多条,冰川面积近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昆仑山、喜马拉雅山等山脉。过去多年

2、中青藏高原冰川面积已经缩小了约,专家预测,如果到世纪末气温升高至,中国冰川面积将比现在缩小左右。“冰川减少将对河流补给产生重要影响,因为亚洲的大江大河大都发源于青藏高原。”记者驾车在青藏公路上行驶,发现个别路面会突然“隆起”,将疾行的汽车微微抛起科学研究表明,青藏公路的破坏路面中以上是冻胀、融沉导致。冻土加速融化,高原的生存之基在“松动”。李世杰说,伴随全球变暖,青藏高原存在的大面积多年冻土,下限升高,活动层厚度加厚,冻胀丘中的冰核会融化,这将导致一些地方的草甸变成草原,然后可能演化成荒漠。在海拔米的风火山部分区域,记者看见,山坡上草甸呈现斑块状,有的地段草皮滑塌。中科院寒旱所王根绪等人分析江

3、河源区年来的土地生态系统变化发现,高寒草地退化显著,较高覆盖度高寒草原与高寒草甸面积减少了强和强,高寒草甸沼泽分布面积锐减近四分之一。李世杰说,草场沙化固然不排除人类活动的影响,如超载放牧等等,“但主导因素仍然是气候变化”。海拔多米的沱沱河气象站,记录了近年来长江源区的变化:在气候等因素的作用下,这一地区水资源短缺,草原生态系统荒漠化。副站长雷爱国说,更大范围内的唐古拉山地区也呈现出了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和蒸发增大的干旱化气候变化趋势。中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未来至年内,三江源地区水域、草地、林地、耕地将持续减少,未利用地和居民点等建筑用地面积将进一步增加,总体生态环境质量将继续下降。“虽然国际上和中国开展青藏高原的研究已经有许多年,但对它的了解仍然远远不够。”李世杰说,鉴于青藏高原的巨大影响力和它的高度敏感性和脆弱性,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这片土地的科学研究。而面对长江源区正在往外搬迁的藏民,他建议尽快在全国各大流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只有每个人、每个国家都行动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共同遏制全球变暖。”他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