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数学必须掌握的考点:检查技巧.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27300 上传时间:2019-0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中考数学必须掌握的考点:检查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中考数学必须掌握的考点:检查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中考数学必须掌握的考点:检查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中考数学必须掌握的考点:检查技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中考数学必须掌握的考点:检查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中考数学必须掌握的考点:检查技巧.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中考数学必须掌握的考点:检查技巧题会做,但是却因为做错或漏做题而失分,要比难题不会做更加让人惋惜。要想少产生一点这样的遗憾,就要学会如何去检查一份试卷。2018中考数学掌握检查的方法很重要。方法一:检查基本概念基本概念、法则、公式是同学们检查时最容易忽视的,因此在解题时极易发生小错误而自己却检查数次也发现不了,所以,做完试卷第一步,在检查基本题时,我们要仔细读题,回到概念的定义中去,对症下药。比如2018中考题选择题,题目问“8的平方根是多少”,如果学生选择了22,检查时很容易会再算一次(22)2=8,就想当然的以为答案是对的了。此时,我们就应该从概念入手,想想什么是“平方根”,那就会

2、回忆起这样一个等式x2=8,二次方程又都应该是有两解的,所以答案应该有正负两解。方法二:对称检验对称的条件势必导致结论的对称,利用这种对称原理可以对答案进行快速检验。比如如:因式分解,(xy+1)(x+1)(y+1)+xy=(xy-y+1)(xy+x+1)结论显然错误。左端关于x、y对称,所以右端也应关于x、y对称,正确答案应为:(xy+1)(x+1)(y+1)+xy=(xy+y+1)(xy+x+1)。方法三:不变量检验某些数学问题在变化、变形过程中,其中有的量保持不变,如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时,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基本量也不变。利用这种变化过程中的不变量,可以直接验证某些答案的正确性。方

3、法四:特殊情形检验问题的特殊情况往往比一般情况更易解决,因此通过特殊值、特例来检验答案是非常快捷的方法。比如2018中考经常考的幂的运算,比如年的(-a2)3,我就可以去a=2,先计算-a2=-4,再计算-43,就很容易检验出原答案的正确与否。方法五:答案逆推法相信这种方法很多学生都会,在求出题目的答案后,可将答案重新代回题目中,检验题目的条件是否还成立。但是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要想想有没有可能存在多解的情形。总而言之,要想提高检查的次数与效率,又想避免枯燥的重复,就需要一题多解去检验。一道题,使用原来的方法去做,固然也能发现错误,但是人都是有惯性思维的,很容易就忽视了一些小的错误。要练说,得

4、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

5、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如果在检查时,我们都尽量去想一些新的方法,那样,一来可以检查答案的对错,二来可以减少机械性重复产生的枯燥感,三来思考新的解法也是锻炼思维的一种手段,四来能将试卷中的题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好措施。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此外,直接检查作为最基础的方法,要重视技巧“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

6、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直接检验法就是围绕原来的解题方法,针对求解的过程及相关结论进行核对、查校、验算。为配合检查,首先应正确使用草稿纸。建议大家将草稿纸叠出格痕,按顺序演算,并标上题号,方便检查对照。其次,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仔细推敲,而不能“想当然”,记住“最安全的地方有时候也是最危险的地方”。2018中考数学掌握检查的方法很重要。预祝大家2018中考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