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8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22592 上传时间:2019-01-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8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8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8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2018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2018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8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8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2018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四年级(3)班有学生60人,其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关键。本班学生对于上学期的知识掌握尚可,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人计算不过关、走进生活题说理不清、变化题不懂思考方法等问题。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二、教学要求。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

2、探索过程,掌握试商和调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能判断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几位数,能估计商的最高位是几。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乘法与加减法、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初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会脱式计算两步运算的式题。经历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这些运算律,会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一些加法和乘法的简便运算。初步认识射线和直线,能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体会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表示角的符号和角的计量单位“度”。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

3、的角。进一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平角和周角,理解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大小关系。能根据实际需要对数据分段整理,填写统计表,能对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分析和判断。在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方法,进行有关的口算、估算的过程中,发展类比迁移能力、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在认识射线和直线的过程中发展空间想像能力;在研究角的度数,认识平角、周角,认识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等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学习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说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有效地与同伴合作,或者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或者把自己解决问题的

4、过程和结果与同伴交流,体会合作的益处,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初步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在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等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增强理性精神。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敢于提出疑问,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下,初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教学重点。正确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进行笔算;正确判断商是几位数,商的最高位位是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混合运算进行简便运算。量指定角的度

5、数;画指定度数的角。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的学习过程。四、教学难点。利用间隔排列的知识解决实际中的有关问题。对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作出正确的分析。用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或垂线。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分析、判断、创新等能力进行培养。五、进度安排。单元 课时除法 13课时角 7课时混合运算 8课时平行和相交 5课时找规律 4课时观察物体 4课时期中考试 2课时运算律 7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 4课时统计与可能性 6课时认数 8课时用计算器计算 5课时整理与复习 6课时加机动课时10课共89课时六、教学措施。学期一开始就严格要求,加强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利用直

6、观教具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析,从而轻松掌握所学知识。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加强补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不落人后。“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

7、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觉学习不再枯燥无味。“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

8、,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