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语文高效课堂实施策略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1907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专语文高效课堂实施策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专语文高效课堂实施策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专语文高效课堂实施策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专语文高效课堂实施策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专语文高效课堂实施策略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专语文高效课堂实施策略研究 中专语文课在学生心目中常常遭受冷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完全被动参与的状况日益消弭着学生的学习激情。由于课堂学习内容的繁杂和学习方式的单一,使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处于被动,是被强迫的状态。如何创设中专语文高效课堂,对此,我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 中专;语文;高效课堂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该学科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语文的交流功能和交际作用使它成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学科。那么,怎样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怎样构建一节高效的语文课堂,这是语文教师都在认真思考的课题。笔者作为一名中专的语文老师,多年来也在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思路,也在用与时俱进的思想践行着语文教学

2、的改革,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就业提供语言交流方面的保障。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传统语文教材内容陈旧,格式死板,大都以文体或知识点组成单元,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课程教材不是简单的语文知识罗列,而是用人文话题组成的一个个专题,能够让学生在独立探究中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只有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真正活学、活用,成为教材的研究者与改造者。学习语文要注重平时的积累,俗语说“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平时要经常摘抄有用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阅读中外名著及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文学精品;欣赏优美的诗歌、散文;制订阅

3、读、背诵计划,每天读一篇或100页,背诵一句或一条名人名言;把课本与课外读本、必修课本和选修课本充分结合起来,注意相关课文异同点的分析与比较;就阅读报刊来说,每期都有文学版,也会有不少好的诗文,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取、整合、有用的信息,并进行收集、重组,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补充;即使是电视中播出的新闻,也可也以学到很多的语文知识。“开卷有益”,要多去阅览室、图书室,只要勤翻书、勤读书,都会受益匪浅,学到许多课本中学不到的东西,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语文知识的摄取能力。 二、返璞归真,朴素课堂,本色演出 现代社会到处打假,课堂也需要打假,切忌做课。现在的课堂大多围绕在“教程如何设计,课件怎样

4、制作,多媒体怎样应用,学生怎样调动”上,语文课已经被打扮得花枝招展,似乎现代化的教学就是按动鼠标和敲击键盘,似乎教师的作用只剩下了组织和引导?D?D这实在是一种偏颇。不是吗,多媒体的运用也无法代替语言文字给人的独特感受,技术的先进并不代表理念的先进。语文教学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教学活动,推动其前进的不是技术而是思想,语文课不需要那些精于弄巧、疏于深思的“工匠”,更需要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教师。这样的话,对老师的要求也更高,要时刻以“探究本位”、“学生中心”为中心,走出表面的浮华,真正让课堂成为“原汁原味”的学堂,让不确定性、生成性在课堂中蔓延,让生命的绿意在课堂中流淌。 三、以人为本,平等课

5、堂,和谐对话 如今的课堂提倡“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大部分老师都以转变观念,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种平等的氛围,但往往这种“平等”是老师努力营造的,而不是自然生成的。这种平等不应是老师居高临下的“恩赐”,而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灵的碰撞而形成共鸣的平等。语文教学既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让学生在掌握母语这一工具的过程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民族精神的陶冶,因而更注重内心情感的体验,着重想象、感悟和创造性。完全可以说,没有学生的平等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因此,现今的语文课堂呼唤真正意义的平等。有了平等,学生的思维如奔流的山泉,对话的语流必将畅通无阻

6、;有了平等,学生的学习将会有更多的个性,为学生扬起了多元化的理想风帆;有了平等,才能为学生提供真正的“原生态”课堂,生命的绿意才能在课堂中多姿多彩。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

7、,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1、设疑提问法。设疑与提问

8、是语文教学课堂调控的常规武器。它是促进师生之间信息交流反馈,推动教学流程迅速向前拓展的重要契机。对于学生来说,它还具有多种教育心理功能既能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又能诱发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和习惯,启迪聪明智慧,还能充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作为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和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复习巩固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可以说,语文课堂调控的起承转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疑提问的精心运筹。 2、游戏法。在语文课堂中恰当的运用游戏,能有效的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语文教学变得更生动、丰富,使课堂变得有趣、活泼。游戏设计可以有快速反应;竞赛评奖

9、;角色扮演;听说训练。授新课时,穿插一些游戏,如比赛、表演等,以分散难点,降低难度,使学生们能在愉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学到知识。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

10、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3、竞赛法。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在课堂游戏中引入竞争机制。如在进行模仿性游戏操作时,让学生比一比谁是最佳模仿者和最佳模仿搭档;在练习礼貌用语时,设计抢答题和必答题;在巩固新授内容时,设计各种擂台赛;在单元复习时,设计各种活动,评出最佳表现奖。比赛性游戏既鼓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4、角色表演法。把表演带进课堂或经常在课堂上把句型、对话、课文编成短剧,让学生表演

11、,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或师生共同表演。尽量让学生把所学内容,按设定的情景结构演出来,做到声情结合,使学生得到大量的听说机会。总而言之,教师的角色不要总是当“裁判”,而是交际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调控者。 中专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因为文化课基础差而没有升入高中进行系统的文化课学习。到中专后,又出现了一种偏见,专业课比文化课重要。所以很多学生都忽视文化课的学习,这也给语文教学带来很大难度。本来就基础较差的学生不重视语文的学习,那么高效的语文教学就难以保障。教师要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1 王多庆.中专语

12、文教学浅探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8(1).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

13、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2 曹明海.语文教育学(修订本).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版 3 王兴举.知识、学习与教学论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课程教材教法.201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