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0909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计算机已成为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计算机应用基础是现代高职学生的必修课,建立和完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育模式,是培养优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因素。探索基于“课证融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适用教材、考核方式这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通过实施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使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与专业有效结合,体现专业特色;将课程教材、教学内容与资格认证相融合,形成严格的教学、考核规范,有利于推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效。 课证融合;模块化;教学改革 G4 文

2、献标识码:A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已成为企业人才必备的职业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基础课程,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常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作用突出。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扎实的、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培养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课程,但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后,缺乏动手实践能力,不能在实际岗位中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知识,这种现象在我国高职教育中非常普遍。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国高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尚未从根本上解决

3、人才培养效果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因而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进行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利于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职业素养和利于企业岗位需要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1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与应用是最终目的。然而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是学生能听懂课堂教学内容,一旦完成一项具体任务时却无从下手,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课堂教学未能起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作用,教学效果不佳,教学效率低下。主要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教学内容过分强调普遍性,课程教学大都是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缺少专业特色和针对性。计算机应用基础教

4、学涉及知识非常广,在知识结构与应用类型方面,不同专业对学生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显然无法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技能要求。 1.2教材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计算机应用知识更新速度较快,许多教材的更新滞后,大多数教材都是按照知识点先后顺序来架构,没有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导致理论知识过多,实践技能培养不足,无法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 1.3课程考核不规范 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大多是以授课教师为核心,从教学到考核都是任课教师一人完成,教学质量没有客观的检验标准。即便是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如果授课教师不同,课程考核标准也不同,这种考核方式局限性较大,不能切实体现岗位技能需求,理论

5、与实践严重脱节。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2.1改进教学方法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采用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的模式,直接面向应用,按实际应用的需要组织课程教学。 (1)情境式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安排在理实一体化教室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训操作有效融合。教师讲解时,学生边看边做,以“做”为中心,教与学都围绕着做,学生从做中学,在学中做,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应用技术能力,教学内容以项目形式来呈现,例如设立计算机选购与软件安装、

6、计算机基本操作、word2007应用、Excel2007应用、PowerPoint2007应用、接入互联网及系统安全维护等项目,每个项目再细分为若干个任务。 2.2优化教学内容 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性质和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课程进行项目化设计,学生通过项目实施来学习和实践。项目可划分为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拓展内容,公共基础知识由各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构成;专业拓展内容则依据不同专业的应用要求,在公共知识基础上增加专项操作技能的项目实例,既满足了通用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基本要求,又体现了不同专业的技能需要。 (1)教学内容模块化。 传统的课程教学内容侧重于先介绍原理、概念,

7、然后通过应用实例来巩固学习,尽管其逻辑性较强,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扩展不便。此外,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应用统一的教学内容显然不符合专业需求。 模块化的思想则是以模块为基础构建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各模块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的。以模块为基础组织教学内容十分灵活,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不同专业学生,选择具有本专业职业岗位特色的教学模块来开展教学,另一方面一旦某些知识点需要更新,只需对特定模块进行拓展和更新,优化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 根据教学需要,以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教学内容划分成基础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模块划

8、分如表1。 (2)项目化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按照项目设置,每个项目设立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包含任务描述、相关知识、任务实施、任务小结等。学生通过项目案例的学习和操作,完成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每个项目案例经过精心选择,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逐层推进,循序渐进。 2.3开发实用性强的项目化教材 尽管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不断更新,但往往只是在本科教材的基础上稍加变化,没有站在实际应用的角度,理论知识过多,不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教材的编写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结构,立足于学生的实用技能、以实际应用来构建教材体系,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技能。内容的选取“源于生活,归于应用”,选择与学习、生活及工作

9、相关的素材,既体现实用性,也保证趣味性,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 为更好地体现教材“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主旨,将各知识点与操作技能恰当地融入各个项目中,教材采用项目及任务形式,设有计算机选购与软件安装、计算机基本操作、Word应用、Excel应用、PowerPoint应用、接入互联网及系统安全维护六个项目,项目下设立多个任务,各项任务由“任务描述”、“相关知识”、“任务实施”、“任务小结”等部分组成。“任务描述”部分通过创设工作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实际工作过程,同时也指明了任务目标、任务实施效果;“相关知识”部分则根据任务要求,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介绍任务涉及的知识点;“任务实施”部分说明

10、了完成任务的详细步骤;“任务小结”部分则对整个任务的实施进行总结归纳,每个任务完成后还设立一个实训,用于学生完成任务后进一步提高其实践技能。 2.4合理设置考核体系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学生只有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才能适应将来的岗位需要。而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采取的是“自己考核自己“的模式,一个班的教学、考试、阅卷都是同一个老师,教学、实践、考核标准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师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课程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引入国家职业标准、职业能力考核,开展“课证融合”。基本思路是: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工程(简称ITAT教育工程)的”办公自

11、动化工程师”认证,学生在学完课程后直接以“ITAT办公自动化工程师认证”考试作为课程考核。 本文提出的“课证融合”区别于“以证代考”,“以证代考”尽管有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质量评价规范、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证”的选取、考核内容局限性等方面的问题,因而在课程教改过程中,采取的策略是在ITAT办公自动化工程师认证的基础上,借助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开放题库,开发适用于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课程考核题库。课程结束后,随机抽取题库中的试题组卷,客观地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既具备第三方认证考试的优势:公平、公正地反映学生的专项技能,又能体现专业特色,同时学生也取得社会和企业认可度高证书

12、。 通过施行“课证融合”:紧密结合课程教学与职业认证;变革课程考核方式:用职业资格认定取代传统的期末考试,实现课程教学和考试分开。既明确了教学目标,也规范了考试程序,同时解决了外聘教师不重视教学质量的难题,破解了课程考核可信度不高的问题,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教学效果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3课程改革成效 通过分析学生的基础能力以及不同专业所需要的人才目标,按专业需求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体系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的教学内容。同时结合ITAT教育工程的“办公自动化工程师”认证,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常规教学中,嵌入该认证课程的教学资源,结合专业特点,对该课程教学内容、考核内容进行重组,进一步加强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专业之间的密切联 系。一方面实现课程教学内容、考试范围规范化,实现 “课证融合、教考分离”,另一方面通过分层次模块化教学改革,有效体现专业的特色。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