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科学《把固体放入水中》教案-教案汇编.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52106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三年科学《把固体放入水中》教案-教案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三年科学《把固体放入水中》教案-教案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三年科学《把固体放入水中》教案-教案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三年科学《把固体放入水中》教案-教案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三年科学《把固体放入水中》教案-教案汇编.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年科学把固体放入水中教案教材开发:课题出自国标本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固体和液体单元第二课,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固体在水中的表现,了解固体的更多的性质:沉浮性质、溶解性质等。本课在此基础上,作了调整,为学生准备了两组材料:大小不同的蜡烛,苹果、苹果片,土豆、土豆片;方糖、砂糖,粉笔、粉笔头,长短不同的塑料棒。通过这些材料,让学生发现物体在水中有沉浮现象、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等,也通过不同的材料对比让学生发现:改变物体的大小不会影响物体的沉浮,但会改变物体的溶解快慢。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学生能仔细观察物体,发现同一种材料制成的物体会有大小不同;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预测这些物体在水中

2、的不同现象;学生能够通过实做,验证自己的想法;能够通过整理数据发现物体沉浮现象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没有关系;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在水中会有溶解现象、沉浮现象等;知道物体的大小不影响物体沉浮,会影响物体的溶解速度;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经验往往会靠不住;整理数据会得到有价值的发现。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3、。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教学过程: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课前交流:提醒学生在新的环境里,发言和大声汇报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学生做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