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地质灾害防治20XX年工作总结[1].docx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174712 上传时间:2018-11-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总结】地质灾害防治20XX年工作总结[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工作总结】地质灾害防治20XX年工作总结[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作总结】地质灾害防治20XX年工作总结[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总结】地质灾害防治20XX年工作总结[1].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地质灾害防治 20XX 年工作总结1 特征码 BQBlTFBZLrDavnPcBMAF 我市属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多发区之一。全市现有各类地 质灾害危险点 3600 余处,其中列入省、市、县三级监控的重要 灾害危险点 714 处。地质灾害以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大 中型地面塌陷为主,具有点多面广、危险性大的特征。近年来, 我市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科学制定防治方案, 严格落实防灾责任,不断完善防治措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地 质灾害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连续七年实 现地质灾害“零伤亡” 。 一、主要做法 1、健全管理机构。市、县、乡三级政府都成立了地质灾害

2、防治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政府办、国土资源局 领导任副组长,财政、民政、气象等 18 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指 挥、部署协调和巡查指导,并将职责任务分配到成员单位,实 行防灾减灾领导责任制。 2、编制防灾预案。市、县两级每年在汛前都认真组织编制 了防灾预案 ,经同级政府批准后,下发到有关单位、乡镇执 第 2 页 行。对全市已发现的各类地质灾害危险点,填制“地质灾害防 灾工作明白卡” ,发放到防灾责任单位和负责人,填制“地质灾 害防灾避险明白卡” ,发放到受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让他们明 白面对险情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和撤离转移路线。 3、

3、开展科普宣传。每年利用“422 地球日” 、 “625 土 地日” 、 “124 法制日”宣传,通过组织咨询服务队伍上街提 供咨询服务,到乡村农户家中发送科普资料,出动宣传车到乡 镇、村组进行巡回宣传,悬挂、张贴、刷写大型宣传标语和宣 传图画等,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让群众 掌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减少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几率。 4、加强业务培训。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每年都分别举 办两次以上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学习班。市国土资源局以召开国 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形式,侧重培训县、乡政府分管领导,县、 乡国土资源部门分管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县国土资源局以举办 学习班形式,侧重培训县、乡地质灾

4、害领导小组成员和地质灾 害危险点监测人员。 5、构建群防体系。以国土资源系统工作人员为骨干、基层 党员干部为主体,按照市设中心、县设总站、乡设站、村设组 的组织机构格局,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监测网络,具体负 责辖区内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工作。全市已建立群测群防监测网 1529 处,设立基层地质灾害监测点 135 处,在市、县两级国土 资源部门备案的监测人员达 539 人。 第 3 页 6、加强巡查排查。每年汛前,组织工作人员对地质灾害隐 患点进行巡查排查。对发现的灾害危险点加强监控,聘请专家 到现场勘察,提出隐患点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并根据地质灾害 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进入汛期后,市、

5、县、乡 监测点 24 小时有人值班,并组织地质灾害巡查组和应急抢险小 组,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防治指导和抢险救灾。 7、健全规章制度。先后拟制定实施八项制度,即:地质灾 害防治汛期值班制度、地质灾害险情速报制度、汛期危险点巡 查制度、异变危险点应急调查制度、监测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监测资料汇编上报制度、地质灾害预防预报、预警告示制度, 地质灾害防治奖罚制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 职责明确、奖罚分明。 二、存在问题 1、地质灾害防治认识不足。地质灾害防治时间较长,即使 是汛期结束,山体内还涵养着大量水分,容易造成已经开裂失 稳的山体继续下滑的可能。由于一般群众主观上认为,

6、汛期过 后不会发生什么地质灾害。正是这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容 易造成严重后果。 2、农民建房缺乏科学知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民 认为建房背靠“大山”是有靠山之说。加上国家严格土地管理, 为了减少宅基地占用耕地,一些农民便往山边建房,而在清基 第 4 页 时处理不当,切坡角度过大,留下了地质灾害隐患。3、地质灾 害治理资金不足。我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涉及范围大,所需投入 的治理资金比较多。一方面我市地质灾害以小型规模为主,很 难争取到国家立项治理防治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地方财力有限, 难于筹集治理资金。造成全面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资金严重不 足。 4、人为因素诱发地质灾害。从已发生的地质灾害来看

7、,许 多与人为因素有关。如有的些方随着采矿的延伸,长期抽排地 下水,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容易发生大面积的塌陷。有的地 方因公路建设的大面积开挖,很容易形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隐患。 三、防治对策 1、普及地灾防治知识。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 络等大众传媒,采取板报标语、 、橱窗专栏、宣传图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地质 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努力提高群众的防灾治灾意识。 2、引导农民科学建房。在农村民居选址时,国土资源部门 要把好用地审批关,充分考虑综合防灾和应急疏散的要求,使 第 5 页 农民建房避开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农民切坡建 房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 3、建立地灾防治基金。资金来源可采取从矿山企业按年度 矿产品销售额比例提存地质灾害防治基金,从矿业权市场收益 中按比例适度提留,发动社会赞助等方法筹措,力求多方筹集 资金,把地质灾害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4、规范工程建设活动。严格遵循“谁破坏,谁治理”的原 则,对在工程建设中违反了客观规律,如打石、取土、切坡、 过量抽取地下水、大量砍伐林木等,破坏山体的自然平衡,引 发地质灾害险情的行为,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从严从重处理, 防止盲目施工而引发人为造成的地质灾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