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小学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完整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39664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小学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完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18小学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完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18小学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完整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18小学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完整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18小学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完整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小学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小学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完整版).doc(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小学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完整版)2018小学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完整版)第一天(数数与比较)1. 把右边3个五角星图上颜色;从左边数起,把第7个圈起来。分析:本题首先要把方向分清楚(左手指的方向是左边,右手指的方向是右边),其次要学会认识基数和序数,即1) 基数表示有几个(可一个可多个);2) 序数表示位置、顺序、第几个数字前面有第字。2. 小动物们大联欢左 1 2 3 4 5 6 77 6 5 4 3 2 1 右答案:(1)一共来了 7 只小动物;(2)从左边数小驴排在第 4 个;(3)从右边数排在第六个的小动物是小猴。分析:本题为简单的单列排队问题,方向首先要弄清楚,然

2、后可采用标数法解题(遇到数数的问题要标记,这样才能做到不重与不漏)。3.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在 ( ) 里填上 “ < ” “ > ” 或 “ = ”。答案:8(<)19 12(>)10 51(>)155+6(>)3+7 3+19(>)21 8+9(=)3+14分析:本题要熟练的掌握“ > ”“ < ”“ = ”的使用,(大于号张大嘴巴笑大数,小于号小嘴尖尖刺小数);另外数与数之间的比较,1) 首先要看数位,数位越多则数越大;2) 若数位相同,则再比较最高位,最高位数大则大,若最高数位数相同那就要看次高位,依此类推。4. 在一次考试中,恐龙

3、考了95 分,小鱼考了78 分,小猪考了61 分,小鹿考了83 分,小鸭考了91 分。小朋友们你能按照考试分数由高到低,帮他们排一排顺序吗?谁考的最高,最聪明呢,请你将它圈出来。答案:(95) > (91) > (83) > (78) > (61)(恐龙) > (小鸭) > (小鹿) > (小鱼) > (小猪)恐龙考的最高,最聪明。分析:本题仍然要求熟悉掌握数与数之间的比较,数位相同比较,首先要看最高位,最高位数大则大,最高数位数相同那就要看次高位。第二天(巧填数字)1. (1) 填数,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1.答案: 分析:要求横行、竖

4、行的3个数相加都得11,则1和3的下面是11-1-3=7,2和3的右侧是11-2-3=6。(2) 填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得15.答案: 分析:每条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得15,则6和3之间是15-6-3=6,3和8之间是15-3-8=4,6和8之间是15-6-8=1。2. 把1,2,3,4,5 分别填入下面的圆圈中,分别满足下面条件分析:本题最重要的是中间的圆,因为它在横行和竖行均被加了1 次,即共被加了2 次,而其它均只被加了1次,且题目要求数字不可重复使用,所以关键求出中间圆所填的数,再采用枚举法求出其它圆所填的数。(1) 使横行,竖行圆圈里的数加起来都等于8答案: 分析:横行和竖行都

5、等于8,所以两行的和是16,但是所有数字加一起,即1+2+3+4+5=15,说明多算了1,中间的数字被计算两次,所以中间的数字是1,剩下7,根据枚举法可知7=2+5=3+4。(2) 使横行,竖行圆圈里的数加起来都等于9答案: 分析:横行和竖行都等于9,所以两行的和是18,但是所有数字加一起,即1+2+3+4+5=15,说明多算了3,中间的数字被计算两次,所以中间的数字是3,剩下6,根据枚举法可知6=2+4=1+5。(3) 使横行,竖行圆圈里的数加起来都等于10答案: 分析:横行和竖行都等于10,所以两行的和是20,但是所有数字加一起,即1+2+3+4+5=15,说明多算了5,中间的数字被计算两

6、次,所以中间的数字是5,剩下5,根据枚举法可知5=2+3=1+4。第三天(图形计数)知识点:图形计数有很多种方法,如枚举法、打枪法、公式法、编号法以及分类法等等,而今天的作业重点是采用分类法,即由小到大数,注意一定要把每类情况都考虑到,并要按照一定得顺序来数,这样才能保证不重不漏。1. 数一数下列各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答案:(1) 小三角形 2 个,大三角形( 2 个小三角形组成) 1 个,共 2+1= 3 (个) 三角形(2) 小三角形 4 个,大三角形( 2 个小三角形组成) 4 个,共 4+4= 8 (个) 三角形(3) 小三角形 3 个,中三角形( 2 个小三角形组成) 1 个,大三角

7、形( 3 个小三角形组成) 1 个,共 3+1+1= 5 (个) 三角形2. 数一数下列各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答案:(1) 小正方形 4 个,中正方形(4个小正方形组成) 1 个,大正方形 1 个,共 4+1+1= 6 (个) 正方形(2) 大、中、小正方形各 1 个,共 1+1+1= 3 (个) 正方形(3) 小正方形 4 个,大正方形 3 个,共 4+3= 7 (个) 正方形3. 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答案:(1) 小长方形 4 个,中长方形( 2个小长方形组成) 4 个,大长方形 3 个,共 4+4+3= 11 (个) 长方形;(2) 小长方形 3 个,中长方形( 2个小长方形组成

8、) 1 个,大长方形( 3个小长方形组成) 1 个,共3+1+1= 5 (个) 长方形。4. 找出只含一个圆圈的正方形的个数.答案:包含 1 个基本正方形的带圆环正方形有 1 个,包含 4 个基本正方形的带圆环正方形有 4 个,包含 9 个基本正方形的带圆环正方形有 1 个,所以共有 1+4+1= 6 (个) 正方形。5. 找一找 图(1)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图(2)中有多少个四边形,多少个三角形?答案:(1) 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则有 6 个正方形;(2) 三棱柱中有 3 个四边形,2 个三角形。第四天(数方块)知识点:数方块的方法有:(1)分层数,这种方法最简单,其中没被上一层压住的,

9、完全露出来就是多出来的,且从上往下数依次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2)分排数。所以以后遇到数方块的问题要记牢A、分层来数它们。B、藏起来的方块要数清。1. 左边的两堆方块拼起来,是右边的哪一堆?用线连起来.答案: 而另一组中,右边的一堆比左边的两堆多一块,因此只有一组对应,即已用箭头连接。2. 下图是由正方体木块堆成的,数一数共有多少个正方体木块?答案:由上到下分层数:第一层有 3 个正方体,第二、三层相等,均比第一层多 3 个,所以各有 3+3= 6 个三层加起来共有 6+6+3= 15 个正方体木块。3. 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共有多少个小方块?答案:由上到下分层数:第一层有 6

10、个正方体,第二层比第一层多 6 个,所以有 6+6=12个两层加起来共有 6+12= 18 个正方体木块。4. 用小方块搭成下面的图形,并数一数各有多少个?48912答案:(1) 1+3= 4 (个)(2) 1+2+5= 8 (个)(3) 4+5= 9 (个)(4) 2+4+6= 12 (个)5. 用小木块堆成下面的一张玩具沙发,共需要多少个小木块?答案:此玩具沙发,由上到下分层数:第一层有 3 个正方体,第二层比第一层多 4 个,所以有 3+4= 7 个第三层比第二层多 3 个,所以有 7+3= 10 个三层加起来共需要3+7+10= 20 个小木块。第五天(方向与位置)知识点:今天的作业是

11、复习方向和位置,重点要会利用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及行列来确定位置,并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方向感。1. 按照下面的要求,将1-9 填到下面的空格中。(每个空格只填一个数字)答案: 分析:本题主要是练习中间、上下、左右,先确定5的位置,再根据不同参照物找其它的数字。2. 看图回答问题 左右右左答案: 分析:本题要注意小男孩和小女孩和我们站的方向是相反的(面对面反方向,我们面对面,你来找方向。你看我是左,其实我是右;你看我是右,其实我是左),所以他们的左右方向和我们应该也是相反的。先以你的角度看方向,再来判断他们的方向。3. 根据下图,按要求填空答案:(1)小

12、狗家在小猫家的(北)面,在小熊家的(东)面。(2)小虎家在小猴家的(南)面,在小狗家的(东南)面。(3)小猪家在小熊家的(东北)面,在小狗家的(北)面。分析:本题主要是练习找东西南北的,重点要熟记口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根据图中指示北的方向,确定其他方向。参照物不一样, 指示的方向也不一样。第六天(找规律画图)知识点:今天作业主要是找规律画图,所谓规律,即至少出现两次,或者更多。其中有: 形状变化; 数量变化(可增加、可减少); 颜色变化; 位置变化(平移、旋转); 方向变化; 九宫格里的变化(缺啥补啥、图形相加)。主要考察大家的细心观察和思考!1. 请你根据前三个图形的变化规律,画出第

13、四个图形来.(1)答案:分析:图中黑色圆圈的个数是3、5、7,每次增加 2 个,所以最后应该是 9 个黑色圆圈。或白色圆圈的个数是9、7、5,每次减少 2 个,所以最后应该是 3 个白色圆圈。(2)答案:分析:图中小圆圈横行、竖行的个数均是2、3、4,每次均增加1个,所以最后横行、竖行均应该有5个小圆圈。2. 把下面空白部分画完整答案:分析:九宫格里找规律,一起来看看图,同样的观察,角度不同方法也不同。方法一:横着看第一行都有三角形、正方形套圆圈、圆圆圈套正方形这三种图形, 竖着看第一列都有三角形、正方形套圆圈、圆圆圈套正方形这三种图形,根据这一规律所以第三行(或列)缺少一个。(缺啥补啥)方法

14、二:第一行的最左边的图形平移到了第二行的最右边, 剩下的两个图形往前移,就组成了第二行的图形,按照这种移动的规律,第二行最左边的图形平移到了第三行的最右边,剩下的两个图形往前移,就组成了第三行图形。(平移)3. 下面的一组图形中,最后一个应画什么图案?答案: 分析:图中的所有图形在田字格里成逆时针旋转4. 根据规律接着画.答案: 分析:图中的所有图形在田字格里成顺时针旋转5. 把空白的部分补充完整.答案: 分析:九宫格里找规律,根据缺啥补啥或平移方法,即可得到答案。第七天(找规律填数)知识点:今天的作业主要是复习找到简单的数列规律,所谓数列,即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几个数,如单数数列(奇数数列)、

15、双数数列(偶数数列)、等差数列(相邻的两个数相差的数相同)、简单的双重数列(跳着看),以及图形中数字的运算规律从而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1. 按规律填数。答案: (1) 2,3,5,8,12,( 17 );(2) 2,3,5,8,13,( 21 );(3) 2,3,5,6,8,9,( 11 ),( 12 );(4) ( 1 ),2,3,6,5,10,7,( 14 )。分析:(1) 二级等差数列,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1、+2、+3、+4,所以括号里是12+5=17;(2) 兔子数列,第三个数等于前两个数的和,所以括号里是8+13=21;(3) 这是一个双重数列,其方法是要跳着看。先观察第

16、1、3、5位上的数分别为2、5、8,每次增加了3,那么后面第7个数为8+3=11,2、4、6位上的数分别为3、6、9,所以第8个数为9+3=12,。所以括号内应填11、12。(4) 这是一个双重数列,其方法是要跳着看。先观察第3、5、7位上的数分别为3、5、7,每次增加了2,那么前面第1个数为3-2=1,2、4、6位上的数分别为2、6、10,所以第8个数为10+4=14,。所以括号内应填1、14。2. 找出规律,再在“?”处填写适当的数.1013答案:(1)2612(2)分析:(1) 黄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2,则第 5 个数应填 8+2=10;绿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 2,则第

17、 4 个数应填 15-2=13;(2) 紫红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6,则第 5个数应填 20+6=26;天蓝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3,则第 4 个数应填 9+3=12。3. 想想、填填.答案:16分析:(1) 按箭头的方向每相邻两数之间相差3,所以后面应该填16+3=19,19+3=22;(2) 按箭头的方向后面的数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依次 +1、+2、+3、+4,所以最后一个数应填11+5=16。4. 根据规律,在“?”处填数.答案:5分析:图形中填数: 与图形的形状有关,与数字的大小有关; 数与数之间运用+、-、=运算符号来连接。本题可以看出:上面三数之和等于下面两数之和,主

18、要考察大家的观察力,所以“?”处应填6+2+6-9=5。5. 在图中“?”处,填上一个适当的数.16答案: 分析:按顺时针方向,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1、+2、+3、+4,所以“?”处应填11+5=16。第八天(我会换一换)知识点:今天的作业主要是复习我会换一换,让孩子们会运用第一个物体和第二个物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第二个物体和第三个物体之间的关系,通过第二个物体来找到第一个物体和第三个物体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转换过程中初步感知简单的等量代换知识。1. 比一比,1 只鸭和1 只鸡,谁重一些?答案:1 只鸭重一些。分析:从第二幅图中来看 2 只鹅的重量> 4 只鸡的重量, 那么 1 只鹅的重量&

19、gt; 2 只鸡的重量,而从第一幅图中看出 1 只鹅的重量 = 2 只鸭的重量,这样(鹅来当传话员)2 只鸭的重量>2 只鸡的重量,所以 1 只鸭的重量>1 只鸡的重量。2. 要使天平左右水果的重量一样,右边应该放( )个答案:要使天平左右水果的重量一样,右边应该放( 3 )个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 1 个梨等于多少个香蕉,我们就去找梨,2 个梨= 3 个桃,想要知道梨就去找桃,2 个桃=4 个香蕉,1 个桃= 2 个香蕉,3 个桃= 6 个香蕉,2 个梨= 6 个香蕉,所以 1 个梨= 3 个香蕉。3. 观察下面的图,你能说说1 个苹果和( )个草莓一样重呢?答案:

20、1 个苹果和( 8 )个草莓一样重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 1 个苹果等于多少个草莓,我们就去找苹果,1 个苹果=2 个梨,想要知道苹果就去找梨,1个梨=2 个桃,2 个梨=4 个桃,想要知道梨就去找桃,1个桃=2 个草莓,4 个桃=8 个草莓,所以1 个苹果=8 个草莓。4. 1 桶水可以灌3 壶水,1 壶水可以冲6 杯咖啡,1 桶水可以冲 ( )杯咖啡答案:1 桶水可以冲 ( 18 )杯咖啡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 1 桶水可以冲几杯咖啡,我们就去找桶,1 桶水= 3 壶水,想要知道桶就去找壶,1 壶水= 6 杯咖啡,3 壶水= 18 杯咖啡,所以1 桶水= 18

21、杯咖啡。5. 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两只松鼠的重量,三只小鸭的重量等于两只松鼠的重量,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 )只小鸭的重量.答案: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 3 )只小鸭的重量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几只小鸭的重量,我们就去找小猪,1 头小猪= 2 只松鼠,想要知道小猪就去找松鼠,2 只松鼠=3 只小鸭,所以 1 头小猪= 3 只小鸭。第九天(图文算式)知识点:今天的作业是可根据等量代换的知识来尝试图文算式,此内容将在寒假班第四讲重点介绍。图文算式中,如果一个算式只有1种符号,那么这种符号我们就可以求出来,可是有两种或多于两种酒不可以算出来了,所以我们可以先找能算的算式先做

22、,然后,再把求出来的符号代入到含有多种符号的算式中。1. (1) -3=9 +=20 (2) +=10 -=2= ( ) = ( ) = ( ) = ( )答案:(1) =( 12 ),=( 8 ) (2) =( 5 ),=( 3 )分析:(1) 根据-3=9,可得=9+3=12,把=9+3=12代入+=20中,可得新的算式+12=20,这样我们就可得出=8;(2) 根据+=10,想5+5=10,可推出=5,把=5代入-=2中,可得新的算式5-=2,这样我们就可得出=3。2. (1) +=18 = ( ) (2) +=14+=13 = ( ) +=10+=15 = ( ) = ( ) = (

23、)答案:(1) = ( 9 ),= ( 6 ),= ( 7 ) (2) = ( 3 ),= ( 4 )分析:(1) 根据+=18,想9+9=18,可推出=9,把=9代入第三个算式+=15中,可得新的算式9+=15,可得出=6,再把=6代入第二个算式+=13中,可得新的算式+6=13,这样我们就可得出=7;(2) 本题采用对比法比较简单,我们发现第一个算式左边比第一个算式多一个,而右边大14-10=4,这样很容易得出=4,再将=4代入+=10中,可得新的算式+4=10,即+=6,想3+3=6,可推出=3。3. 你能根据下面的三个算式,算出、各代表什么数吗?答案:=( 7 ),=( 2 ),=(

24、9 )分析:根据11-4=,可得=7;把=7代入第二个算式-5=,可得7-5=,这样可得出=2,最后根据第三个算式我们就能得出=7+2=9。4. 根据下面算式,算出、各表示几? 答案:=( 2 )、=( 3 )、=( 1 )分析:方法一:通过尝试根据三个算式的等量关系通过等量代换,分别算出、的得数,=2、=3、=1。方法二:通过观察这三个算式,我们发现2个+2个+2个=5+4+3=12,那么+=6,因为+=5,所以=1,同理得=2、=3。5. 一只小猴重8 千克,1 只小狗重多少千克?答案:1 只小狗重 2 千克分析:小猴重8千克,则第一个算式可改为:8=兔+兔,则兔=4千克,那么第二个算式可

25、改为4=狗+狗,所以小狗=2千克。第十天(巧移物体)知识点:今天的作业都是移多补少的问题,主要是要知道若我们比别人多时,要和对方一样多时,要把自己比别人多的一半给对方就可以了。(此类题方法不唯一)1. (1)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_从第二行移 3 片叶子到第一行,两行叶子的片数相等,第二行应摆几片叶子?(2)第一行摆:_ _第二行摆:从第二行移 2 个 到第一行,两行的就同样多,第一行应摆几个 ?答案:(1) 方法一:从第二行移 3 片叶子到第一行,两行叶子的片数相等,则第二行比第一行多 6 片叶子,所以第二行应摆 3+6= 9 片叶子。方法二:从第二行移 3 片叶子到第一行,两行叶子的片数相等,

26、则第一行有 6 片叶子,共有 12 片叶子,所以第二行应摆 12-3= 9 片叶子。(2) 方法一:从第二行移 2 个 到第一行,两行的就同样多,则第二行比第一行多 4 个 ,所以第一行应摆10-4= 6 个 。方法二:从第二行移 2 个 到第一行,两行的就同样多,则第二行有 8 个 ,共有 16 个 ,所以第一行应摆16-10= 6 个 。2. 小白兔有 12 个 萝卜,它给了小灰兔 3 个 萝卜后,它俩的萝卜就一样多,小灰兔原来有多少个萝卜?答案:小白兔有 12 个 萝卜,它给了小灰兔 3 个萝卜后,它俩的萝卜就一样多,则小灰兔现在有 12-3= 9(个)萝卜,原来有9-3= 6 (个)萝

27、卜。3. 小朋友排队,第一队有6 个小朋友,第二队有12 人,要使两队的人数同样多,应该把第二队调几个人到第一队?答案:第一队有 6 个人,第二队有 12 个人,第二队比第一队多 6 个人,我们把这多的 6 个人平均分成 2 份,每份 3 个人,要使两队的人数同样多,就应该把第二队调 3 个人到第一队。4. 哥哥和弟弟分一袋苹果,弟弟分得13 个,弟弟问哥哥有几个,哥哥说:如果你给我2个,我们两人分得的苹果同样多。想一想:哥哥分得几个苹果?答案:弟弟给哥哥 2 个苹果,他们两人分得的苹果同样多,则弟弟比哥哥多 4 个苹果,弟弟有 13 个苹果,那么哥哥分得13-4= 9 (个)苹果。5. 妈妈

28、买了三袋糖,第一袋有8 颗,第二袋有15 颗,第三袋有10 颗,怎样才能使三个袋子的糖一样多,应多少颗?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

29、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

30、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答案:三袋糖共有8+15+10

31、=33 颗糖,要使三个袋子的糖一样多,则平均分成3份,每份11 颗糖,所以第二袋给第一袋11-8=3 颗,第二袋给第三袋11-10=1 颗,此时每个袋子的糖一样多,应各有 11 颗糖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