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幸福的回忆》优秀教案设计-教案汇编.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50386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幸福的回忆》优秀教案设计-教案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幸福的回忆》优秀教案设计-教案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幸福的回忆》优秀教案设计-教案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幸福的回忆》优秀教案设计-教案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幸福的回忆》优秀教案设计-教案汇编.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幸福的回忆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感情,并通过重音、停顿、速度、语调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重点读好课后作业 第2题中的4个句子。2、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汇聚、慈祥、和蔼、爽朗、珍贵”等词语。3、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4、感受作者热爱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学会体会人物感情,感情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正确把握人物的感情,通过恰当的语名重音、停顿、速度、语调表达出来。四、教学准备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小黑板。五、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1、看课文插图、谈话。你认识画面上的这位老人吗?(简介邓小平)

2、他抱着的这位小朋友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演奏2、教师激情导入 。画面中的小朋友是一位幸运的小朋友,当他7岁的时候在峨眉山上见到了全国人民爱戴的邓小平爷爷。他是一位幸福的小朋友,不仅听到邓爷爷亲切的教诲还和邓爷爷合影留念,你年画面中的他在邓爷爷的怀抱里是多么幸福啊!因此不管是什么时候,每当他看到照片都会回忆起那一段幸福的往事。出示课题:幸福的回忆(有感情地读课题)二、听课文录音,思考:小作者回忆了什么事,为什么说这是“幸福”的回忆?三、讨论问题,初步体会到小作者“幸福”的原因。四、自学课文。1、读通课文,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识记字形。2、划出生字所在的新词,想想词义,完成课堂作业 第

3、1题。五、检查自学。1、认读生字、词语,正音,重点检查:“慈、忍、蔼”的字音。2、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1)理解(课堂作业 1):汇聚、慈祥、和蔼、爽朗(2)找近义词:留念()步伐()(3)分析理解:合影3、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重点指导个别长句。六、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为什么“我”觉得真幸运?“我”的回忆是从什么引起的?2 、交流讨论。出示句子:我真幸运,7岁时就见到了全国人民敬爱的邓小平爷爷,还与他老人家合影留念。(1)什么是幸运?(2)用上“因为-所以-”说说我为什么感到幸运?(学生回答时,教师在“7”岁“敬爱”“邓小平爷爷”“合影留念”这几个词上打上重点符号

4、。)(3)“我”当时的心情怎样?(幸运、幸福)(4)教师示范读,学生注意语速,重音的落点。(5)学生评议(从语速、重音、停顿上),自由读,指名读,评议,再指名读、齐读。3、哪一组关联词说明是照片引起了我“我”的回忆,“每当-就-”4、指导读每当看到那张照片,我就会想起那激动人心的一幕。(读出激动的语气)5、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2、作业 本2、3题。第2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回顾学习方法。二、学习教学提示。1、默读提示语,思考:怎样才能读得有感情?划出有关的句子。2、交流。(概括:(1)理解内容。体会感情,(2)注意语句的重

5、音、停顿、速度的快慢、声音高低。)三、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1、自由读,思考:1980年7月6日,“我”随妈妈在峨眉山游玩时发现了什么?2、交流讨论,用上“发现”、“原来”回答问题。3、听说邓爷爷来了,“我们”心情怎样?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妈妈,我要看邓爷爷,我要看邓爷爷!”妈妈马上背起我,加快步伐赶上去。)4、按照“抓重点词(我要看、马上、加快、赶)体会人物感情(急迫、激动)注意语调(较高)、语速(较快)朗读”的过程,采用示范读、指名读、齐读的形式指导朗读。5、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四、学习第3自然段。1、自由读,思考:“我”挤进人群,看到邓小平爷爷是什么样的?邓爷爷怎样亲切地和“我”谈

6、话?2、交流讨论。(1)当我看不到邓爷爷时,我心情怎样?从哪句话体现出来?(2)指导朗读。出示句子:我忍不住大声地嚷起来:“邓爷爷,邓爷爷,您在哪里,我要看看您!”(引导学生体会小作者急切的心情,两个“邓爷爷”一个比一个声调要高,声音要响亮。)(3)指铭读描写邓爷爷外貌的句子,进一步理解“慈祥和蔼”的意思。(4)想一想邓小平的话应该怎么读?(和蔼可亲)我当时的心情怎样,该怎么读?(兴奋、语调较高)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分角色读。(5)说说邓爷爷对“我”的希望是什么?3、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五、学习第4自然段。1、自由读,思考:这张珍贵的归照片是怎样照成的?2、交流讨论。(

7、1)指名回答(邓爷爷邀请“我”和“妈妈”合影留念)。(2)当时“我”的心情又怎样?出示句子:“千里马,和爷爷照张相好不好?”我太高兴了,连忙转身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和爷爷照相!我要-”A 学生尝试朗读。B 通过朗读交流(邓爷爷的话和蔼亲切,读出问的语气,语速较慢;我的话兴奋、激动、语速较快,语调较高。)3、指导读好“我紧靠着邓爷爷,甜甜地一笑”,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六、小结。这节课,我们怎样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

8、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

9、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七、作业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

10、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完成作业 本5、6。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