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合作交流”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88196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学后教、合作交流”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先学后教、合作交流”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先学后教、合作交流”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先学后教、合作交流”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学后教、合作交流”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先学后教、合作交流”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先学后教、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自主中学,在探究中学,在交流中学,在展示中学,方式多样,行为活跃。满足了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课堂不仅实现了有效,而且达到了高效。本文结合我听课与自己教学经历,通过课堂教学实例谈谈自己对“先学后教、合作交流”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展示优化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是为了不教”。经过多年的教学模式实践,我深深感受到“先学后教”无疑是实现教学最终目标的最好模式。学在教之前,教在学之后,以学定教,学生在自主中学,在探究中学,在交流中学,在展示中学,方式多样,行为活跃。学生的口头

2、表达能力,独立思辨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增强。满足了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课堂不仅实现了有效,而且达到了高效。以下我结合我听课与自己教学经历,通过课堂教学实例谈谈对“先学后教、合作交流”教学模式的感受 “先学后教、合作交流”指的是学生先自学新知识,教师在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基本模式为学生课前自学,激趣导入课上小组交流全班展示(教师点拨)当堂训练提高。 一、课前自学、提出困惑,是“先学后教”的基础 课前自学是提高效率学习的序曲,它是确保学生带着疑问去上课的前提。和老师直接教相比,自学获得的知识印象更深刻,更扎实。另外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能发现自己困惑的地方

3、。带着问题去上课,学生会学得更积极,更有实效。 在自学过程中,学生不能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要根据导学案提供的预习提纲边认真读书,边思考。思考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什么,与前面我们学习过的哪一部分知识有联系,思考例题的思路、计算方法。或者思考这部分新知有哪些疑难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整理好,上课时交流解决。完成导学案提供的预习提纲。 如在教学苏教四年级上册含有中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我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导学作用,学生以自己习惯的方式解决学案中的相关问题,为参与课堂探究活动凝聚力量,在引入新课后,我问道“通过你的预习,你有什么困惑,可以提出来”。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有小括号、中括号,有没有大括号呢?”

4、“一道题中为什么用了小括号,还用中括号?”“中括号有什么作用?”“计算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应注意什么?”学生带着问题去交流、展示。本节课,学生不仅能很好的计算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还知道中括号的作用,能联系实际理解为什么一道题中有了小括号还要用中括号,还知道了大括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会学习、会质疑。 二、小?M合作、合作交流是“先学后教”关键 本环节旨在解决学生自学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疑难问题,时间控制在7分钟左右,以“兵”教“兵”教学方式为主,也就是学生会的教师不教,教师教的是只有教了学生才有可能学会的知识,突出教学的关键点,在学生自主学习的疑难处实施教学。学生能独立完成的,不

5、主张合作完成,学生能合作完成的,教师不代劳。在这一阶段,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创造,去表演,去思考,去实践。 在教学苏教四年级角的度量一课时,学生已经根据导学案对这节课进行了预习;在对预习作业的检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量角器的构造;能在量角器上找出角。在小组交流时,不会的同学也在小组交流中学会在纸量角器上找角,知道量角器的构造,认识了刻度。但是大部分同学看纸量角器的角不知道什么时候用内圈刻度,什么时候用外圈刻度,我就把这部分内容作为重点展示,出示一个开口朝左的60角和开口朝右的60角,让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到角的一边从内圈0刻度开始就看内圈刻度,反之就看外圈刻度。同

6、时也克服了本节课难点,学生在量角时也能很好地读出度数。 三、展示是“先学后教、合作交流”的提升 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展示、交流。在比较、讨论、评判、引导中优化学习成果,展示思维方式,总能探求思路和方法,加深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在这一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交流,对学生的不同见解给予尊重,促使全体参与,学生结合小组或他人的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和改进,教学效果得到整体优化。 在教学倍数、因数一课时,学生通过自学、交流,到了展示的环节,找36的因数;甲组展示36的因数(1、2、4、6、18、36),乙组展示36的因数(1、2、3、4、6、9、12、18,36),丙组展示36的

7、因数(1、36;2、18;3、12;4、9;6),学生展示、讲解自己的做法。学生通过比较,也深深体会到找36的因数就是找能整除36的数,要一组一组地找,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通过在比较、讨论、评判中优化了学习成果,这种方法也深深的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四、当堂训练,做到“堂堂清”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

8、、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会”到“回学”的转变。在课堂上要留出1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当堂训练,将学与练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当堂训练”能及时反馈学生哪些方面掌握得不好,教师随时点拨、指导,达到“堂堂清”。训练的题目要有阶梯性,满足各个阶段学生的要求。 要练说,得练听

9、。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

10、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如在教学简单的周期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练习题,(1)快到国庆节了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第30个字是那个字?第32个呢?(2)自己用文字或符号设计一组你喜欢的周期。(3)今年是羊年,小红今年14岁,你知道他属相是什么吗?本节练习题,不仅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关注到各个阶段的学生,还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

11、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无论是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还是从终身教育、创新的角度看,都是我们数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先学后教”自主学习的模式,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快乐学习,“要我学”真正成为“我要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