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89360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机制4个方面对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提出了该课程的教改意见,并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为其它高校更好地开设此课程提供参考。 0引言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人们必备的重要技能之一。作为衡量人们计算机水平的一个重要科目C语言程序设计出现在各种职称考试和计算机等级水平考试当中。在国内外各大高校中,该课程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很多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的课程1。该课程对培养计算思维、抽象的理论思维和实验思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

2、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考核机制三大方面进行研究。 1教学内容改革 笔者学校本科生采用的教材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谭浩强主编的C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其中包含的章节有:C语言概述、C语言程序的算法、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顺序程序设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循环控制、数组、函数、预处理命令、指针、结构体和共同体、位运算、文件。在大多数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开设在大一或大二阶段,此时学生自学能力不强,计算机技术水平相不高。自2008年以来,我们将该课程的学习时数由以前的72学时调整为90学时,其中理论占54学时,实验占36学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周的课程设计,为学生指定23种不同的

3、小任务,要求大家用软件工程的设计思想结合C语言来完成任务,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直至测试、撰写设计报告并进行答辩2。 1.1理论内容改革 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应该以先进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为指导,尽可能将最新、最实用的技术融入教学中,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内容由浅入深逐步展开。每讲一个知识点,都要力求在VC+6.0的编辑环境下,对该内容进行测试,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将书本上的重难点再次细分,化分为更小更容易理解的知识点,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从而达到掌握相关知识点的目的。例如:在讲授C语言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时,如果把这些知识点全部压缩在

4、一个课时上讲解,学习起来就会比较困难。但如果只讲算数型的数据类型和简单的算术运算符及表达式,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比较轻松。让学生编写一个简单的C程序用来复习讲授中的知识点,使学生建立起自信心,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当下次讲授更加复杂的数据类型、逻辑运算符及表达式时,学生就会较为顺利地接受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根据初学者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我们分散难点,降低台阶,在课程中慢慢渗透理论体系,将难点内容化解到各章节中去讲解。例如,函数的内容可以分散到循环、数组、指针、文件等章节中去,不断深入,而指针与数组、函数、文件的应用融合在一起讲解更易于理解3。 1.2实验内容改革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实践教

5、学环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C语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我们针对该课程内容的抽象性和综合应用性,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注重课程实验、实训和课程设计的完整性,在内容的设计上突出对应性、严密性和应用性,使实践教学内容和理论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理论知识为实验内容打基础,实验内容又反过来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我们对实验内容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在原有基础性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拔高”部分的实验内容,覆盖的知识点更多,难度更大,此部分内容每隔一至三次基本实验后进行一次“拔高”训练。如在讲解到指针这一章节时,我们要求将任意输入的英文字符串进行大小写转换

6、,同时按照ASCII码进行从小到大排序。在做实验前,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出读取英文字母及顺序存放的算法流程图,然后逐一上机实现。此实验不仅综合了之前所学的有关知识点,使学生对重点内容加深了理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用计算机编程方法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教学手段及方法改革 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由于C语言涉及的概念比较复杂,规则繁多,使用灵活,容易出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准确把握授课内容的同时,必须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4。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传统板书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授课,汲取两者之优点,最大限度地提高课

7、堂教学效果。在授课过程中,板书内容部分一般写出本次课程的教学大纲、内容结构以及重要的知识点,而多媒体课件则涉及到具体的知识点讲解,其中还加入了仿真技术,使一些抽象的内容(如冒泡算法等)表现生动,易于理解。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知识讲解的连贯性和启发性,在每次讲解新章节时都应当花510分钟左右的时间复习之前学习过的内容;在讲解新内容时可以适当以发散式的思维来多次重复记忆重要的知识点;对于一些类似于算法、指针、数组等需要理解记忆的知识点,应当尽量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内涵,从而达到记忆和应用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是基于构件注意理论的一种教与学的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强调学以致用,以提高学生

8、的探究兴趣为原则,教学过程设计如图1所示。 图1案例教学法 在设计各个教学内容模块的过程中,以程序设计作为贯穿各模块的主线,采用逐步引导的方式,精选出既能体现关键语法知识点,又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的程序实例,以实例驱动的方式进行讲解,从问题的提出、分析、算法的设计到最终编码测试,让学生了解程序开发的全过程。教师在案例的分析与要点的讲解过程中导入知识点,再对知识点展开语法讲解5。 在课后,我们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建立了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教学系统,其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网络教学系统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电子课件、教师的教学录像、课后小结、即时练习、课后作业、在线答疑、模拟考试等内容

9、模块,充分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该课程。 3考核机制 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突出,考试采用全程机考,其中理论部分占卷面成绩的分值为60%,编程操作题占40%,操作题所采用的编程环境和实验课采用的环境均为Visual C+6.0。 考核中知识点的难易度和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保持一致,并参考全国计算机等级水平考试的要求出题。判卷过程也是电脑判卷,学生提交电子试卷后,考试成绩将自动产生并归档,最大限度地杜绝了人为因素的干扰。该考试系统与其网络课件相配套,学生在考试结束后,可以登陆该课程的网络教学系统查看答题情况,对于每一道出错的考题都给出正确答案和解析,使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再次进行学习,从而顺利达到考核要求。 4结语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思维能力和以计算机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以上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机制是笔者根据多年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得出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何更好地教授好这门课程,还需要各方面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