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院绩效工资分配及综合目标考核方案.docx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177776 上传时间:2025-07-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幼保健院绩效工资分配及综合目标考核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妇幼保健院绩效工资分配及综合目标考核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妇幼保健院绩效工资分配及综合目标考核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妇幼保健院绩效工资分配及综合目标考核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妇幼保健院绩效工资分配及综合目标考核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妇幼保健院绩效工资分配及综合目标考核方案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变公立医院的运行机制,根据新医改实施意见中提出的公立医院改革的十字方针一“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及“九不准”,逐步建立以岗位考核为核心改革人事管理制度,以岗位责任和绩效考核评估为核心创新分配制度,以医疗质理增加值为考量目标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大成本管理力度,完善绩效考评机制,以降低医院运行成本,提高医院经营绩效。按照“按劳分配、优劳优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结合医院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脑力和体力相结合及医疗行业高风险等特点,将医疗工作数量、工作质量、服务效率及成本控制等考核指标纳入绩效工

2、资分配,药品、大型检查开单等收入与职工收入分配彻底脱钩。采取个人岗位工资与绩效分配相结合、管理岗位津贴与科室业绩考核挂钩、实行专科优秀人才量化考评单项奖励等多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现有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医院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二、分配原则(一)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统筹兼顾的原则;(二)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原则;(三)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四)坚持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如:儿童康复科、群体保健科、儿科等科室倾斜的原则;(五)坚持医院宏观调控,科室自主分配,个人按绩取酬的原则;

3、六)将DRG分组付费运行指标纳入医院绩效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七)坚持绩效工资资金分配“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年绩效工资发放总量控制在业务收入的15%以内;(八)坚持正确处理积累和分配关系的原则,积累与分配按照4:6的比例进行分割,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职工个人收入增长与医院业务收入增长相适应;(九)坚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原则。三、管理体系实行院长领导下的科主任负责制,进一步强化院科两级管理和科主任负责制,充分发挥科主任的主观能动性,变科室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综合目标管理实行院长领导、相关职能部门督导检查、科主任主动管理的多层管理体系。经管办负责制定全院绩效工

4、资分配及综合目标考核方案,并指导方案的落实;办公室、质控办、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医德医风、医疗质量、护理质量、物价、医保管理等考核细则,为科室考核提供依据。各科室按照职能部门提供的量化标准制定本科室管理办法,每月组织考核检查并指定专人负责做好记录,相关职能部门每月深入科室进行督导检查,检查结果纳入绩效分配。财务股综合各科工作数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成本控制等执行结果进行绩效工资核算和绩效分配。院长根据财务股反馈的情况对全院绩效工资分配实施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四、考评内容绩效考评包括财务指标、服务质量指标、内控指标、教育指标等。(一)财务指标(30分):1、业务收入增长率及人均业务

5、收入占10分;2、收支结余率占10分;3、卫生材料消耗占收入比5分;4、药品控制率5分。(二)病人服务质量指标(25分):1、服务满意度占10分;2、诊断正确率与治愈好转率占15分。(三)内控指标(25分):1、门诊、住院人次增长率5分;2、出院病人增长率5分;3、手术量占5分;4、病床使用率2分;4、医疗质量、感染控制、医疗安全、病案管理及病人投设等占8分(四)教育指标(20)分:1、科室教育与培训情况(次数)占6分。2、论文发表3分。3、三基三严考核情况6分。4、开展新项目情况5分(五)年终考评年终综合全年各科室业务指标完成、全面质量考核、科室业务发展及经济运行等情况,对科主任、护士长和专

6、科优秀人才进行考评,医院根据考评结果对其进行一次性奖励。五、行管后勤绩效考核(一)行政管理部门和后勤目标考核的班组实行按岗定酬,按系数取酬,按考核结果计酬的分配方式。根据各岗位工作性质设置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等三个不同级别的岗位系数,绩效工资以全院人均奖的85%为基数,结合各岗位责任、工作绩效、工作质量等综合考核情况进行分配。(二)行管后勤质量考核督导的内容包括医疗质量管理(15分)、护理质量管理(15分)、医保农合管理(10分)、劳动纪律(5分)、宣传(3分)、物价管理(5分)、科研教学培训管理(4分)、治安管理(3分)、计划生育管理(3分)、费用控制(20分)、满意率(15)等

7、六、二级分配指导意见(一)强化院科两级管理和科主任负责制,明确科主任是科室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科主任要自觉服从医院的管理,搞好科室业务建设、科研教学、人才培养,重视成本管理和量化考评,并通过量化考核进行绩效分配,充分调动全科人员的积极性,发挥科主任主观能动性和承上启下的二级监督管理作用。1 .各科室在科主任的直接领导下,成立由护士长、医、护代表参加的绩效工资分配和经济核算小组。2 .严格按照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及综合目标考核方案及质量评分标准制定本科室绩效工资分配办法。3 .各科室必须结合岗位系数和工作业绩分配绩效工资,严禁大锅饭和按职称系数分配绩效工资。科室经济管理小组在科主任的指导下,按照医院

8、下达科室的综合任务指标,对科室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到医疗小组和个人,通过量化考核各医疗小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业务指标等情况、结合各岗位系数进行二级分配,充分体现“按绩定酬、多劳多得、绩优薪优”的分配原则,拉开绩效工资分配档次,增强职工的责任感,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二)按照三级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划分医疗小组、确定岗位指数和设置岗位系数。1 .各临床科室根据定编床位合理划分医疗小组,每个医疗小组包含三级医生、二级医生、一级医生以及主管护士、责任护士和普通护士等岗位;各个岗位系数参照下列标准设置,三个级别医生的系数分别为:三级医生L82.0、二级医生L6L8、一级医生1.21.4,三级护士岗位系数分别为:主管护士L41.6、责任护士L2L4、普通护士0.8LO(由新招聘护士担任的,岗位系数为0.6)2 .医技科室参照临床科室三级医生管理模式,充分考虑各岗位技术含量、风险程度等,设置不同的岗位系数。每月结合各岗位系数,通过考核工作职责履行、工作质量及服务效率等情况进行绩效工资分配。(二)严格经济管理和财务制度,实行钱、帐分管,健全科室收入、支出和绩效工资分配帐册,妥善保管材料出库等票据,做到帐务公开,接受科内人员以及财务股及办公室的检查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人力资源 > 绩效管理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