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88966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转课堂”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翻转课堂”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翻转课堂”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翻转课堂”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转课堂”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翻转课堂”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通过引入“翻转课堂”新式教学方法,意在解决会计专业传统教学重理论、实践教学效果欠佳、学生学习差异大等问题,同时构建了“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知识内化,课后评价反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中高职院校会计课程教学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会计专业;翻转课堂;教学 G642A2095-9214(2018)10-0103-01 一、“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也称为翻转式教学等,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前学习任务,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随后在课堂上师生互动学习的一种教学形态。自21世纪初美国Maureen

2、Lage、Glenn Platt、Michael Treglia等学者初步提出“翻转课堂”理论后,国内外教学人员对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被广泛认可。可以说,“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结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和班级集体教学的传统教学流程。利用“翻转课堂”的实践结果证明,其能使教学信息清晰明确,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重构学习流程并强化师生间的交流,最终实现了学生学习成绩提升。 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讲授占据较多时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 会计专业课程涉及大量账务处理内容,学生往往不清楚各业务之间的关系及账务处理流程。目前许多中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

3、课程讲授以概念讲解、账务评讲为主。教师在授课时要花费大量时间讲解相关概念、做账规范等,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课堂上互动较少,导致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不高,感觉会计内容枯燥,丧失对诸如账务操作等实践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实践教学效果欠佳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专业,许多企业在招聘人员时要求应聘人员需具备实践工作经验。而目前中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据统计,重庆市大部分中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计划80%课时为理论教学,而实践教学大约只占不到20%。而一方面会计专业课程内容较多,若实践课时安排过多会导致理论内容难以完成;另一方面学院的实训场所有限,且脱离理论则难以保证实践效果,

4、因此很多实训任务只能由学生课后完成,学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教师也无法监督学生是否独立完成。 (三)学生学习差异性较大 现实中,中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对与会计相关的数理基础知识掌握参差不齐,加之理解能力相差较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态度不同等原因,使得学习效果在课程教学中出现较大差异,而课堂教学进度不能兼顾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此外,受教学时间与教学进度的约束,中高职院校会计教师在课堂中无法充分实现讲、评、练为一体的系统教学,既无法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全部、深入的一一解答,也不能对学生的学科掌握情况做到及时的了解。 三、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会计专业教学设计 前已述及,传统中高职院校中会计教学中存在

5、理论讲授占据较多时间引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实践教学效果欠佳、学生学习差异性较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时间需求与课时安排不协调的问题。为解决这一困境,如何协调教学时间与课时约束的矛盾是关键。基于此,本文尝试将翻转课堂理念引入中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探索解决传统会计教学弊端的可行之策,其设计可分为课前、课中与课后三阶段,具体如下所述。 (一)课前自主学习 传统的会计教学忽视了课前时间的利用,而将“翻转课堂”理念应用至课堂就需要充分把握课前时间。充分利用课前时间,让学生课前预习本堂课的学历内容,做到对内容的熟悉,抓住重点。其次可以利用网络课程平台,加深学生对课前知识的印象。 (二)课中知识

6、内化 课堂时间即课中是传统教学中的主战场,其也是“翻转课堂”下会计教学的重头戏。课中,教师可首先根据会计专业网络课程学习平台记录集中解答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查看单元测试情况等,并集中点评。接下来,教师根据实训目标设定有针对性的任务进行实战演练,如填制原始凭证、登记、审核不同记账凭证、编制财务报表等不同实训模块可分配给小组,由小组共同完成该任务。期间学生可以共同讨论完成项目任务,或者有针对性地再次观看视频或由教师答疑。这种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主题内容的理解,并结合真实情境进行应用。 (三)课后反馈评价 传统教学中,课后是反馈与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但受信息技术及

7、教学资源等多方约束,相关环节虚置、流于形式等问题时有发生。如何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事后的教学反馈评价是避免该部分教学流程虚化的重点,而“翻转课堂”为我们带来了机会,使之变得可行。在学习“会计专业基础知识”主题内容后,师生可利用会计专业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共同对该主题内容的学习进行考察与事后交流,教师根据反馈的效果对课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如课前学习资源的增减,课堂教学活动顺序的安排,教学活动时间的长短等,以提高本课程教学效果。 四、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会计专业教学建议 本文在介绍翻转课堂理念及中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基础上,将翻转课堂理念应用于会计专业网络课程设计。进言之,“翻转课堂”会计

8、教学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全过程的学习平台,并实现任课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功能,同时把学生的日常学习和课程考核相结合,实现教学创新,因而可以作为中高职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重庆市农业学校)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

9、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1宋巧娜.基于翻转课堂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储运,2018,(12)137-139. 2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8(9)46-50.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3谢春苗.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高职基础会计实训课为例J.新课程研究,2018(5)60-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