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厌学学生的心理辅导个案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1139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厌学学生的心理辅导个案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个厌学学生的心理辅导个案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个厌学学生的心理辅导个案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个厌学学生的心理辅导个案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厌学学生的心理辅导个案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个厌学学生的心理辅导个案研究 G625.5 A 1992-7711(2018)03-170-01 一、个案现象 区小乐,一个聪明又机灵的四年级男生,活泼好动,反应特别快,他能言善辩,但都不是表现在学习上。小乐的“厌学”行为主要是以拖欠作业为主,对于课堂完全提不起兴趣,整节课都是趴台睡觉,甚至逃学,作业基本与他无关。所以他的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基本上都是个位数。多次劝告、批评均不起作用,反而使小乐与教师更加对立。虽然他的成绩非常差,但他对篮球却情有独钟。 二、心理问题的分析与诊断 (一)原因分析 小乐对学习无动力、无兴趣、不认真、不努力,以致心智活动水平差,有一种说不出的苦闷,当属于厌学行为

2、。经过分析,形成小乐厌学行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成长环境特殊 父母文化程度低,工作都很忙,对孩子没有任何成绩上的要求,认为很多大老板都不一定是具有很高的文凭的,只要孩子身体长得好,就足够了。于是,小乐穿着的基本上都是名牌,加上父母的百般宠爱,对学习就更加没有压力可言。 2.自我评价过低 孩子的评价多以他人评价为标准,他自从低年级起,由于表现不好,成绩差,就经常得到各方面的指责与批评,而得到的表扬却少之又少。因此,小乐对批评之类已经习以为常了。 3.自卑感强烈 因为成绩一向差,所以也免不了经常听到“懒虫”“笨猪”之类的言语,在小乐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正因为如此,深深地打击了他的自信

3、心,他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二)诊断 家庭教育的不当,老师的放弃,同学的嫌弃,社会环境的压力使他的心理严重失衡,从而产生了自私、懒惰、脆弱等心理偏差。 三、辅导方法 1.树立自信,挖掘动力 小乐的处境犹如一张巨大的黑网笼罩在他的头上,怎样帮助他撕裂、甚至完全掀掉这张黑网呢?为了能顺利地对小乐进行心理辅导,作为老师的我就必须与他取得真正的沟通,和他建立起伙伴似的亲密关系。有了他的信任,我才能探知他的内心世界,找到他认知的盲点,调动其求助的动机与欲望,从而帮助他走出误区。 于是,我有意地找机会与小乐相处。课余时间,我找来了动力源他喜欢体育之类的书籍,并精心挑选了几位篮球明星的成长历

4、程的书籍,使他明白,他所崇拜的篮球明星正是因为认真学习,刻苦训练,才能有如此高超的技术,才能有机会体现自己的价值,现自己的理想。 2.发挥特长,增加动力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如果只见所短,而忘乎其长,那么就算她是天才也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 利用小乐爱打篮球的特点,我经常利用茶余课后的时间,组织包括小乐在内的一帮学生到学校操场上打篮球,让他发挥球技的同时帮助他树立自信,从而赢得同学们的青睐。同时,我还充分发挥他知识面广的长处,让他在班级信息交流、各类活动中担当主角的任务,从而增加了它的动力。 3.共同关心,输入动力 我清楚,小乐的厌学问

5、题要想彻底根治,单靠老师一方是不行的,还得依靠家庭的配合。我经常通过与家长聊天、校讯通等方式,将小乐在校取得的点滴成绩告知家长。适时调整家长的教育目标,使他们更多了解孩子,提高对孩子的期望值,并要求最终于学校的要求相一致。我向家长提了几点建议 首先,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应当让他接受正确的批评,让他认识到错误,鼓励他改正;其次,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教会他如何解决,而不是替他做。 最后,父母要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及时肯定。这样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对自己学习的关心。 4.搭建舞台,体验成功 在对小乐的心理辅导过程中,我发现他很想参加学校举行的班级篮球比赛,于是我根据

6、他的实际情况,帮他报名参加比赛,并嘱咐他赛前努力练习,赛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备战。当他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帮助班级稳拿冠军时,他的信心更强了,劲头也更足了。 与此同时,我会在学习上提出新的要求,我特意准备了一本记录本,每天让他如实记录下自己上课的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并对照自己的近期目标小结一句话,确定自己是否有了进步,而我则每天给他写下评语和下一步的建议。对他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我都会加以鼓励。 四、辅导效果分析 1.行为的变化 经过一个学期的辅导,小乐厌学的情绪和厌学的行为基本消除,目前已没逃课现象,也较认真听课了,课堂上的作业都能按时完成,回家作业大部分能完成,成绩也有原来的个位数上升到六七十

7、分了。 2.个性的变化 现在的小乐不再视老师为对头,而是朋友了,并且性格开朗多了,主动地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并出谋献策,发挥自己的特长。 3.价值观的变化 从和小乐的谈话中,不难发现,他已经有了较强的自信。虽然知道自己与优秀生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但他能正确看待,并且有决心去缩小这个差距。而且,他还树立了自己的远大目标要刻苦训练,当一位篮球运动员。 五、思考 从结果来看,这次辅导基本上是成功的,但由于年龄关系,反复性较强,因此对其辅导还将持续下去。从而得出以下启示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

8、、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1.对厌学的学生如果简单处理,就适得其反,要从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分析其厌学的原因,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辅导计划。平时也要注重心理辅导,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我们的学生更加健康地发展。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

9、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

10、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2.要教育好一个学生,必须家校配合,只有多进行思想与情感的交流,才能达到教育实效。只有家校互动,才能更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障碍,找到更有效的辅导手段。 3.教给学生

11、正确的学习方法。厌学的学生一般都是由于学习成绩差,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以及同学们的轻视而索性破罐子破摔,因而要注意教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能。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4.对于厌学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更多的帮助,要转变一个学生首先应尊重他,然后再引导他,而心理引导应摆在第一位。这正如西方谚语所说你可以牵马到河边,但不能强迫它饮水。只有当学生以主体的身分积极加入心理辅助活动时,这一目标才有可能达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