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学教案:第二节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81526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教学教案:第二节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三化学教学教案:第二节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三化学教学教案:第二节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三化学教学教案:第二节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三化学教学教案:第二节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教学教案:第二节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教学教案:第二节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三化学教学教案:第二节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2课时)一.教学知识点1.氧气的物理性质2.氧气的用途。3.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磷、铁、蜡烛在氧气里的燃烧)。4.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二.重、难、疑点1.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2.难点: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3.疑点:氧化反应的定义中为什么不包括氧气的“气”为什么不提剧烈反应的“剧烈”两字。4.解决办法(1)教师演示实验,并组织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采用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忆的方法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2)通过对比五个化学变化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概括归纳典型的氧化反应,并解释氧化反应定义中不

2、写“气”字的原因来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点。(3)采用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形式来突破难点。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熔点、沸点等)。2.了解氧气的用途。3.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4.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的含义,会分辨并准确地区分它们。(二)整体感知本节内容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和典型代表,是从化学学科特征出发,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物质的开始,符合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本节既为学习氧气的收集准备了条件,又为学习燃烧与灭火储备了感性材料。为分解难点,本节可以介绍几种物质的化学式,如O2 (氧气)、C(碳)、P(

3、磷)、S(硫)、Fe(铁)、CO2 (二氧化碳)、H2O(水)等。(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空气含有哪些组分?各占多少?2.第一节习题第3题。3.描述燃烧现象的程序。讲解:说明研究物质的方法:存在、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其中性质是主要的。板书:一.氧气的存在提问: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学生回答: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熔点、沸点等。教师活动:展示一瓶氧气供学生观察其物理性质。结论: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讲解:除了刚才我们观察到的性质外,还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验得到氧气的其他性质。板书:二.氧气的物理性质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溶解度 三态变化无色 无味 气体

4、1.429g/L 不易溶于水 -183淡蓝色液体-218雪花状淡蓝色固体提问:我们学过哪些物质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镁)反应现象是什么?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下面这几种物质和氧气反应有何现象?板书: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演示实验12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板书: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碳 + 氧气 二氧化碳C + O2 CO2实验:演示实验13 硫在氧气中燃烧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板书:2.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结论:硫 +

5、 氧气 二氧化硫S + O2 SO2实验:演示实验:磷在氧气中燃烧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板书:3.磷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浓厚白烟。结论: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P + O2 P2O5实验:演示实验14 铁在氧气中燃烧提问:装氧气的集气瓶要预先装少量的水或瓶底铺上一层细沙,为什么?带着问题观察实验。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板书:4.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的黑色固体。结论: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Fe + O2 Fe3O4小结:装氧气的集气瓶要预先装少量的水或瓶底铺上一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生成的灼热的四氧化三铁跌落炸裂瓶底

6、。实验:演示实验15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板书:5.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火焰十分明亮,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有水珠生成,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生成。结论:石蜡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教师活动:演示和观察按以下四步进行:(1)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质在空气中(或氧气)预热(或点燃)前并不跟氧气发生反应;(2)点燃后,引导学生观察他们在空气中是否能持续燃烧,以及燃烧时的现象;(3)观察它们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注意光与火焰的区别);(4)对生成物的色、味、态的描述或检验。以上实验按“演示(观察)描述记录写出文字表达式”的顺序进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按照描述

7、燃烧现象的方法描述实验现象。讨论:前四个文字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特征?(通过对比,总结出化合反应的概念)板书:*化合反应:(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2)特点:“多变一” A+BAB讨论:以上五个文字表达式的共同特点。(总结出氧化反应的概念)板书:*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小结:通过以上的实验可以看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高温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它的化学性质可概括为氧化性,因此它常作为氧化剂。板书:*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讨论: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有什么区别?什么情况下一

8、个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小结:判别某化学反应是不是化合反应,要着眼于生成物是否只有一种,判别某化学反应是不是氧化反应.要着眼于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有没有跟氧发生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描述化学反应类型的方法。有氧气参加反应.且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的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板书:四.氧气的用途讨论:课本图1-9氧气的用途,各种用逮分别体现出氧气的什么性质?板书:(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 A 炼钢 g,宇航 C.气焊“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规律。(四)总结、扩展氧气是初中化学的代表物质,本节我们对氧气进行了具体辨析。其中,氧气跟碳、硫、磷、铁、石蜡的反应是本节的重点,大家要按照“根据现象得结论”的规律,掌握五个反应的现象及文字表达式,同时要学会“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规律。四.布置作业1.列表对比记忆五个演示实验的反应物、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在空气中、在氧气中)、生成物、文字表达式、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氧化反应)。2.思考: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